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袁宏道
初字孺修,改字中郎,号石公,又称六休。公安(今属湖北)人。少聪颖,幼工诗文,闻于乡里。年十六为诸生,结诗社于城南,自立为长,为同侪所服。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李贽过公安,宏道曾向其请教。万历二十年,成进士,在京拜识了著名学者焦竑。竑与李贽为知己之交,故宏道有“自笑两家为弟子”之句。成进士后归乡,曾两度前往麻城拜访李贽,深受其影响。其弟中道曾说:“先生既见龙湖,始知一向掇拾陈言,株守俗见,一段精光不得披露。”(《行状》)可见袁氏之提倡性灵,反对复古是受到李贽启发的。万历二十二年,到北京候选,结识了汤显祖、曹学佺、董其昌等名士;当年十二月,被选派为吴县知县。在吴县任上,任事敏捷,勇于裁断,公庭鲜事。公馀与士大夫谈诗论文,始楬橥复古主义之旨。后因与上司意见不合,辞官而去,归乡前,游历了杭州、桐庐、山阴、无锡、歙县等地山水,作了大量诗、文,并形成了清新活泼、鲜明秀逸之诗风。万历二十六年,起复为顺天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礼部主事。在京期间,与其兄、弟以及谢肇淛、黄辉、钟起风、江盈科等人组织葡萄诗社,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并进一步宣传其反复古的文学主张。万历三十八年,告病归养。乡居期间,检讨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及其流弊。六年后,再度出仕为礼部主事,擢为吏部考功员外郎,立岁终考察群吏之法,遂为定制。迁为稽勋郎中,后谢病归,卒于乡。宏道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齐名,并称“三袁”。他们创立了反对模拟剽窃文风、主张独抒性灵的公安派。宏道分析当时文坛状况云:“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抄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叙小修诗》)他认为文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抱残守缺,崇古贱今,是完全错误的。尝言:“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雪涛阁集序》)他主张文学创作应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并认为“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句法、字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答李元善》)这些论点一出,明前、后七子的影响受到削弱,如钱谦益所云:“中郎之论出,王、李之云雾一扫。”(《列朝诗集小传》)宏道诗作尚妙悟,贵创造,任自然,重机趣,多为即景抒情之作,用以表达自己热爱自然、厌恶拘束、狂放不羁的个性,如《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为山林韵》、《闲居》六首、《和进之杂咏》四首,皆是此类作品。其诗中也有不少关心现实、批评时政、同情人民、揭露社会弊端的作品,如:《索逋谣》写东南地区日益富庶而农民负担日益沉重;《猛虎行》鞭笞矿监税使之贪婪凶残;《古荆篇》揭露张居正为相时的奢侈腐化。诗中还有一些揭露神宗刻酷寡思与宦官横行的作品。诗风清新流畅,活泼平易,语言通俗浅显,使当时读者耳目一新,从之者甚众。如《明史》所言,“学者多舍王、李而从之”。而人们之竞相摹仿学习导致一些庸碌之辈发展了公安派的弱点,使得诗坛“狂瞽交扇,鄙俚公行,雅故灭裂,风华扫地”(《列朝诗集小传》)。宏道本人诗中,也有一些流于鄙俗轻佻,或坠入恶趣。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例举的《偶见白发》、《西湖》,皆属此类。其诗、文收入《袁中郎集》,另有《广庄》、《觞政》、《瓶史》、《珊瑚林》、《西方合论》等杂著。袁中道为撰行状。《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有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