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资料与工具书·类书、政书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两汉文学的文献·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资料与工具书·类书、政书类

1.《北堂书钞》

虞世南编,成书于隋。《唐志》著录173卷,今本160卷,当有散佚。全书分为19部852类。每类先摘引词句作标题,标题之下征引典籍文句。虽所引文句首尾不够完备,有的不注出处,但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类书,所引典籍时代较早,保存了一些可贵的资料,对于辑佚和校勘有一定的价值。有清光绪十四年刊孔广陶校本、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唐代四大类书》影印本。

2.《艺文类聚》

唐欧阳询等编。此书开创了“事文并举”和按“天、地、人、事、物”编排的原则与次序,后代类书大多受其影响。全书100卷,分为46部727类。每类之中,史实居前,摘引经史子等典籍的有关资料;诗文则摘引有关的诗、赋、颂、赞、论、箴、碑等文句。虽有门类简繁失宜、分合未当之弊,但全书征引典籍达一千四百多种,皆为隋以前典籍,至今什九不传,故宋以后多用来校勘辑佚,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有中华书局1959年影宋本、1965年排印汪绍楹校宋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重印汪校本,附有人名和书名索引,便于使用。还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唐代四大类书》影印本。

3.《初学记》

唐徐坚等编。全书30卷,分为23部313类。每类先列“叙事”,引古书有关事物掌故的记载,对本类作概括叙述;次为“事对”,取古代故事或文句编为对偶词句;最后是“诗文”,摘引诗文片断。此书篇幅不大,但体例严谨,“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四库全书总目》),且采录均为隋代以前典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有1962年中华书局点校本。1980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许逸民编的《初学记索引》,有“事对索引”和“引书索引”两部分,可帮助检索。又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唐代四大类书》影印孔广陶本。

4.《太平御览》

宋李昉等编。该书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类书,全书1000卷,约五百万字,分为55部4558类,按天、地、人、事、物为序编排,引用唐代以前的文献资料,按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本书征引极为浩博,且所引典籍比较完整,多整段或整篇文字,大大超过了以前的类书。征引典籍达2579种,今存者不过十之一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后人多用以校勘辑佚。但此书所引典籍文句,多抄自以前的类书,不尽出于原本,使用时应注意。本书有多种刊本,以中华书局1960年影宋本(《四部丛刊三编》本)最通行。查检《太平御览》,除利用书前的“总目”和“详目”外,钱亚新编《太平御览索引》和燕大引得编纂处编《太平御览引得》可资利用。

5.《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这三部书合称“三通”,属政书类著作,即反映历代典章制度和文化沿革的历史著作。

《通典》200卷,附考证1卷,唐杜佑编著。这是一部反映典章制度和文化沿革历史的著作,上起传说中的唐虞时代,下迄唐肃宗、代宗时期,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8典,每典又分子目。取材不限于正史,凡有关政治得失的史料,无不网罗,但又“详而不烦”(《四库全书总目》),体例严谨,脉络清晰,是了解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参考书;书中还保留了所引典籍的一些古注,对训诂研究也有参考价值。有明、清多种刊本。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王文锦等点校本。

《通志》200卷,附考证3卷,南宋郑樵编著。本书不同于《通典》,而是仿照《史记》的体例编著的一部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年谱、列传、略,主要反映了唐代以前的历史。此书发凡起例,贯通各史,包举各代典章制度、学术源流,尤以“略”(共20略)价值最高。虽有杂抄旧史和体例不严之弊,但对我们了解社会历史文化、学术源流等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有清木活字本,今通行中华书局影印本。《通志·二十略》,今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

《文献通考》348卷,附考证3卷,元马端临编著。本书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分24“考”,记载上古至宋宁宗时代典章制度和文化的沿革。每“考”前有小序,有的内容后还加按语,贯通古今,阐明新见。本书比《通典》门类更齐全、内容更丰富,比《通志》体例严谨,是叙述宋代以前典章制度和文化沿革最详赡的一部著作。今有中华书局影印万有文库本最为通行。

“三通”产生之后,清代乾隆年间,又仿“三通”体例、接续“三通”编写了六部类似的著作,即《续通典》《皇朝(清)通典》《续通志》《皇朝(清)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文献通考》;民国时刘锦藻又编了《清朝续文献通考》,共成“十通”。1937年,商务印书馆合印为“十通”,并附《十通索引》。《十通索引》包括说明、四角号码索引和分类详细目录。这是比较常见的本子,但错误较多,使用时应注意。

同属政书类的还有“会要”体史书,按朝代辑录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变迁沿革的史料。与先秦两汉有关的“会要”体史书有清代姚彦渠的《春秋会要》,明代董说的《七国考》,清孙楷编、徐复订补的《秦会要订补》,宋徐天麟的《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王应麟的《汉制考》等,均宜参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