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体·骈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学·文体·骈文

文体名。骈文是魏晋以后才产生的一种新文体,至南北朝时达到极盛,被视为文章的正宗。骈文的特点是讲究对偶、声律、词藻、用典等,而且这些都有固定的格式,实际上是一种“格律文”。所谓 “骈”,原指两马并驾,骈文的句式特点是两两配对,即对偶或对仗,故称 “骈文”或 “骈俪文”。骈偶并非魏晋文人的发明,在先秦的文章中,就有许多两两相配的句子,汉代的贾谊、司马相如、司马迁、扬雄、班固、张衡、蔡邕等人的文章中,更是大量运用平行句法,但这主要是为了修辞的需要,而且不存在固定的格式,因此不能算作一种文体。魏晋以后,随着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从纯艺术的角度注意文章的形式和词藻的华美,于是将作为修辞手法的对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随着四声的发现,人们对文章语言的音韵之美也刻意追求起来。人们的种种尝试和追求,目的是创造一种赏心悦目、声情并茂的美文。这样,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新文体,即对仗工稳、词藻华美、音韵铿锵、风格典雅的骈文。南北朝时代,可以说是骈文的天下,文人一提笔,就是“骈四俪六”。甚至连朋友之间平常的通信,也要写成文采斐然、音韵铿锵的美文,如梁朝陶宏景的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陈鳞竞跃……” 这种文风延续到初唐,王勃传世的名篇 《滕王阁序》 就是一篇骈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骆宾王代徐敬业写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也是采用的骈文: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直到唐宋古文运动后,骈文的正统地位才逐渐被古文取代,但在某些领域中,骈文依旧独占鳌头,如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 “八股文” 就是标准的骈文。骈文对传统文人有莫大的魅力,因为其难度比散体文大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正好显示其高超的技巧。直到二十世纪上叶,一些新文学作家和留洋归来的学者还将骈文视为文章的一种基本功,甚至以擅长写骈文自夸于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