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乃超·苍黄的古月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孙晨

 

 

苍黄的古月地平线上泣

氤氲的夜色浥露湿

漫着野边有暮烟

掩我心头有忧郁

 

矗立的杉林默无言

睡眠的白草梦痕湿

惆怅的黄昏色渐密

沉重的野烟

沉重的忧郁

 

日暮的我心

浓冬将至的我心

夕阳疲惫的青光幽寂

给我黑色的安息

 

黑色的安息

黑色的安息

人影一般沉重的负荷

疲惫的心头压逼

 

苍黄的古月地平线上泣

氤氲的夜色浥露湿

夕阳的面色苍白了

沉重的野烟

沉重的忧郁

 

冯乃超

 

冯乃超的诗喜欢写忧郁的情绪,这首诗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这种风格。诗中描写的景色是黯淡的,情调是低沉的。诗人选取了日暮黄昏的特定景观:夕阳西下,暮色四舍,月亮初升,一切都笼罩在愈益浓密的阴影中。这不是李商隐所创造的“夕阳无限好”的意境,而是马致远所创造的“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当苍黄的古月在地平线上哭泣,氤氲的夜色满含着如泪的露水,四野弥漫着淡淡的暮烟;当矗立的杉林默默无言,沉睡了的白草挂着泪痕,夕阳呈现苍白的脸色,上面蒙着一层疲惫的、幽寂的青光,暮色惆怅地走来……面对这种景色怎能不引起人的一腔愁绪,万点忧郁?诗人的心又怎能不黯淡如这暮色一样,感觉到黑暗的压逼,甚至会有浓冬将至之感。特定的景色产生特定的情绪,黯淡的景色与诗人忧郁的心绪是合拍的。

但是,自然景色是客观存在的。选择怎样的景物,怎样去描写它,又是受诗人主观感情支配的。显然,《苍黄的古月》不是对自然景色的客观描摹,而是自然景色的主观表现。

《苍黄的古月》不仅有着诗人浓郁的主观情感,也有诗人审美意识的主体性。黯淡的、阴冷的心境,忧郁的情怀,疲惫的身心……这又是一个主体形象的写照。也许在情调的低沉,思想的消沉等方面,它并不值得肯定。但它却用“物我合一”的艺术手法,写出了一种苍白的美,病态的美。仅就艺术手法而言,它又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