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含秦)散文·诸子散文·孔丘与《论语》·论学十则
一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篇
二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篇
三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篇
四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篇
五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篇
六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
七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篇
八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篇
九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篇
十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篇
《论学十则》,是从《论语》中选录出来有关学习与进德修业方面的片段。《论语》论学语录很丰富,这里只是常见的几则,还有若干未曾选用。
对此,只作略讲,在诠释必要的疑词难句后再略述大意——
第一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一、诠词释句: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的“子曰”之“子”均为其门徒对孔子的专称。
时与习——“时”,按时、时常。“习”有温习与实习两义,兼而有之。前者指对书本知识的复习,后者则着重于礼、乐、射、御等课程的演习。
说——音读与含义,和“悦”字相同,高兴愉快。
愠(yùn运)——生气,怨恨。
君子——一般指道德高尚而有学问之人。《论语》中的“君子”有的指“有德者”,有的指“有位者”。此指“有德者”。
二、略述大意:孔子说:“学了,然后按时去温习(含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这段文字,原列为全书之首,足见孔子对于学习问题的推重。因为它是人们安身处世的根本,人生要以学习为乐,活到老学到老。
第二则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一、诠词释句:敏于事——“敏”,《说文》:“敏,疾也。”“敏于事”,是指疾勤于事,亦即对工作、劳动,要勤快。
就有道而正焉——“就”,趋就、亲近之意。“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之人。“正”匡正、端正。旧注将“正”,解为“正其是非”或“判其得失”,聊备一格。简言之,此句含有“就正”、“就教”之意。
二、略述大意:孔子说:“君子,对于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劳动却要勤快,说话要谨慎,且要亲自到有道德学问的人那里去求教,以便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
在这里,孔子倡导“安贫力学”,要像他的大弟子颜渊那样,一簟食,一瓢饮,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也。同时,他也强调多干事少说话,且学以致用,身修业成。
第三则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一、诠词释句:温故与知新——“温故”,重温旧有知识,故,旧也。知新,求得新理解、新发现。对此,旧注云:“所学已得者,则温燖(xǘn寻)之,不使忘失,是同无忘其所能也。知新则日知其亡也。”(南梁皇侃《义疏》)后两句原是《论语》中子夏所说的话,皇注转引时调换了前后次序。意思是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子夏认为,做到这样,可以说好学了。南梁皇侃之注,聊备一说,可供参考。
二、略述大意: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得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
这则语录是说,当你学习新知识时,别忘了复习与运用旧有知识,并强调于温习旧知识中,务须开动脑筋思考,以期得到新启示和新的发现。
第四则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诠词释句:罔——此作“欺骗”、“诬罔”解,如学而不思,容易受骗而不知。今注有解为“迷惑”,则与“殆”义相重。
殆——《论语》中的“殆”(dài代)有两义:一为“疑惑”,如第二篇《为政》“多见阙殆”;一为“危险”,如第十五篇《卫灵公》的“郑声淫,佞人殆”。此则用第一说。
二、略述大意: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去思考,就会受蒙骗;只是凭空乱思而不读书,那么就会产生疑惑,缺乏信心。
****
这是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上进一步论述了学习问题。认为学是基础(或说前提),思则动力(或说伸展),光学不思,不是真学,或说学不到真知识;如果光思不学,则流于空疏,所思之事之物,乃空中楼阁!
第五则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一、诠词释句:由——孔子学生,仲由,字子路,卞(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人,小于孔子九岁(前542—前480)。
诲女——“诲”,教导,“女”,即“汝”,《论语》中若干“女”,通作“汝”,即你。
知——最后一个“知”,通作“智”,即明智。一说“知晓”,以前者为宜。因为《荀子·子道篇》引载这段话时,其中有“言要则知,行至则仁”两句,因而读“知”为“智”。
二、略述大意:
孔子说:“仲由!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就是一种明智的态度。”
****
这则的中心意思,是对于求知务持老老实实的态度。这是学习好的前提,马虎不得。
第六则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诠词释句: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同他一样。“齐”,等同。
内省——“省”(xǐng醒),察也。“内省”,检查自己,即反省。
二、略述大意:孔子说:“看到贤人,便应该向他学习,看齐;看到不贤之人,也应当自己反省,看看有无同类毛病。”
****
《荀子·修身》有云:“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愀qiǎo悄,改容),必以自省也。”正是此章之义。
第七则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一、诠词释句: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亦孔子学生。司马迁《史记》认为,孔子学生“皆异能之士也”,各人各有专长:德行优异,有颜回、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长于政事,有冉有、季路;长于文学,有子游、子夏;而宰我和子贡,则擅长语言,善于辞令。
孔文子——即卫国大夫孔圉(yū宇)。“文”,为死后追称的谥号。
不耻下问——“不耻”不以为可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权势、名望、以至文化等都低的人求指教。
二、略述大意: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赐谥为文?”孔子答说:“他聪敏灵活,爱好文学,又虚心下问而不以为耻,所以,在他死后就赐给‘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
对于学习问题,孔子又进了一步,他不但主张“敏而好学”,还提倡“不耻下问”,因为只有放下身份与架子,向那些各方面都低于自己的人求教,才能成为博学之才,称为“真正好学”之人。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学生)曾经说过自己有个朋友就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这位“友人”据传就是孔门大弟子颜渊。的确,没有“下问”的决心和虚怀若谷的涵养,没有“文”与“行”兼美的人,是难以办到的。但是,要成为真正有德有才的“君子”,却又非如此不可。
第八则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一、诠词释句:识——此当读zhì志,记住,通“誌”。
何有于我哉——即于我何有哉?这些事(指上述所言)我做了哪些呢?
二、略述大意: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满足,不厌弃,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对于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
这里,孔夫子将治学细加剖析,提出“识”、“学”、“诲”三个字,也是治学上的三个必要组成因素:默记不忘,饱学不厌,教人不倦。孔子谦虚地说,这些我都没有做到。其实不然,在《孟子·公孙丑篇》中,转述子贡问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论语正义》认为,“观彼文则学不厌,教不倦,乃夫子所自任,‘何有于我,’乃辞圣仁不敢居之也。”由此可知,那完全是孔夫子的谦让之辞。这也说明孔子对于治学的严格要求。
第九则
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一、诠词释句: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心情郁结。
悱(fěi斐)——想说而又不能表达之状。
不启与不发——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在施教之先,应当激起学生求知动机,然后去启发他,教导他,而不是作填鸭式的硬性灌输。
隅——角落。高诱注:“隅犹方也,一隅三隅,合为四隅,故举一隅,而知三隅。”
二、略述大意:孔子说:“教导学生,非到他想弄清楚而不能之时,不去开导他;非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以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
孔子在此提倡的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距今已是二千多年了,在后世的实践中,证明这是一个反映教育规律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可惜至今孔夫子的“不启不发,举一反三”的原则,仍未得到很好的实施。比如在高考应试中,许多地方仍在大搞“题海战术”。
第十则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一、诠词释句:三人行——据古注《正义》云:“三人者,众辞也;行者,行于道路也。”
其善从之与其不善改之——意指学无常师,强调随处都有可学的老师。子贡在卫人公孙朝问他“孔夫子学问怎么来的”之时,答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说孔子何处不学?并无固定的老师。“不善改之,”可有二解:一为借以自省,改掉自己缺点;一为帮助有这缺点之人改正。
二、略述大意:孔子说:“几个人在一道行走,其中一定有为我可学的人:对那些优点取而学之,看出那些缺点借以改正;或防止出现与别人同样的缺点。
****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命题之要害是:强调虚心向周围人学习,也注意自己不重复别人犯有的过错。这里还可看出孔子曾经向其“问道”的老聃的影子。《
老子》第二十七章就有这样论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借鉴)。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可知,孔子之说,有据可考。
附图二十九: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