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总集·别集·词· 草窗词》新诗鉴赏
词别集,二卷,南宋周密撰。密见《绝妙好词》。
周氏为当时词社领袖,其词多为结社分题咏物之作。入元之前作品则多写湖山歌舞的承平风光。像《木兰花慢·西湖十景》描绘了西湖十个景点的美丽风光,其中“柳浪闻莺”写道:“晴空摇翠浪,昼禽静、霁烟收。听柳暗啼莺,新簧弄巧、如度秦讴。谁䌷。翠丝万缕,飏金梭,宛转织芳愁。风袅余音甚处,絮花三月宫沟。”可以说非常切题,“柳浪”也描写得十分形象,但不生动,显得浮泛。主要原因是缺少“情”,因为描写景物不是诗人的最终目的,而以情入诗才是诗人的最高境界。
入元之后的周氏作品则多寄托易代之痛、故国之思、身世之感。如《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江树,鸥外春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这首词描写了被元人摧残后的西湖景象,并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伤感和对老友的思念。也许只有和这些遗民朋友聚在一起畅叙情怀才能减轻一些因为亡国和无家可归带来的悲痛,“梦魂”三句造语新奇。周词风格典丽,组织缜密,格律严谨,字句精美,但周氏个性更适于散文写作,因为他缺少诗人的敏感和执著的深情。如其好友王沂孙(王晚年终仕元)的民族立场未必比周坚定,但王词中所表现的亡国之痛却远比周词深挚,周氏亦非拙于表达,关键在于周缺少诗人性格,因此他的词就带有匠气。王沂孙的《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最后几句:“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低徊掩抑,荡气回肠”。远比周氏原唱更感人。
周集本名为《蘋洲鱼笛谱》三卷,一百十三首词,为周氏自编,都是宋亡以前之作。此集为后人掇拾,与周所编互有详略,次序也有不同。(前后倒置)此集最初有“天一阁藏钞本”。
清人江昱将《绝妙好词》中二十二首加上《草窗词》一百一十五首中别见者十七首作为集外词,并加考证,称《蘋洲鱼笛谱》江氏考证本,是为足本,共得一百五十二首,残一首。朱孝臧《彊村丛书》所收即为江本,并附考证一卷。有江苏扬州广陵刻印社1980年影印本。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词林集珍》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