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景华
静得像入定了的一般,那天竹,
那天竹上密叶遮不住的珊瑚,
那碧桃,在朝暾里运气的麻雀。
春光从一张张的绿叶上爬过。
蓦地一道阳光晃过我的眼前,
我眼睛里飞出了万支的金箭,
我耳边又谣传着翅膀的摩声,
仿佛有一群天使在空中逻巡……
忽地深巷里进出一声清籁:
“可怜可怜我这瞎子,老爷太太!”
闻一多
这首诗共十行分为两段,前八句为第一段,后两句为第二段。第一段的前四句写出了色彩明丽、生趣盎然的明媚的春光。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明媚的“春光图”:绿的天竹,红的碧桃,绿红相映,密叶繁枝,纹丝不动,再加上密叶遮不住的珊瑚,运气闭目无声的麻雀,这一切都静得象入定了的一般。一切都被这明媚的春光溶化了。然而静中有动,和煦的春光从一张张的绿叶上爬过。这就使得所写景物色彩更加明丽,这简直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
但诗人并不停留在写景状物上,在后四行诗中又放开情怀使思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前两句写诗人在这明媚春光中的切身感受:温暖的春光喷射出万道金光,普照大地,此情此景诗人好象置身于一个美好的仙境,后两句写诗人的幻想:耳旁响着摩摩的翔音,仿佛有一群天仙在空中逻巡,把幸福带给人间,这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诗人的幻想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丰富的生活和知识是诗人幻想得以翱翔的翅膀,当然,善于独创性地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更是诗人进行艺术想象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这种美丽的春光在那黑暗的社会里是不存在的,由于诗人对其耿耿于怀,就以幻觉的形式出现了。四句诗写得极美、极含蓄。但诗人的感情并未滞留于这明媚的春光中,而是另有所想。
第二段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乞讨的瞎子的画面:
忽地深巷里进出一声清籁:
“可怜可怜我这瞎子,老爷太太!”
乞讨瞎子的一声清籁使人心碎,它把人们从美好的幻想中拉回到残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来。明媚的春光也好,美丽的天使也好,它们丝毫也不能清除人民的苦难。到此诗的主题也表达出来——诗人无情地抨击黑暗的社会,对苦难的人民予以无限的同情和关切。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构思的奇特新颖,诗人绘制的两个画面:明媚的春光与严酷的人世现实,这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读者可以在想象中把它们联系起来,美丽的春光好像一面镜子,把一个乞讨瞎子的画面映照得更加鲜明,构思奇特新颖,惊心动魄,二者形成强烈的对照,这就使主题思想表现得既深蕴又含蓄。闻一多的创作受美国意象派诗的影响,意象派诗人讲“脱节”,用情绪来串连诗的意象,诗中好用暗示,但不用系词把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读者要通过自己的联想才能把诗意组织起来。《春光》就正做到了这点。
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三美”的理论在这首诗中既有体现又有突破,比如在“建筑美”方面,打破了《死水》那样每节诗行数相等的程式,而是使前后段有重、轻之分,前段重后段轻,将明媚的春色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较好地突出了诗歌主题。从每行的字数看还是整齐的,共十行,每行都是十二个字。诗歌也体现了“音乐美”,两句押一韵,随即换韵。体现“绘画美”更为明显,整首诗如同一幅油画那样色彩鲜明,特别是自然意象如天竹、珊瑚、碧桃、甚至运气的“麻雀”、飞出的万支“金箭”……等这些词藻都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