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什么意思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虽九死其犹未悔

【题解】

本段选自《楚辞·离骚》。

《楚辞》,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因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通行注本有宋洪兴祖《楚辞补注》。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陷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后秦兵破楚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投汨罗江而死。屈原作品共二十五篇,代表作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离骚》自述身世、志趣,指斥奸佞当道、政治昏暗,感叹抱负不申。作品想象丰富,文采绚烂,结构宏伟,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离骚”之义,司马迁解释为“罹忧”,即遭遇忧愁之意。

 

长太息以掩涕兮(1),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2),謇朝谇而夕替(3)。既替余以蕙纕兮(4),又申之以揽茝(5)。亦余心之所善兮(6),虽九死其犹未悔(7)。怨灵修之浩荡兮(8),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9),谣诼谓余以善淫(10)。固时俗之工巧兮(11),偭规矩而改错(12)。背绳墨以追曲兮(13),竞周容以为度(14)。忳郁邑余侘傺兮(15),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16),余不忍为此态也(17)。鸷鸟之不群兮(18),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19),夫孰异道而相安(20)?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21)。伏清白以死直兮(22),固前圣之所厚(23)。

 

【注释】

(1)太息:叹息。掩:拭。(2)修姱(kuā):修洁而美好。鞿(jī)羁:喻指束缚、约束。鞿,马缰绳。羁,马笼头。(3)謇(jiǎn):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谇(suì):进谏。替:解职。(4)蕙纕(xiāng):喻高尚的德行。纕,佩带。(5)申:重,加上。揽茝(chǎi):采集芳芷。喻高尚的德行。(6)所善:所崇尚的美德。(7)虽:纵然,即使。九:泛指多次。(8)灵修:神圣。喻指君王。浩荡:荒唐。(9)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细长的眉。谓如蚕蛾之眉(触角)。此处喻高尚德行。(10)谣诼(zhuó):造谣,诽谤。淫:邪恶。(11)工巧:善于取巧。(12)偭(miàn):背向。引申为违背。规矩:喻标准。规,画圆的工具。矩,画方的工具。错:通“措”,措施;设置。(13)绳墨:准绳与墨斗。喻准则。(14)周容:苟合以取悦于人。度:法度、准则。(15)忳(tún):愤懑。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侘傺(chàchì):失意的样子。(16)溘(kè):忽然。流亡:随流水而消逝。(17)此态:指“众女”的种种丑态。(18)鸷: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这里指一般的鸟。不群:不合群。(19)方圜(yuán):方和圆。方枘(榫头)和圆凿(受榫头的穿孔)。周:合。(20)孰:何。异道:不同道。(21)尤:过错。攘诟:忍受耻辱。(22)伏:保持;怀。死直:为正直而死。(23)厚:嘉许。

【导读】

本段中屈原首先抒发自己的胸怀,揭示“朝谇而夕替”的原因,表达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接着从邪正不能相容,预测自己前途遭遇的必然性,强调不屈服、不妥协的顽强精神,并准备为此而不惜作出牺牲。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人,他追求真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坚强不屈,宁死不渝,是见义勇为的典范。屈原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刚强的力量。

 

【思考】

《离骚》中哪些诗句引起你的共鸣?屈原的勇毅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