《安定城楼》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安定城楼》简介|介绍|概况

诗歌篇名。唐李商隐作。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无地入扁舟’……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 义山诗合处,信有过人。若其用事深僻,语工而语不及,自是其短。世人反以为奇而效之,故昆体之弊,适重其失。义山本不至是云。”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应鸿博不中选而至泾原时作也,玩三四显然矣。其应鸿博不中,已因往依茂元之故,详《年谱》。 下半言我志愿深远,岂恋此区区者,而俗情相猜忌哉!”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言己长忆江湖以终老,但志欲挽回天地,乃入扁舟耳。时人不知己志,以鸱鸮嗜腐鼠而疑鹓雏,不亦重可叹乎!”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义山志在经世,为令狐氏所摈,朝籍无名,又因就王郑之辟,益加猜忌,故感赋此诗。按《唐书》,安定郡属关内道,太和中,王茂元为泾原节度使,义山在幕,诗应作于其时。上半言登高望远之余,俯仰身世,何异贾生之迁长沙,王粲之依刘表耶?下半言所以垂泪远游者,岂为此腐鼠而不能舍然哉,吾永忆江湖,欲归而优游白发,但必俟回旋天地,功成却入扁舟耳。何猜意鹓雏者之卒未有已也。”今人马茂元、赵昌平《唐诗三百首新编》:“这诗妙在后半忽开异境,于前片低回哀叹中猝然振起,喷薄为嫉俗愤世之浩唱,其跌宕气势,盘礴深情处,深得杜律三昧。读义山七律,当从此处窥入。”今人黄清士说:“特别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由于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符券,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复次,作者的曲曲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只字表达出来,现在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狷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既灵活,又确切,既含蓄,又锐利,充分发挥了典故的功能。”(《唐诗鉴赏辞典》)此诗为登楼感怀之作,当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开成二年冬,作者长期依托的幕主令狐楚去世。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辟他为幕僚,并把女儿嫁给他。当时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和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斗争十分激烈,令狐楚属于牛党,王茂元当时被视为李党。作者赴辟泾原,就婚王氏,触犯了朋党的戒律,遭到牛党的忌恨,自此陷入朋党斗争的漩涡。开成三年春,赴博学鸿词试,由于牛党从中作梗,落选,回到泾原幕府登楼而作此诗。诗篇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忧时羁旅的哀伤,欲扭转乾坤、功成身退的志向,敝屣功名利禄的磊落胸怀,并对猜忌、排斥自己的朋党势力投以蔑视和讽刺,塑造了怀抱远大而又遭受压抑的作者的自我形象。全诗笔力雄健,风骨清峻,赋比交替,用典恰切,形象鲜明,寓议论于咏叹之中,在艺术上很有特色。“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二句,抒写平生抱负,意境阔大,韵味深长,《蔡宽夫诗话》载,王安石晚年喜吟此二句,以为“虽老杜无以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