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直寻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 ‘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意谓朝廷应用之文,须援据古事;诗歌则不以用典为贵,而以直寻为上。直寻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是诗人应直接、敏锐地感受外物之美,将“即目”“所见”者表现于诗中;二是状物抒情均应使用自然明朗的语言,加以直接的表现,不应堆砌典故。钟嵘这一看法,与刘宋以来山水诗兴起,“自然可爱”的写景佳句为人们所欣赏的文坛风气有关,又是针对颜延之、任昉等人作诗缺乏真切审美感受而堆垛典故、卖弄学问的不良风气而发。《诗品》评骘诗人,称谢灵运“兴多才高”,即指其于山水之美感受敏锐、兴会淋漓、表现自然;又批评颜延之“喜用古事,弥见拘束”。都是直寻标准的运用。后世强调才情、妙悟而反对以学问为诗者,或标举钟嵘此说。如清人袁枚《仿元遗山论诗》云:“天涯有客太詅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即指直寻之说而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