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虚静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虚静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在古代文论中是指文人从事写作时出现的一种凝神运思的特殊心态。其特点是排除杂念,宁静专一,思理调畅,志气和谐,精神达到了高度纯净与自由的境界。语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对“虚静”作为创作心态给予了明确的理论概括。所论来源于古代道家哲学。《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它最早把“虚”和“静”即人的心灵的净化作为正确认识事物的主观条件。今存《管子》一书中,据考为宋鈃、尹文派著作的《心术》、《白心》、《内业》诸篇,又系统地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要求主体“虚壹而静”。所谓“虚”是指“无为”、“无藏”,“去忧、乐、喜、怒、欲、利”;所谓“静”是说“勿先物动”,“感而后应”;所谓“壹”,则是“专于意,一于心”,“无以物乱官”。宋尹派的“虚静”说,沿着主体能动的方向深化、展开了。《庄子》中又把《老子》的“致虚守静”说发展为“心斋”、“坐忘”。《天道》中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知北游》中假托孔子、老聃的对话,而把“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即主体的净化作为人与“至道”契合的途径。《达生·梓庆削鐻》更把致虚守静,超越物累同艺术品的创造活动直接地联系起来,从而给以后的创作心态论以极大的启示。如东汉蔡邕论书法创作,就强调“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笔论》)。刘勰论“神思”先讲“疏瀹”、“澡雪”,也直接受其影响。不过,刘勰的创作心态论,同时也受荀子的影响。荀子从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出发,赋予“虚壹而静”以思维规律的准确内容。他认为:“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解蔽》)刘勰论创作的虚静心态,既讲疏瀹澡雪,净化主体,又讲“积学”、“酌理”、“研阅”、“绎词”,即把虚静心态贯通于艺术思维辩证运动的全过程。这同道家虚静说中追求的超越思维程序,使素朴人性同宇宙本体直接契合是大异其趣的。刘勰之后,把“虚静”作为艺术思维时主体心态和审美把握之特点、规律的理论家就很多了。如苏轼《送参寥师》:“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朱熹《清邃阁论诗》:“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若虚静而明,便识好事物……所以做得来精。”魏禧《许士重诗序》:“诗之为物,触于境,感于事,而勃然发诸言,是动物也。然非有静气以为之根,则嚣然杂出,不能自成文理。虽工于字句,侈于文,而真意消亡,无复可以言诗。”其他如清代《而庵诗话》论作诗必须“心闲”、“气静”;袁枚《续诗品》之讲“斋心”;况周颐《蕙风词话》之论“词境”等等,都把虚静心态作为审美把握的关键。此外还有更多的人把虚静之说引入乐论、画论、书论乃至小说、戏曲创作与鉴赏。论乐如唐代薛易简之《琴诀》、白居易之《清夜琴兴》,明冷仙《琴声十六法》、杨表正《弹琴杂说》、徐上瀛《溪山琴况》;论画如宋郭若虚之《图画见闻志》,明吴宽《书画鉴影》、李日华《恬致堂集·书画谱》,清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等等,不胜枚举,可见其理论影响的深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