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传》简介|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穆天子传》简介|鉴赏

志怪小说。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战国或战国之前。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出自汲郡古墓。又称《周王游行记》。原题五篇,传本分为六卷,前五卷记载西周穆王驾八骏西游的故事,末一卷载穆王妃妾盛姬之死及其葬事,故有人认为末卷原是同时出土的十九篇《杂书》中的一篇。 《穆天子传》有题为晋郭璞的注和荀勖的序文。今有明天一阁本、 《道藏》本、 《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等。清人洪颐煊的校本,刻入《平津馆丛书》,较为通行。清代藏书家黄丕烈亦有校本。 《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六卷,自此以下,皆将《穆天子传》列入史部,直至《四库全书总目》方认为此书“恍惚无徵”,难称信史,退而隶于子部小说家类。

《穆天子传》用编年纪月的形式,将神话与历史传说融为一炉,描写周穆王驾着名叫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的八匹骏马拉的车子,率领七萃之士,由周朝国都出发,伯夭前导,造父为御,西登昆仑,北至旷野,经历名山大川,远涉西方各国,行程共达三万五千里。所到之处,各国君王、首领无不盛情相待,互赠礼品,表现了美好的情谊。穆王还在昆仑山瑶池与西王母相会,饮酒赋诗,相互酬答,并纪石、种槐,以表其事。最后,写盛姬在穆王东征途中,死于寒疾。穆王为她大办丧事,十分哀戚,经过七萃之士葽豫劝谏,才止哀回国。

春秋战国之世,周室衰微,诸侯间互相攻伐,各国关卡林立,人民蒙受莫大的痛苦,社会正在孕育着新的统一。当此之时, 《穆天子传》的作者,附会周穆王西游的故事,将一个本来耽于安乐、不问国事的周天子的万里遨游,描写得有声有色、通行无阻,一片和睦友好的气氛,显然体现了当时人民向往和乐升平的生活、向往统一安定的社会的强烈愿望。

《穆天子传》实亦初具小说规模,全书以周穆王为主人公,以他的出游为主要线索,贯串许多人物、事件,描写许多奇珍异物,斐然可观。其中,有的故事情节已相当完整。如卷三写穆王与西王母的会见: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 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 “阻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乌)鹊与处。嘉命不遵,我唯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名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描写周穆王与西王母会见的过程,从相见到话别,次第叙述,委婉详尽,首尾毕具。尤可提及的是将二人吟咏的诗歌插入叙述文字之中,不仅使行文活泼而有变化,丰富、充实了故事情节,还传达出两人彼此恋慕和依依惜别的心情,颇为传神而具有情趣,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西王母在这里是一个雍容平和的一国之君。她秉性柔和,善解人意,感情细腻,应对自如,已远远脱离了《山海经》中豹尾虎齿、蓬发戴胜、穴居野处的原始而可怕的形象,也有别于六朝小说中所渲染的容颜绝世、乘鸾驾鹤、长生不死的女神。 《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形象,是这个神话人物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最富于人情味的一环,也是我们研究古代神话演变的历史轨迹的重要资料。

《穆天子传》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描写,但是在事件的叙述中,往往能够抓住人物的动作、言语,突出地表现人物性格。如关于七萃之士高奔戎的两段描写:

天子乃遂东征,南绝沙衍。辛丑,天子渴于沙衍,求饮,未至。七萃之士曰高奔戎,刺其左骖之颈,取其清血,以饮天子。 (卷三)

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曰高奔戎,请生搏虎,必全之。乃生搏虎而献天子。天子命为柙而畜之东虢,是曰“虎牢”。(卷五)

通过这两段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勇士高奔戎的忠诚、机智、勇敢和膂力过人。

又如盛姬之死,穆王为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此后又多次祭奠亡魂,但仍然“永念伤心,乃思淑人盛姬, 于是流涕。七萃之士葽豫上谏于天子曰: ‘自古有死有生,岂独淑人?天子不乐, 出于永思。永思有益, 莫忘其新! ’天子哀之, 乃又流涕。是日辍。”穆王的多情,葽豫的正言上谏,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都简洁而准确地表现出来了。

《穆天子传》以史传笔法写神话传说人物事迹,开后世志怪小说的先河。其中的人物、事件,每为后人所引述。《穆天子传》文字古朴质直,叙事简雅委婉,用平易的口吻铺叙浪漫的想象,纳繁复的形象于简洁的语言之中,使其文风别具一格。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评《穆天子传》第六卷说:“文极赡褥,有法可观。三代前叙事之详,无若此者。然颇为小说滥觞矣。”大可推而广之,以为全书定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