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明代文言小说·明代中篇传奇小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明代文学的内容·明代文言小说·明代中篇传奇小说

在明代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文言小说,即中篇传奇小说。

中篇传奇小说是按作品篇幅划分的一个流派,主要出现在明代,尤集中于明嘉靖朝前后。这些作品基本上都在描写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经历,表述形式是相当浅显的文言。

目前篇幅在万字以上的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尚存永乐间的《贾云华还魂记》、成化末年的《钟情丽集》、弘治至万历间的《怀春雅集》《龙会兰池录》《双卿笔记》《花神三妙传》《寻芳雅集》《天缘奇遇》《刘生觅莲记》《金兰四友传》《李生六一天缘》《传奇雅集》《双双传》《五金鱼传》《痴婆子传》等15种;原本已佚,但据原本改编的作品尚存的有《荔枝奇逢》;现知已佚作品有《柔柔传》(李昌祺《剪灯余话序》著录)、《艳情集》八卷、《李娇玉香罗记》三卷与《双偶传》三卷(以上三种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当年实际作品数显然不止于此。

多羼入诗文是中篇传奇重要特点之一,《钟情丽集》与《龙会兰池录》中的诗文篇幅还超过了故事叙述,而《怀春雅集》竟含诗词213首,创下最高记录。长期以来前人的创作示范与诗文插入比例的不断攀高,已使大量羼入诗文手法成为定式,中篇传奇的这一现象只是创作传统影响的表现。随着创作发展与经验积累,人们对小说作用、地位及其创作方式的认识逐渐深化,非小说创作所必需的诗文羼入自然就会相应减少。中篇传奇的考察价值之一便是该流派本身就已显示出这一趋势: 元与明初时羼入诗文约占20%,成化末至正德时遽升至50%左右,嗣后则又回落至20%上下,并继续下降,这其实是创作整体水平提高在形式上的表现。

高儒《百川书志》曾评论中篇传奇说:“本《莺莺传》而作,语带烟花,气含脂粉,凿穴穿墙之期,越礼伤身之事,不为庄人所取,但备一体,为解睡之具耳。”此评价无疑带有封建士大夫的偏见,但正确地指出了中篇传奇与《莺莺传》之间的渊源关系。那些作品程度不等地表达了情感欲求以及情与理的冲突,这也几乎是所有中篇传奇共同的创作倾向。不过中篇传奇在发展过程中,情节安排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明初《贾云华还魂记》既维持一定的悲剧气氛,同时也表现出向大团圆喜剧结局的转化,以此为开端,中篇传奇不再描写悲剧故事。成化末的《钟情丽集》描写了在封建礼教禁锢下男女青年追求幸福的不屈不挠的抗争,作品也从正面充分肯定了情和欲。中篇传奇创作在《钟情丽集》之后开始分流,一些作者力图以“理”范“情”,《刘生觅莲记》可为代表;另有些作者则竭力宣泄情欲,《天缘奇遇》在这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此阶段还出现了如《痴婆子传》一类专写性交的淫秽小说。另还有作品如《花神三妙传》,又力图集风流道学为一体。

从悲剧至喜剧,从男女钟情到一男数女纵欲,从不重功名变为高官厚禄,甚而肉身飞升,从炫才发展至图财,近二十部篇幅逾万字作品的排列,显示了中篇传奇内容变迁的趋向。可是综观诸作,很难读到对动荡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对浇薄世风的抨击与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向往。作品描述的不外乎溺于情或欲的男女悲欢,以及他们在花园亭阁的浅饮低唱。人物性格固定为几个呆板模式,故事则翻不出有限格套内各重要情节的排列组合。脱离现实的作家无法越出狭窄的创作思路。当形式更为通俗,内容又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通俗小说蓬勃兴起时,中篇传奇流派终于在阅读市场的竞争中逐渐消亡。

然而,各中篇传奇组合成的群体作用却不可忽视:它典型地显示了小说创作中诗文羼入的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趋势,是小说体裁从糅杂趋于纯粹的重要中介过渡;它的创作内容与世风变化相一致,而多模仿前作但又逐渐增添独创成分的创作方式,则构成明代小说编创手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同时继承了唐宋传奇与宋元话本的创作传统,尽管表现手法粗糙拙劣,但毕竟是在努力融合雅、俗两大系列,提供了介于两者之间的小说创作模式; 它出现于市民阶层娱乐需求迅速增长之时,应急式地填补了通俗读物阅读市场的空白,并促进了通俗小说的崛起与繁荣。正由于承担了这么多的过渡作用,中篇传奇流派必定在小说史上不可能长存,然而对它的研究却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小说史上,某些创作流派无甚佳作,可是那些平庸之作构成的整体却具有承接以往启迪后来的意义,甚至某些转折过渡也由它们完成,倘若忽略这些环节,不少创作现象就难以解释清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