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梦》简介|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三春梦》简介|鉴赏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小说,三十三回。未署撰人,作者不详,但从行文上看,可以确定是潮州人所写。 《三春梦》的石印本有“叙”但没有加“叙”题,叙后作者也没有署名。

《三春梦》的写作年代是清朝中叶,大约在康熙以后,该书就有手抄本,当时被列为“禁”书。直到辛亥革命后, 民国初年,才有石印本。

《三春梦》记的是康熙甲寅十三年四月至丁巳十六年六月(1674~1677年),广东潮州总兵刘进忠反抗盛清统治的事件。刘进忠是明朝武举, 后事于清主,平寇有功,被加封为总兵官之职,镇守潮州。他颇体恤百姓。看清朝旗军虐害人民,欺凌潮军,并杀害了他的弟弟,最后还收买刺客谋杀他,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举兵反叛。

起义以潮州府郡——即现在的潮安为中心,北至大埔,南临南澳、饶平;东通诏安,西达博罗,从广东的东部扩展到中部,起义军在人民的支持下杀败了清四大藩王,军兵发展至四十余万。又与福建、台湾的郑成功相联合,郑成功命藩师统领刘国轩等四员大将,雄兵五万至潮州,与刘合兵南征攻打广东省城。但刘进忠是个投机分子,他在康亲王二十万大军的重围和诱降面前叛卖了起义军,又归顺了清王朝。他一面逐个说服反对投降的将领,一面命徐奇亮写告示,令士庶人等,净去头发,以归清制,又令倒去明王永历旗号,树起清朝旗号。他自己进京向康熙投诚请罪,被斩首示众,起义因之失败。

《三春梦》是一个比喻性的命名。刘进忠搞的潮州起义,前后时间恰好三年,三春与三年相合。至于“梦”字作者寓托了以下三层含意:一,潮州起义对于潮州人民来说,是一个糊涂梦,三年过去,潮州面目依旧;二,对刘进忠来说,是一个荒唐梦,他因此而死于九泉之下;三,对潮州通判严三春来说是一个恶梦。

这部书,虽然写的是人民起义,但在主导思想上,仍然是以封建道德伦理为依归,不仅刘进忠这个逆将的前前后后, 或投清,或复明,无非为事主,维持帝王的统治而投机取巧,了此终生。这个起义,成功了,对明的江山有利;失败了,对清的统一之局也仍然有利。 尽管如此,《三春梦》仍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刘进忠的起义正值三藩作乱之时,三藩本是明的叛臣,刘进忠打着复明的旗号,用意在笼络人心,其实腐朽的明王朝并不可复。 《三春梦》的作者选此题材,皆在反对清统治的残暴,对新的民族压迫不满。

这部书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色:一,没有一般的俗套,近乎白描,直书无华。二,未写人,先写事,为后来人物的出现铺陈。如第四回中,乡民农夫的家小,来城收买粪溺,被鞑女旗妇诱入取乐,最后被杀害,尸骸割碎,藏在瓮内,放在城南马路,以至激起民愤。三,本书写武打,别开生面,分外动人。例如第十二回写街战,动员人民,在商铺将防盗的缸瓦、瓮略、石子、秽物等件旋放;又用青竹段、锉釜、木桶……推至街上,使骑兵没法作战,终于全歼。四、这部书,由于大半是实事实写, 实话实说,使本来面貌自然犹存。特别是潮州的风物,写出了不少,很别致。语言明白晓畅,注意吸收提炼方言口语,显得生动鲜明,如写“刀”: “此刀方入帅府之时,刀尚姓白,如今刀出大门之后已姓翁,不知这刀快利如何?今将白大人的头颈,且来发市试看。”生动极了。还可举出:“明知现死,图其赊死。” “儿你铁总兵不做,情愿要做纸将军”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