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诗群·曹剑·瑶琴》新诗鉴赏
俞伯牙死了,其死十分地优美
把一部镌刻着甲骨文和古龙图案的瑶琴
遗忘在琴台上一任风吹雨打
几千年几千年几千年过去——
这瑶琴竟变成一个博大的中国
变成一个一卷本的整部整部的大陆
长江做了这瑶琴上的第一根弦
黄河做了这瑶琴上的第二根弦
而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做了这瑶琴上两个琴轴
秦始皇把这调子调准了又弹断了
汉武帝冷笑着拣起来又接起来
唐太宗弹的是一支丰饶的曲子西太后弹的是一支灾难的曲子而长江黄河的每一阵浪涛的骚动
都是乐章都是快板、急板乃至于甚急板
曾经有一群戍守边关的汉子硬要夺这部瑶琴
而他们自己却被勒死在这两根琴弦上
当一匹侵略者的马蹄被这根琴弦绊倒
便惹起神州一场冲天大灾
——八国联军投进了火种
——东洋铁蹄投进了火种
烧了圆明园——
乱了华夏的曲子
终于 是一群勇敢的汉子
冲进烈火救出了这部祖宗的遗物
这一群人这一群人这一群人呵
把《诗经》的声音弹出来
把《霓裳羽衣舞》的曲子弹出来
两根琴弦是两只震颤的中国龙
如今俞伯牙的子孙操起这部华夏之琴
弹起黄河来
弹起长江来
弹起非凡的中华之声来
琴声不断……
黄河不断……
长江不断……
中华民族的先哲们英魂不断……
《瑶琴》这首诗是一支十分流丽又十分恢宏的乐曲。诗人从伯牙子期历史传说入手,一气灌注指点江山,寓严肃于轻松之中,读后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俗话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曹剑这首诗的成功,主要得利于诗人的构思。五千年华夏文明史,是一部骄傲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苦难的历史。回首往事,我们悲喜难名。如果直通通地叙述事件,再加上一些类似 “画外音” 的评说,难免给人以死板、枯燥、不着边际的感觉。诗歌艺术地掌握世界有它自己的方式,这就是要通过意象化、象征化的方式,以内部心灵折射外部世界。如果说外部世界是米,那么诗歌是这米酿成的酒。虽然外形大不似,但那味道更醇厚更浓郁,也更接近事件的本质。这首诗的构思就是这样,诗人将散乱的历史事件、博大的中国地貌,都加以变形,凝缩到一把传说中的瑶琴上,并以这一意象贯穿诗歌的始终,这就使此诗不但避俗,而且也显得更有风骨,更集中、鲜明、生动了。我们在读这首诗时,感到的不是那些历史课本上早已告诉我们的事件,而是感到一颗鲜活地跳动着的诗的精灵。
事实上,一首诗的真正价值,从来都不可能仰仗它所迹写的 “历史事件” 本身,这些东西只是建筑用的水泥、沙子,而真正的诗人就是要用自己的构思,将这些水泥、沙子,结构成一幢漂亮的、从没出现过的大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