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太阳黑子的记录
太阳黑子被称为太阳上的风暴,因为太阳黑子的温度要比它周围的低,所以在地球上观察时看到太阳黑子好像是黑暗色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载,有人认为是《周易·丰卦》中的“日中见斗”“日中见沫”,但现在仍有争议。在战国时期及汉代有不少记载与太阳黑子有关。如成书于公元前140年《淮南子》中有“日中有跤乌”的记录,这是对太阳黑子的形象的描述。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见于《汉书·五志行》:“(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对太阳黑子出现的日期,形状,大小和位置都作了完整的记录。不管怎么说,中国古代对太阳黑子的观测至少比西方早近1 000年,而留下的文字资料则更多。西方对太阳黑子的记录直到公元807年才有,而且认为是行星从太阳表面掠过,直到公元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在望远镜中看到了太阳黑子。我国仅从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到清末,在我国历代史籍中就可找到二百七十多项太阳黑子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黑子的形状、数目及持续的时间等等。
我国古代对太阳黑子形状的描述,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圆形,如李、如桃、如钱、如栗、如环;第二类,椭圆形,如瓜、枣、鸡卵、鹅卵;第三类,不规则形,如人、如鸟、如飞燕、如飞鹊等。第一类是刚出现的黑子;第二类可能是双极黑子。根据天文学的知识可知,双极黑子中在太阳圆面西边的叫“前导黑子”,在太阳圆面东边的叫“后随黑子”,在它们之间还有无数小黑子填充其中,所以我们肉眼看起来,好像连在一起,为椭圆形;第二类是大的黑子群。这三个类型,实际上代表着黑子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的三个不同形态。对于太阳黑子的分裂现象,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也早就注意到了,如《明史·天文志》中记有:“熹宗天启四年(1624)。正月癸未,日赤无光,有黑子二、三荡于旁,渐至百许,凡四日。”说的是太阳黑子分裂的现象。我国古代天文学家还有对黑子进行分类的思想,如在唐《开元占经》卷六所引《太公阴秘》一书中,把太阳黑子分为六类:乌见者,双乌见者,入斗者,乌动者,黑气若一若二至四、五者,有黑气。这六种不同的形态,实际上就是太阳黑子从开始出现到消失,所经历的一系列发展阶段上的六个不同形态,基本上符合太阳黑子群的发展过程,与西方近代一些学说基本上相似。
太阳黑子存在的寿命长短不一,有的存在不到一天,有的可存在一个多月,甚至半年之久,这在我们古代的一些典籍中也记载得细致入微。如《宋史·天文志》记载的公元1131年出现的黑子:“二月己卯,日中有黑子,如李大,三日乃伏。”关于对太阳黑子本质的认识,王充在《论衡·说日篇》中说:“夫日者,天之火也……”“黑子是日气也。”他在《论衡·诘术篇》中说:“火,日气也。”由此可知,在王充看来,太阳黑子也是一种火。这种认识在古代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我国太阳黑子的记录,为论证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提供了有利的佐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太阳物理性质的了解,显示出了很强的科学性。我国古代对太阳黑子的记录,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