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维夏①,四月已经是夏天,
六月徂暑②。六月盛暑将过完。
先祖匪人③,祖先不是别家人,
胡宁忍予④?为啥任我受苦难?
秋日凄凄,秋风萧瑟真凄清,
百卉具腓⑤。百草干枯尽凋零。
乱离瘼矣⑥,兵荒马乱心忧苦,
爰其适归⑦?我到哪里去栖身?
冬日烈烈⑧,三九寒天彻骨凉,
飘风发发⑨。阵阵狂风呼呼响。
民莫不穀⑩,人们生活都很好,
我独何害!我独受害去他乡!
山有嘉卉,好树好花山上栽,
侯栗侯梅(11)。也有栗子也有梅。
废为残贼(12),栗梅无故遭摧毁,
莫知其尤。没人承认是犯罪。
相彼泉水,看那泉水下山坡,
载清载浊(13)。也有清来也有浊。
我日构祸(14),我是天天在受罪,
曷云能榖(15)?何时能过好生活?
滔滔江汉,长江汉水浪滔滔,
南国之纪(16)。总揽南方小河道。
尽瘁以仕(17),鞠躬尽瘁为国家,
宁莫我有(18)。可是没人说声好。
匪鹑匪鸢(19),为人不知鹰和雕,
翰飞戾天(20)。高飞能够冲云霄。
匪鳣匪鲔(21),为人不知鲤和鲔,
潜逃于渊。逃进深渊真逍遥。
山有蕨薇,山上一片蕨薇草,
隰有杞桋(22)。低地杞桋真不少。
君子作歌,作首诗歌唱起来,
维以告哀。心头哀痛表一表。
(采用程俊英译诗,有改动)
[注释]①四月:和下句的六月,都是指夏历(今农历)而言。维:是。②徂(cu)暑:暑徂的倒置,意思是盛暑将要过去。徂,往。③匪人:不是他人。匪,非。人,他人。④胡宁:为何,为什么。⑤具:同“俱”。腓(fei):草木枯萎。⑥瘼(mo):疾苦。⑦爰:于何。一本作“奚”,何的意思。适:往。⑧烈烈:即“冽冽”,天气寒冷的样子。⑨飘风:暴风。发发(bobo),一读(fofo):象声词,像狂风呼叫声。⑩穀:善,指生活好。(11)侯:维,是。(12)废:大。一说惯于。(13)载:又。(14)构:通“遘”,遭遇的意思。(15)曷:同“何”。云:语助词。(16)纪:纲纪。(17)尽瘁:尽力工作以致憔悴。瘁,劳苦,劳病。仕:任职。(18)宁:而,或作何。莫我有:不友我。否定句式宾语前置。有,通“友”,亲善的意思。(19)鹑(tuan):大雕。鸢(yuan):老鹰。(20)翰飞:高飞。戾:至。(21)鳣(zhan):大鲤鱼。鲔(wei):又名鲟。一种巨型的鱼。(22)杞:枸杞。桋:又名赤梀。
[赏析]《四月》是首逐臣自述诗。传说作于西周末年。作者是一位失意官吏,可能还是功臣的后裔。他获罪于上,遭到放逐,从夏到秋,又由秋而冬,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由西周来到了南国,由丰、镐来到了江、汉之滨。他之所以被放逐,并非由于犯有什么罪过,相反,他是“尽瘁以仕”的。这样,痛苦与屈辱的放逐生涯,不仅摧残着他的肉体,而且噬啮着他的心灵,于是他满怀忧愤地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八章。第一章写夏日迁徙之苦。开头两句,是说从四月到六月,一直在炎炎烈日下奔走。这两句既是交代时间,也是暗示跋涉之苦的。“先祖匪人,胡宁忍予”两句,历来解说不一;王夫之解道:“匪人者,犹非他人也。”“此自我而外,不与己亲者,或谓之他,或谓之人,皆疏远不相及之词。”(《稗疏》)这个解释是准确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先祖匪人”两句,正是痛极无告而呼先祖之词。
第二章写秋日迁徙途中所见所感。作者以秋风凄厉、百卉凋零兴(映衬)社会动乱、民生凋敝,以及自己的痛苦遭遇,“兴”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第三章写冬日迁徙之苦。为了突出“苦”字,诗作者一方面以“冬日烈烈,飘风发发”作渲染,另一方面以“民莫不穀,我独何害”作对比衬托。这个“独”字下得尤为巧妙,它一方面在我们脑膜上映现出“我”在朔风怒号、寒气凛冽的旷野里踽踽独行的形象;另一方面又与“民”亦即“众人”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此章与《蓼莪》第五章仅开头二字不同(《蓼莪》为“南山烈烈”,此诗为“冬日烈烈”),大概两诗同是采用谣谚而根据各自的内容作过修改的。
以上三章,从时间落笔,写“我”迁徙之苦。“秋日”“冬日”两组句子,既有交代时间的作用,也是比兴手法,是“以哀景写哀”。
四、五、六三章则是从空间着墨,写“我”登上山岭、经过流泉及徜徉江汉之滨的所见所感。
他登上山巅,望到大片栗梅遭到摧毁,联想到自己横遭摧残,于是发问:是谁摧毁了栗梅?又是谁把我摧残到这个样子?这是谁的罪过?
他穿行深谷,看见泉水有清有浊,不舍昼夜地奔流,他想:泉水还有清的时候,我为什么天天受罪?我的罪什么时候了啊!
他独步江汉之滨,看见江汉汇集百川奔腾而去,于是他联想到他以前担负的职务,想到他夜以继日,尽瘁王事,如今孑然一身,远谪江汉,于是他问:有谁理解我?又有谁同情我啊!
前三章的四月、六月、秋日、冬日是时间关系,是承续关系,表明放逐经历的时间。这三章的山、泉、江汉,是空间关系,本是并列关系;但由于是用移步换形写山、泉、江汉,用“我”的行踪这条线把它们串连起来,这样,山、泉、江汉也就成了承续关系,表明放逐所经的处所。
以上六章均以问句作结,采用这种形式,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我”由痛苦而愤怒以至无法自我控制的强烈感情。
第七章紧接第六章,是由江畔所见而生的联想。这里反用了“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大雅·旱麓》的意思。方玉润对这两句有很好的解释,他说:“盖展翰而高飞者,鹑与鸢也;潜渊而深藏者,鳣与鲔也。予既匪鳣而匪鲔,宜乎其不能潜藏而避患;又匪鹑而匪鸢,更宜乎其不能高飞而远难。”(《诗经原始》)他独步江畔,见鸢飞鱼跃,他羡慕它们能高飞深潜,他悲痛自己无法逃脱那不堪忍受的迫害。
最后一章说明作诗之由。开头两句是“兴”,寓有蕨、薇、杞、桋各得其所的意思,使人联想到作者的远谪江汉不得其所。最后两句点明作诗之由:抒发胸中的悲痛,也就是控诉统治者的迫害。《
太史公自序》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用来解释本诗,我看是准确的。
《四月》通过一个逐臣的自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以及统治者的昏庸,从这点上说今天仍有其认识意义。诗中的“我”是谁?他为何遭到放逐?放逐他的又是谁?这些今天都是没有办法弄清楚的。《诗序》说的“刺幽王也”也没有什么根据。
有人把《四月》作为《北山》的姊妹篇,有一定道理,因为两者都是长篇自述诗,都是抒发“我”的愤懑之情的。但《四月》不论是主题还是艺术形式,不论是内容还是人物的内心世界,都要比《北山》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因此《四月》被视为《诗经》中难解诗篇之一。但仔细寻绎,诗的层次的清晰,结构的严谨,表现手法的多样,在长诗中还是有特色的。至于诗意比较含蓄隐晦,是可以理解的,出于逐臣之口,不能不有所顾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