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谭嗣同
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十一岁丧母。少年备受继母虐待,自云:“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濒死累矣。”(《仁学自序》)及长注意观察社会民生,习剑术,好骑马,鄙视八股文,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以救世济民为务。深受王夫之学说的影响,主张“道不离器”,“道随器变”。清德宗光绪十年(1884),一度入新疆巡抚刘锦棠幕。游历直隶、甘肃、新疆、湖北、河南、陕西、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结交有识之士。屡应乡试不第。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深受刺激,思想剧变,抛弃旧学,锐意于新学。光绪二十一年,筹办浏阳算学馆,试图以浏阳为基地,从算学入手,培育人才,作维新的尝试。光绪二十二年,创办《湘学报》与湖南强学分会。同年,其父为其捐官江苏候补知府,赴南京候补,向杨文会学佛,著《仁学》。抨击封建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呼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外开放,实行人际平等、博爱。光绪二十三年,回湖南,参与时务学堂的教学工作。次年,创办南学会,试图把它办成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团体。八月,以四品卿衔任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刘光第参与新政。政变作,拒不出逃,决心以流血牺牲来唤醒世人。九月二十八日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维新运动中最激进的代表者。博学多才,诗、文兼擅。自以三十岁为界区分其学为新、旧。光绪二十二年前后曾与夏曾佑、梁启超试作“新学之诗”,颇自赏,然多难以索解,缺乏诗味。梁启超曰:“复生自熹其新学之诗,然吾谓复生三十以后之学,固远胜于三十以前之学,其三十以后之诗,未必能胜三十以前之诗也”,又评其三十岁以前之诗“独辟新界而渊含古声”(《饮冰室诗话》)。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九称其诗“冽利雄健,如铜丸走阪、骏马注坡,不羁才也”。钱仲联《梦苕庵诗话》称其诗“代表当时浪漫风气,仿佛似龚定庵”。均指其“旧学之诗”而言。“旧学之诗”收入《莽苍苍诗》中,“新学之诗”散见于《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中。《谭嗣同全集》于1955年由三联书店初版,中华书局于1981年又出版了增订本。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六九、梁启超《谭嗣同传》、邓潭洲《谭嗣同传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喜所《谭嗣同评传》(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