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北宋真宗天禧三年,父亲司马池任职于河南光山县时,司马光出生,故名光,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于哲宗元祐元年,享年68岁,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少年时聪慧好学,成熟稳重,喜读《左氏春秋》。司马光最初立志编撰史书,目的就是要供治国者借鉴。他在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觐宋英宗,得到认可,受命设局续修,由官方供给费用,增补人员。宋神宗即位后,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为之写序。此时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司马光竭力反对,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熙宁三年(1070),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常与二程、邵雍、文彦博、吕蒙正等会于洛阳。元丰七年(1084)书成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但执政不久即去世。生平所著除《资治通鉴》外还著有《易说》《书仪》《涑水纪闻》等。

《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编,刘攽负责两汉史,魏晋南北朝归刘恕,范祖禹负责唐代及五代史,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也加入一起编修《资治通鉴》,负责检订文字。删改定稿则完全由主编司马光一人完成,历时十九年,在完成《资治通鉴》同时,“又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寻,为《目录》三十卷。又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涂,为《考异》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元代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作《序》说,“温公遍阅旧史,旁采小说,抉摘幽隐,荟稡为书,劳矣。而修书分属,汉则刘攽,三国迄于南北朝则刘恕,唐则范祖禹,各因其所长属之,皆天下选也,历十九年而成。则合十六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行事为一书,岂一人心思耳目之力哉。”清代顾栋高《司马温公年谱序》称:“唯公忠厚质直,根于天性,学问所到,诚实金石。自少至老,沉密谨慎,因事合变,动无过差。故其文不事高奇,粥粥乎如菽粟之可以疗饥,参苓之可以已病。”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294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前403),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959),凡1362年,期间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其中贤君、令主、忠臣、义士、志士、仁人,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可以说巨细靡遗,条理分明。全书按朝代分为16纪,司马光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02篇,其余84篇是裴子野等各家评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司马光的政治、史学观点。

《通鉴》成书后,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新校订,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但此本今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司马光一生不写草字,《资治通鉴》草稿全部以正楷写成,李焘《巽岩集》载:“张新甫见洛阳有《资治通鉴》草稿,盈两屋。”《资治通鉴》残稿今存仅8卷,记载东晋永昌元年(322)一年的史实,页29行,465字,目前藏于北京图书馆。

对《资治通鉴》的整理、评注、研究,代不乏人,研究成果中以明末王夫之《读通鉴论》、近代史学家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最佳。注释本中影响较大的是元代胡三省注本;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最好的版本(中华书局2011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