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简介|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禅真逸史》简介|鉴赏

明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全名《新镌出像批评通俗奇侠禅真逸史》,八卷四十回。题“清溪道人编次”, “心心仙侣评订”。一般认为作者是方汝浩,洛阳人,或说为方浩,字履先,浙江人。又有刊本题“清心道人”、 “清淡道人”,系误刻之故。每集有总评,署名不一。首有唐太史令傅奕撰《读禅真逸史》,次则仁和诸允修《奇侠禅真逸史序》、古越徐良辅《题奇侠禅真逸史》,再是《凡例》八则。存明刊本,有插图二十叶,记刻工姓名曰“素明刊”,藏于日本慈眼堂。又有明末刻本,行款与慈眼堂本相同,无图,却有眉批,封面镌“本衙爽阁藏板”。行款同于慈眼堂本,却无图,有眉批。还有清初刊本, 封面题“白下翼圣斋藏板”。行款也和慈眼堂相同,插图精绝。另有清乾嘉年间的坊刻本,明新堂刊小字本,光绪丁酉(二十三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改题《妙相寺全传》)等。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七年,齐鲁书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相继出版排印本。

《禅真逸史》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二十回以南梁和东魏为背景,叙述原东魏镇南将军林时茂因得罪权贵,避祸逃亡,隐性赴梁,出家为僧,法号澹然;后因住持进谗远遁,得《天枢》、《地衡》、 《人权》秘录天书,本领非凡,收得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三人为徒,除暴安良;继之退隐张家庄,修真通禅。后二十回叙述三徒张园结义,同在孟门山举兵,率众投齐, 战功赫赫,封侯守镇;至隋贞观年间,各传王位于子,弃家从师,最终以“禅师坐化证菩提,三主云游成大道”,同登仙箓。

《禅真逸史》成书于晚明。晚明正是厂卫横行、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世,作者有感于此,以古讽今,借梁喻明,使作品散发出较强的现实气息。如不惜笔墨描绘了梁武帝皈依佛教,舍身空门,不理朝政,不辨忠奸,最后导致国破人亡。作品对豪族仕宦公子,以及社会低层众多的渣滓都有所指陈,其中有酒鬼闲汉、赌棍拐子、 泼皮无赖、地痞流氓、讼棍牙婆、奸僧淫尼、泼妇悍女……等等,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同时,他寄希望于象林澹然这样的侠士出来锄恶除奸,拯世济民;象杜伏威、薛举、张善相这样的英雄出来辅佐明主,强国富民。

作品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明朗的,但时而流露出消极避世的逃禅思想。作者又试图把儒、释、道融为一体,尤以佛教的某些说法来宣扬儒教的伦理道德,宣扬因果报应,使作品的光辉为之减色。

《禅真逸史》在艺术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功,最突出的是刻画了一些饱满生动、各具性格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语言比较通俗流畅、自然活泼,且能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又善于运用大量的诗、词、曲、赋,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杂曲小调,对人物作夸张突兀的描叙,收到了图貌传神的特殊效果,令人过目难忘。如第二十五回一首《挂枝儿》,勾勒出了封建衙门蠹役乘人之危、 强索钱财的一副嘴脸:

酒饭毕,不起身,声声落地:这牌生,限得紧,岂容误期?有银钱,快拿出,何须做势。若要周全你,包儿放厚些。天大的官司也,我也过得水。

接银包,才道声,适间多谢。忙扯封,估银水,如何这些?我两人,不比那,穷酸饿鬼。轻则轻了已,不送也由伊。明日里到公庭也,包你烂只腿!

但是,小说在深化理想人物性格、对某些情节的安排和描绘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远未达到此书《凡例》所认为的“当与《水浒传》、 《三国演义》并垂不朽”的地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