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①,地大震。余适客稷下②,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④。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⑤,兢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⑥。后闻某处井倾仄⑦,不可汲⑨;某家楼台南北易向⑩;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聊斋志异》)
注释①戌刻——晚九点左右。②稷下——今山东济南。③俄而——一会儿。④错折——错位折断。⑤裸聚——光着身体,聚在一起。⑥未衣——没有穿衣服。⑦倾仄——倾斜。⑧汲——打水。⑨易向——调转方向。
赏析这是篇记实性的小品。记叙了华北的一次大地震。作者把地震时的怪异现象和人们的惊恐,写得眉目清晰,一丝不乱,把地震的全过程都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先点明地震时他在哪里,在做什么:“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交待了地震的地点——“稷下”;时间——夜晚。作者不用常例“对饮”,而用“对烛饮”,绝非画蛇添足,是再次强调地震之时。接下来,作者从地声、初震、大震,以及人们的惊恐状和震后传闻几个方面来写,把猝然而至、瞬息万变的种种情景写得如在目前。写地声,“自东南来,向西北去”,滚动如雷,这巨大流动的声响似在耳旁,特点鲜明。写初震是用的眼前景:“几案摆簸,酒杯倾覆”,不能“对烛饮”矣,屋中梁柱,“错折有声”,孕含更大危险,写得真切、形象。写大震用墨最多,是全篇重点。作者从容运笔,巧妙地捕捉到当时的场景。“楼阁房舍,仆而复起”是所见;“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是所闻;“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是所感。这样从视觉、听觉、感觉写毕后,再总写一笔:“河水倾波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写出了天塌地陷般的险景。下面写大震才停,人们骇异惶急不知所措的情状,作者巧妙地摄取了一个镜头:“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这在礼法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是极不寻常、极为罕见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压倒了一切,它把人们在大灾大难面前惊惶之至的神态,淋漓尽致地展现无遗。最后再写震后传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点出了震灾的区域和程度。到此,把这场巨大的突发性的地震全过程和种种情状,历历如画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其严整的层次、简约的笔法都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描叙以时空为顺序,由近及远,由点及面逐层展开。这既适应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也使叙写富于延伸性和流动感。还应指出,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二者相辅相成,互补互利,使读者在时间推移的同时,看到空间的变化;在空间的转换中,更加深了对时间的记忆。作者用“忽”(忽闻)、“俄而”、“久之”、“逾一时许”、“后”(后闻)等,表示不同时间的词语,绾结了各层次的递进关系,表示了时间发展的顺序。在这中间,揉合了空间位置由近及远的转移。先写室内身边眼前之物,桌椅摆簸,屋梁咔咔作响,这是局限于作者所居房舍的近景描写;继而写室外,写全城“墙倾屋塌”、“儿啼女号”,描写扩展到一个区域;最后再俯瞰这次地震对齐鲁大地的广泛影响,井口倾仄、楼台易向、山裂、水灾,都表现了地震灾害的烈度和广度。这样时空结合的叙述方法,自然把地震之始终、波及范围、影响程度都印在读者的脑海之中了。
本文的语言也是很值得称道的。小品要“小”,洋洋洒洒的长篇不能列入小品之列。然而篇幅小并不等于包容量小,这就给作者提出更高的语言文字要求,就是一个词、一句话,都要有功用,决不能有废词赘语。本文的语言就精炼之至,传神之至,确实作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