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文学·佛教对文人观念的影响·死亡观:无常——涅槃——轮回
从学术思想史来看,世俗的一切学说都比较关注人的“生”的问题,唯有宗教注重人的死亡问题,强调人的终极关怀。佛教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三法印”的说法:“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杂阿含经》卷一○)在三法印中,除了“法无我”与死亡无关外,无常和涅槃是佛教专门谈论死亡的理论。所谓“无常”,是说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着的,任何现象都无法保住它的永恒常在,这就是无常。无常说反映在人生上,认为众生终归要变化、灭亡。尤其是个体生命,更显得渺小、脆弱、短暂,不经一难,不堪一击。有时在刹那之间,竟会状如枯槁、灰飞烟灭。因此,佛典中经常用“朝露”①、“浮云”②来比喻人生的短暂、无常,告诫人们不要贪恋世间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爱欲情色,而应“视金玉之宝如砾石,视氎素之好如敝帛”(《四十二章经》),视女色如“革囊众秽”(《四十二章经》),去心垢染,精进勇锐,勤奋修道,永脱苦海。
恋生惧死是一切有情生命共有的本能特征。而作为具有高级智慧的生命——人类,更是珍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然而,在长期的、与宇宙自然、与人类自身的斗争实践中,人的生命往往如同“朝露”、“浮云”,瞬息即逝,不可抗拒。宗教的产生,为人类在死亡的问题上构筑起了一线美好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
针对生命的死亡问题,佛陀把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常与断除烦恼结合起来,指出了一条通向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道路。这就是“涅槃”。涅槃,意译灭、灭度、圆寂等,原意是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状态,引申为死亡。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烦恼主要是来自生与死的问题,即贪生畏死,只有断灭了生死烦恼,人就可进入超验、崇高、美好的涅槃境界。所以,涅槃学说认为,作为生命体的人,生是暂时的,死也是暂时的,不生不死才是恒常久远的。但实际上,小乘佛教的涅槃却是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僧肇《肇论·涅槃无名论第四》)为目的的,即走向彻底的死亡。而大乘的涅槃则更看重的是思想上的觉悟。尽管如此,涅槃具有的死亡的基本含义并未改变。但是,大乘认为,涅槃不仅意味着死亡,更显示着新生,而且这个新生是脱离生死轮回苦海的永恒常驻的生。
佛教涅槃说的提出,为人们展示了一幅美妙动人、摄人魂魄的画卷,让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前景。然而,这种超离生死的崇高至上、极乐无比的境界,对于挣扎于生死苦海之中的芸芸众生来说,是高不可攀、难以企及的。为了弥补涅槃学说缺乏大众魅力的缺憾,佛教又把道德观与死亡观熔为一炉。按照因果论和轮回说的说法,三界中的生命,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三世。这三世是轮回流转、生生不息的:此灭彼生,或彼灭此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有机生命只是就其在时间中逐渐形成而言才存在着。它不是一个物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永不停歇的持续的事件之流……在它的生命中,时间的三种样态——过去,现在,未来——形成了一个不能被分割成若干个别要素的整体。”①一个人的死亡并不意味着他的彻底终结,只表明他的五蕴散灭。而这个散灭的果,必然成为新的五蕴聚生的因。佛教因果报应论认为,每一个体生命的轮转方向和去处的好坏,都取决于他前世的道德行为。既然生命可以转世,而且转世的好坏又决定于道德的善恶,那么,人们就应该行善积德、虔诚向佛,从心理上彻底克服死亡带来的困扰和恐惧。
佛教进入中土之前,中国本土文化很少论及人的死亡问题,对生命的无常也缺少应有的关注。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生的学说①,它所强调的“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和“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不过是为了某种政治的或道德的目的,与普遍的死亡问题没有必然的关联。道家虽也认识到生死是人的自然流程,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内篇·齐物论》),“生死齐一”②,但是,道家仍然把长生不老、肉体不朽作为现实的经验境界来追求。其结果自然是被残酷的现实撞得粉碎,成了自欺欺人的伎俩或阴谋。如秦皇、汉武的被愚弄,即是例证。
当东汉后期现实社会黑暗到了令人窒息的时候,本土的儒道思想又失去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们很容易地在佛教那里寻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思想。佛教的无常说等死亡观全面深入到了文人的观念之中。这在《古诗十九首》中得到了清晰、集中的反映: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
——《青青陵上柏》
——《今日良宴会》
——《明月皎夜光》
——《回车驾言迈》
——《东城高且长》
——《驱车上东门》
——《生年不满百》
——曹操《短歌行》,《魏诗》卷一
——曹丕《曹苍舒诔》,《全三国文》卷七
——曹植《赠白马王彪》,《魏诗》卷七
——曹植《求自试表》,《全三国文》卷一五
——嵇康《五言》三首之《人生譬朝露》,《魏诗》卷九
——阮籍《咏怀》十三首之《晨风扫尘》,《魏诗》卷一○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世务何缤纷》,《魏诗》卷一○
——傅玄《放歌行》,《晋诗》卷一
——张华《轻薄篇》,《晋诗》卷三
——潘岳《内顾》,《晋诗》卷四
——陆机《吊蔡邕文》,《全晋文》卷九九
——陆机《顺东西门行》,《晋诗》卷五
——《古诗·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之《良时不再至》,《汉诗》卷一二
——《古诗·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之《晨风鸣北林》,《汉诗》卷一二
——曹丕《燕歌行》之《别日何易会日难》,《魏诗》卷四
——曹植《又谢得入表》,《全三国文》卷一五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驱车出门去》,《魏诗》卷一○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鸣鸠嬉庭树》,《魏诗》卷一○
——傅玄《青青河边草》,《晋诗》卷一
——傅玄《杂诗》,《晋诗》卷一
——孔融《临终诗》,《汉诗》卷七
——欧阳建《临终诗》,《晋诗》卷四
——苻朗《临终诗》,《晋诗》卷一四
——谢灵运《临终诗》,《宋诗》卷三
——范晔《临终诗》,《宋诗》卷四
注释
① 《生经》卷二:“年少当老,虽复长寿,会当归死。如朝露花,日出即堕。世间无常,亦复如是。年少强健,不可常存。譬如日出,照于天下,不久则没。如是,贤者,合会有别,人生有死。”《中阿含经》卷四○:“犹如朝露蔢在草上,日出则消,暂有不久。如是,摩纳磨人命如朝露。”《佛本行经》卷三:“一切众生,命如朝露。”《大般涅槃经》(北本)卷三八:“是寿命常为无量怨储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② 《普曜经》卷四:“身如树果,不久则堕。亦如浮云,须臾则灭。”《佛所行赞》卷二:“浮云兴高山,四集盈虚空。俄而复消散,人理亦复然。世间本自乖,暂会恩爱缠。如梦中聚散,不应计我亲。”《佛说护国尊者所问经》卷三:“人命若浮云,须臾即散灭。”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中文本第63页,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① 《论语·先进》:“(季路)曰:‘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刘歊《革终论》:“死生之事,圣人罕言之矣。”(《梁书》卷五一《刘歊传》)② 《庄子·外篇·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故万物一也。”① 据现存文献载,最早将人生比作“朝露”的,是李陵对苏武说的话:“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班固《汉书》卷五四卷《李广、苏建传》)。① 王融《永明乐》十首之十:“西园抽蕙草,北沼掇芳莲。生逢永明乐,死日生之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