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金元部分· 静修集》新诗鉴赏
诗文别集,三十卷,诗五卷,元刘因撰。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家世业儒,服膺程朱理学,在家教授生徒,至元十九年(1282)征召为赞善大夫,不久辞归。二十八年再召为集贤学士,不就,不久卒于家。
刘诗中许多咏史书事作品表现了对南宋王朝危亡的系念和悼念,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汉文化的深厚的民族感情,如《宋理宗书宫扇》“繁华几时春已换,千秋万古合欢扇。铜雀香锁见泪痕,秋去秋来几思怨……擢歌一曲白云秋,不觉金人泪暗流。乾坤几度青城月,扇影无情也解愁”。《登武遂城》《塞翁行》《折雁行》《武当野老歌》等都表现对南宋覆灭的同情。这种心情,有时也因一件小事而触发:“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原不为梅花。”诗写得十分含蓄,但诗人的感情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刘因自小生活在蒙古人统治下,元朝建立后自然就是元朝的臣民,按照士大夫“食毛践土”的原则,刘应该忠于元。在朝的汉族士大夫郝经出使南宋,被扣押十余年,对元仍然忠诚不二。这在郝经的“真州(郝经被羁押在此)诗”中有充分的表现。刘因与郝经不同,他更注重文化的承接,感情的天平自然在南宋一边。
刘诗中的咏史作品颇多警悟之言,如“记录纷纷已失真,语言轻重在词臣。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此诗不仅道出了历代作史修史之弊,而且指出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如王安石所说:“丹青难写是精神。”
刘诗许多诗篇含有哲理,耐人寻味。
刘诗受到金朝元好问的影响,风格高迈,比兴深微。古体富于变化,近体相对较粗糙,多模拟痕迹。
刘氏诗集为自己手订,名《丁亥诗集》,遗文为弟子所拾掇,编为一集。此集已佚,至正十九年(1359),政府下令刊行其三十卷诗文集。此三十卷本收入《四库全书》,后历代有刻,卷数不同。有元至顺间所刊《静修先生文集》二十二卷,清光绪间所刊二十卷本。
另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