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墨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墨子与《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后来弟子收集其语录,编成《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的先祖是宋国的公族。顾颉刚《禅让说起源于墨家考》说:“墨确是他的真姓氏,而且从这个姓氏上,可知道他是公子目夷之后,原是宋国的公族。”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说:“墨子实目夷子后裔,以墨夷为氏,省为墨也。”墨取自刑罚名称。钱穆的《墨子传略》从墨刑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开研究,认为古人犯轻刑,则罚做奴隶苦工,故名墨为刑徒,实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为极。墨子和弟子们都“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墨子·备梯》),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淮南子·泰族训》)。这样,就被称为墨了。

墨子生于何处,传世文献并无明确记载,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说法,曾有宋人说、楚人说、鲁人说、印度人说等。其中宋人说已为墨学界绝大部分学者所认可。具体而言:1.宋人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据此有学者称其为宋人,此说一直流行到清代。2.楚人说。清代毕沅注《墨子》时,据《吕氏春秋》高诱注,并参照墨子与鲁阳文君的诸多对话,推定其为鲁阳人,即楚人。3.鲁人说。清代孙诒让作《墨子间诂》,在附文《墨子传略》中,第一次提出墨子为鲁国人。后来,宋人说和楚人说遭到梁启超的批驳。在《墨子学案》中,他据《墨子·公输》“归而过宋”,力证非宋人;又据《墨子·贵义》“墨子南游于楚”,认为若墨子是楚国鲁阳人,则当为“游郢”,从而否定墨子为楚人之说。另外,方授楚《墨学源流》、张纯一《墨子鲁人说》都对墨子宋人说、楚鲁阳人说进行了批判。在鲁人说的基础上,又有人进一步提出了滕州说。张知寒在《墨子原为滕州人》《墨子里籍新探》等论文中进一步考证,墨子出生地应为古代邾国的“滥邑”(现山东滕州境内),滥邑后来归属鲁国。该学说得到了许多墨学研究者的认同。4.其他学说。胡怀琛撰《墨翟为印度人辩》《墨子学辩》等论著,首次提出墨子为印度人。他认为墨并非姓,翟也不是姓,更不是名,而是“貊狄”或“蛮狄”之音转;而且墨子长得黑,主张兼爱、非攻,显示墨子应该是婆罗门。金祖同、陈盛良则说墨子可能是穆罕默德以前的回教徒,卫聚贤则考证墨子应为印度人或阿拉伯人。

墨子一生所从事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其主要事迹有:阻止鲁阳文君攻郑,说服公输班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吴之地方五百里封墨子,但墨子都没有接受。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于劳动者。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相里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邓陵氏一派。《庄子·天下》所说的相里勤的弟子和邓陵子的弟子,即是这三派中的两派。墨家后学都传习《墨子》,但各有侧重,互相攻击对方是“别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很有可能就是墨家分裂为三派的证据。据郭沫若研究,墨者集团到了秦惠王的时候,有集中于秦的趋势。因此,从第四代“巨子”时起,墨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秦国。此后还有记载,东方的墨者谢子,不远千里入秦见秦惠王,这说明墨学在当时还是比较兴盛的。但是到了汉代,墨家已逐步走向消亡。至于墨家在汉代消亡的原因,学界虽做了相应探索,但分歧仍然很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学);其中还包含了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几何、光学、力学等。

有关《墨子》一书的作者和真伪问题,在学术界存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三项分类法,把《墨子》全书分为《墨经》《墨论》《杂篇》三类,《墨经》类有《亲士》《修身》《非儒》《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因为这些篇没有“子墨子曰”字样,所以被认为是墨子自著。《墨论》从《所染》到《非命》共28篇,被认为是墨子弟子所记。《杂篇》从《耕柱》到《杂守》共16篇,记载了墨子的言行,与前两类体例不同,当是后期墨家学派的东西。另一种是五组分类法,第一组是《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辨》共7篇,有的认为是墨家著作,有的认为是儒家作品,还有的认为前3篇是伪作,后4篇是墨家记述的墨学概要。第二组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共23篇,这是墨学大纲,是墨子弟子所记。墨子死后,墨家分成三派,有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因三派所传的学说不同,后人在汇编此书时,便把三派所传之学分上、中、下三篇并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非儒》篇,有的认为不是墨家学派的作品,有的认为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成书年代较晚。第三组是《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共6篇,又称《墨经》或《墨辩》,有的认为是墨子所作,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后期墨家的作品。第四组是《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共5篇,记载了墨子的言行,是墨子弟子所记,成书年代较早,是研究墨子的可靠资料。第五组是从《备城门》到《杂守》共11篇,讲的是守城兵法。有的认为是墨子弟子记载墨家的军事思想史料,有的认为是汉人作品。

墨家在当时影响很大,《孟子·滕文公下》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知战国之世,墨家确属显学。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各种典籍,如《新序》《尸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战国策》《诸宫旧事》《神仙传》等。《汉书·艺文志》将散见各篇辑录成《墨子》共71篇。经历代亡佚,到宋时,只存60篇。现在通行本《墨子》只存53篇,已亡佚18篇,其中已亡佚的有:《节用》下篇,《节葬》上、中篇,《明鬼》上、中篇,《非乐》中、下篇,《非儒》上篇,除此8篇外,另10篇连篇目皆亡佚。在这10篇中,只有《诗正义》曾提到过《备卫》篇目,其余无可考。关于《墨子》的亡佚情况,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从汉代开始的,另一种说法是在南宋时佚失十篇,其余八篇是南宋以后佚失的。

《墨子》文字虽比较质朴,但保存了不少古字,讹夺错乱又多,不便阅读。西晋鲁胜、乐壹皆曾为《墨子》一书作注,已佚。清亁嘉年间,《墨子》研究兴起,陆续涌现出许多注释或阐发墨学的著作,有清毕沅的《墨子注》、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吸取各家研究成果,是比较详备的注本),近人吴毓江的《墨子校注》、梁启超的《墨子学案》、陈柱的《墨学十论》、方授楚的《墨学源流》等。现在通行的版本主要为新编《诸子集成》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