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国民俗·禁忌
禁忌是由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而形成的某种禁制。即对这类事物,人们在言行上被“禁止”或者心理上被“抑制”的一类行为控制模式。危险和具有惩罚作用是禁忌的两个主要特征。例如产妇生产时必须到与家庭、家族隔离的地方,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妇女的污血是不洁的、危险的,污血冲犯,会发生凶事。一个单一的禁忌之物,会侵染到更多的事物。凡是违禁犯忌者,都要受到惩罚。例如剃胎发,正头顶部分的头发一定留住,长了梳成小辫;这个地方禁止手触、拍打,否则压伤了“天灵盖”,小孩会变成哑巴或者痴呆。禁忌不像宗教那样,完全拜倒在超自然力和危险事物的脚 下,而是有一定的人的自主性。对禁忌对象敬而远之,通过自我限制,在心理上主动防备,以消除心中的紧张情绪。故禁忌是人们为自身的功利目的而从心理上、言行上采取的自卫措施(图420)。
禁忌是从鬼魂崇拜中产生的。原始人由于不了解自身的构造,以为梦中出现的情景是脱离了肉体的灵魂的活动。当梦到死去多年的人时,便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在,把死人的灵魂称之为鬼魂。原始人认为死者的鬼魂仍与本氏族保持联系,或是“监视”本部落的各种活动,或者参与它们中间,在人们违犯某些禁忌的时候,也会遭到鬼魂的惩罚,因而形成一系列对死者鬼魂的崇拜与禁忌。由于敬畏鬼,人们认为鬼所在阴间生活与阳间生活一样,需要各种物质享受,于是逐渐形成掩埋死者的丧葬制度和一整套的丧葬禁忌。又因为原始人认为,死者的鬼魂对本氏族有保护作用,而人与鬼魂的联系是需要一定的宗教仪式才能得到保佑,于是人们把祖先的亡灵当作赐福禳灾的对象加以崇拜,常常表现为祈求祭祀和供奉,于是形成一整套的祭祖禁忌。丧葬禁忌与祭祖禁忌形成的初期正是禁忌的原初形态,与鬼魂信仰的联系最直接。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进步与文明的进化,禁忌与鬼信仰的联系越来越不那么直接,逐渐以含混的“不吉利”统而概之。于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礼仪、节日、行业等,凡认为不吉利的,几乎都在禁忌之例。这时的禁忌虽仍可以找到与鬼信仰的联系轨迹,但与它联系更紧密的则是人类的文明,例如礼仪中祭礼、丧礼、婚礼等。人们的禁忌主要不是因为怕鬼了,而是要在心理上战胜恐惧,实现征服困难的心理满足。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近代开始,科学逐渐深入人心,禁忌自然消亡、转换,一部分随着老年人一同走入坟墓,另一部分属于经验禁忌,则去掉迷信的外衣,转化成对生产、生活有用的规章制度与乡规民约。
禁忌大致分原初阶段、次生阶段与转化消亡三个阶段。
禁忌的原初阶段,人类思维尚属幼稚,对生与死等不能正确理解,形成误会,从而形成诸多禁忌。在死人墓坑周围洒朱砂粉,是对红色的禁忌。原始人从生和死都见到血,血被视为生命,当作神明崇拜。人们以为血有避邪保护生命的魔力,朱砂粉则可以避免野兽对尸体的袭击。距今4000年的殷墟甲骨文,记录了人们在祭祀、出征、田猎等行为前的占卜情况,如果是凶象,则禁止行动,吉象才能施行。甲骨文出现之前就有了禁忌。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也有一系列的禁忌。图腾“是一群原始氏族所迷信而崇拜的物体。他们相信在自己与它们之中任何一个,均维持有极亲密且特殊的关系”(《金枝》)。某个氏族认为自己与某物有特殊关系,便以该物图形为图腾。图腾作为标志主要用于族外婚。图腾禁忌主要内容是同一图腾者之间不能通婚,不能捕杀本氏族图腾动物,不能吃图腾动物的肉(有的氏族规定,在特殊场合或经一定仪式之后可以解除禁食),禁忌采摘图腾植物等。对非动植物的图腾对象,也同样有禁忌。如有人违反禁忌,则被认为会带来灾祸。这种图腾禁忌一直延伸到当代。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结合,也是向祖先崇拜的过渡。新石器晚期,父系统治逐渐抬头形成势力,祖先崇拜随之出现。祖先崇拜就是对祖先鬼的崇拜,进而产生对鬼的禁忌。在产生祖先崇拜的同时,还出现了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人们通过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无限眷恋之情,同时也希望祖先的灵魂能像生前一样庇佑本氏族成员。在祭祀中,逐渐产生了对祖先神位等的敬畏,进而形成种种禁忌。有的民族,凡在外非正常死亡的尸体,不得抬回寨子,这是对鬼魂的禁忌。有的民族走夜路不得吹哨,怕鬼跟踪。有些地方在清明、中元两个节日不准小孩出门,因为这两个日子是鬼节,鬼魂出没一旦找小孩附体,便造成灾难。人们对祖先鬼怀着敬畏,唯恐触怒了祖先的鬼魂,祖会降灾,以示惩罚。于是产生祖先禁忌。此外还有些地方,特在墙壁中留有祖先出入的神道,从门侧直通神龛,禁止妇女站在神道出口。人们从鬼魂的观念出发,引发了丧葬禁忌的出现,例如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氏族墓葬中尸体的头部面北朝东,半坡村的成人共同墓地的大部分尸体头朝西方。这些尸体头向不同的方位的处置,缘于人们对鬼魂生活的方向的认识。如果其方向与人们的认识相反,则必须禁止。
禁忌的次生阶段大致在周代以后,人们继承了原始时期的鬼魂崇拜所出现的禁忌,将它们制度化、礼仪化,并作出繁琐的规定。这时的禁忌来自发展成熟了的文明,如祭礼、丧礼、婚礼、岁时、节日等。鬼信仰已不像原始时期那么直接。
祭祖禁忌在少数民族是对神位所在地的禁忌;在汉族则是完整的祭祖礼仪的规定,将禁忌上升到礼仪与道德教化的高度,以维护统治秩序(图421)。违犯这些规则是要受到惩罚的。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上得以兼下,下不得以僭上。祭祀禁忌对祭者有特别的要求。古时有专司其职的主祭人,比如祭司、巫师、萨满等,重大祭礼还要由部落酋长、头人或氏族长、家族长等人主持。苗族、傣族、哈尼族等祭祖时禁止外人闯入。汉族祭祖时禁止有月经的女人、孕妇、产妇、婴儿、穿孝服者、受刑罚者参与,否则神灵会怪罪,降下灾厄。河南淮阳的人祖伏羲庙会,每年春天都有上万人甚至十几万人前来祭祖,祈子灵验者、求药治病灵验者,必向人祖爷送还愿纸牌楼或红木杆子,否则以后再有灾难时,再求人祖爷则会失灵,并将被人祖爷遗弃。汉族男女界限分明,唯有祭祀时例外,《礼记》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因为祭是严肃的,丧是短促的,于此时,不嫌男女有淫邪之意。祭时禁忌、祭祀以时,是自古以来的规矩。祭祖先一般都是在忌日、清明节时举行祭典,家中的祖宗牌位则常常是早晚随时祭奠的。祭祀必须遵守时间,要持之以恒。如汉族大年三十夜吃饺子前,人们在祖宗牌位前摆上各式供品,子夜一到,即鸣放鞭炮,将祖先接回家中团圆,将野鬼、恶鬼吓跑。如果错过了时辰将会受到祖先的责怪。祭仪禁忌指祭祀要有章法,不能乱来。《礼记·曲礼》云:“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祭仪举行过程中,不能有不敬行为,诸如用手指祖神像、随便说笑、放屁等。布依族在“老人房”内祭祖时,规定不准发出声响,否则就会招致祖先对看管各种野兽的失灵。违犯禁忌者,必须承担全部祭祀费用,再重新祭祀一番。彝族祭祖时杀的羊必须是公羊,刀尖从肋部插入,不能从脖子杀进。满族祭祖时用纯黑的猪,杀猪时用的绳子必须在西炕上搓,杀猪刀也必须在西炕上磨。刀尖忌朝天。不仅在祭祀中有禁忌,在祭祀后也有规约。
在丧葬方面,从死亡到成殓、哀悼、葬埋、祭扫都存着繁多的禁忌规约。由于对死亡的“恐惧”,形成死亡禁忌。河南一带,老年人最忌脸色突然发黑。印堂发暗,脸色变黑是死亡的先兆,民间是很忌讳的。老年人还忌讳抱小孩儿时,小孩害怕、躲闪,俗以此为不祥之兆,是因为老人的鬼魂出窍被小儿看见了的缘故。俗谚中还有“男怕穿靴,女怕戴帽”的说法,即说男的脚肿,女的头肿是死亡的前兆。汉族在人死时,忌讳跟前没有亲人,或者见不到自己想见的人,以为这样死去灵魂不得安宁。成殓禁忌,东北、京津一带,忌讳死者光身见阎王。禁忌孕妇靠近死者,恐死者的亡灵扑着胎儿。成殓死人的棺材,汉族用松柏,象征长寿,禁忌用柳木,柳树不结籽,以为会导致绝后。哀悼禁忌,《礼记》说:“妇人迎客送客不 下堂。下堂不哭。男子出寝门见人不哭。”对哭也有禁忌。河南一带禁忌泪洒尸体。给死者穿衣服的人不能哭,恐泪落尸体引起走尸的恶果。上葬禁忌,汉族民间禁止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与从事贱业的优伶、娼妓进入祖坟。葬时,禁止在七月鬼月中殡葬。忌讳与死者及其孝子的生口相同。丧服禁止穿红绿颜色衣服,而应披麻戴孝,黑白二色。饮食上,在亲人去逝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许饮酒吃荤(图422)。祭扫时孕妇不能上坟,烧纸钱时禁用棍棒挑动冥钞,否则祖灵不好使用。
因鬼魂信仰产生的禁忌,也形成一套鬼禁忌。鬼忌讳太阳。鬼在阴间生活,一般在夜晚或阴暗的地方出来到阳间作祟。而太阳出现的时候,鬼就不敢出来。人们存在对黑暗的恐惧,以为黑暗中可能有鬼。因鬼忌讳太阳,对太阳的“同类”——灯光、火光、红色都忌讳。鸡鸣报晓,太阳升起,鬼禁忌鸡鸣。鬼禁忌老虎。老虎是兽中之王,力量无比,人们认为虎可以驱鬼,于是在门上画虎,以虎形装饰儿童鞋帽、枕头等。鬼忌桃木。民间以桃木做成弓箭、刀、棒,用以避邪驱鬼。鬼禁剪纸。民间的窗花剪纸是为避鬼而贴的。鬼忌符咒,那些有法术的巫师、道士、僧人等所画所念的符咒,据说可以降服、驱逐鬼魅。用于治病的中医祝由科,就是以画符念咒驱病疫之鬼的。民间门上贴的门神,也是一种驱鬼的符,鬼怪见此不敢进门骚扰。
与祖先、丧葬、鬼禁忌同属次生形态禁忌的,还有诸多方面,可以说凡是人们的生存、生活中所必需的事物,都有禁忌存在。它们或是形成规则礼仪如人生礼仪的诞生、成丁、婚丧礼仪,或是经过相当时期的传承,形成习俗,如居住、服饰、行业等禁忌。总之,次生形态的禁忌,指那些成熟的文化、文明事象中的禁忌。人们主观意念上的禁止与回避之事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与原始时代比较,人们行为的规约越多,文明进化的程度就越高,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不能抹煞的。例如族内婚的禁忌,在人类优生进化中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当然大多数禁忌以今人的眼光衡量是迷信的、愚昧落后的。禁忌往往成为宗教的有机部分,并在比较发达的人为宗教中变为神圣而不可触犯的宗教戒律。
随着科学的发展,禁忌被瓦解,走入它的转化消亡期。近现代以来,禁忌中合理的进步的部分,向科学靠拢,走进科学的殿堂。一般性的禁忌经过多年的传承,作为一种习俗、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的一致性,禁忌中的糟粕则随着老人的死亡带进坟墓。尽管如此,禁忌仍然是一种消极回避的处世态度,这是惰性滋长的温床,愚昧生存的土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