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妻死》简介|介绍|概况
散文篇名。选自《庄子·外篇·至乐》。题目是后人所加。战国庄周作。一说是庄周门徒或后学所作。晋郭象《庄子注》说:“未明而慨,已达而止,斯所以诲有情者,将令推至理以遣累也。”唐成玄英《庄子注疏》说:“庄子知生死之不二,达哀乐之为一,是以妻亡不哭,鼓盆而歌,垂脚箕踞,敖然自乐。……庄子圣人,妙达根本,故睹察初始本自无生,未生之前亦无形质,无形质之前亦复无气。从无生有,假合而成,是知此身不足惜也。大道在恍惚之内,造化芒昧之中,和杂清浊,变成阴阳二气;二气凝结,变而有形;形既成就,变而生育。且从无出有,变而为生,自有还无,变而为死。而生来死往,变化循环,亦犹春秋冬夏,四时代序。是以达人观察,何哀乐之有哉!偃然,安息貌也。巨室,谓天地之间也。且夫息我以死,卧于天地之间,譬彼炎凉,何得随而哀恸!自觉不通天命,故止哭而鼓盆也。”清王夫之《庄子解》说:“此篇之说,以死为大乐,盖异端褊劣之教多有然者,而庄子尚不屑此。此盖学于老庄,掠其肤说,生狂躁之心者所假托也,文亦庸沓无生气。”又说:“历数诸不可乐者,而以寝于巨室为乐,则又何以云圣乐活身耶?”今人曹础基说:“生老病死确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我们也主张要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的乐观主义态度。但我们与作者的出发点不同,我们不是为了求得个人的快乐,我们的生死忧乐都是与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可以借用为我们无产阶级的忧乐观。”(《庄子浅注》)此文说明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是自然的变化,无须为之而悲忧;只有排除这些常人所忧伤的事,彻底做到无为而顺应自然,才能够获得无限快乐。反映了作者极端的厌世思想。文字简洁流畅,通过对话阐发自己的思想论点是此文的主要特征。描绘人物神态虽着墨不多,但信笔一点,神情毕肖,栩栩如生,表现出高超的写作技巧。如写庄子“箕踞鼓盆而歌”,只数字便绘出庄子放达不羁之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