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侠女》
【本书体例】
王占君著。23章,30万3千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小说写的是清嘉庆年间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起义。故事从1795年初夏开始。襄阳地区的白莲教首领齐林及一百多名教友被叛徒出卖,惨遭杀害,至使起义计划失败。在严峻的形势下,王聪儿果断地率领起义队伍开进了地处陕鄂交界的“南山老林”,利用这里地势险要、人迹罕至的优势,发展群众,扩大白莲教的影响,同清政府展开斗争。在王聪儿的带领下,义军“火烧吕堰驿”、“智取孝感县”,会师镇安城,转战千里,威震中原,义军队伍由最初的两千多人发展到二十多万人。嘉庆皇帝命御前领侍卫内大臣、子爵德楞太亲往围剿,以数十万官兵围追堵截,王聪儿所率的襄阳义军仍在白帝城突出,复振声威,并诛杀了顽敌杨国仲。后终因寡不敌众,叛徒出卖,被围于南山老林。王聪儿为掩护各路义军突围,自己挺身而出将敌人牵制卸花坡。王聪儿惩办了奸细,举义旗跳崖牺牲。
历史有时真会开“玩笑”。五十年代,当香港以梁羽生、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搞得如火如荼、风起云涌的时候,而此时,作为武侠小说真正发源地的中国大陆,文坛上的武侠小说却寥若晨星,这种“沉寂”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才被打破。《白衣侠女》就是一个打破“沉寂”的“先驱者”。
作品初稿成于1978年2月,定稿于1981年3月,在这一时期涉足武侠小说的作家并不多。《中国武侠小说史略》写道:“一位中年作家王占君创作了一部表现清代白莲教的题名为《白衣侠女》的小说,销售量大得惊人。这是中国武侠小说第五次浪潮的开先之作。”万事开头难,人们对第一位登台舞蹈的演员总是宽容的,然而《白衣侠女》并不粗糙、稚嫩。作品的主要情节是有史可依的,如“黄龙荡起义”、“激战大洪山”、“火烧吕堰驿”、“会师镇安城”、“卸花坡跳崖”等等。在这些史实的基础上,作者构筑了《白衣侠女》的故事框架。
文学艺术并不等于生活原样的翻版,作者深谙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之间的关系。他在原有的历史事件中,添加了许多虚构的人物事件,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动人,主体思想、主要人物更加突出。为表现义军,作者虚构了王聪儿的父亲王清,王聪儿的师父静凡,杨国仲的养子杨升;为表现反面人物,作者虚构了恶霸杨国仲及其死党。这些虚构的人物不仅是为了小说艺术结构的完美,更重要是通过他们与其他人物构成密集的关系网络,产生复杂的恩怨纠葛,以集中揭示当时的种种社会矛盾,尊重历史,而又超越历史,由于作者的大胆假论,摆脱了历史真实的束缚,才塑造出比原来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更加丰满的系列形象。
王聪儿作为《白衣侠女》的主人公,是作者倾注精力和笔墨最多的一个人物。作者赋予她浓郁的理想主义和传奇色彩,从小说开头肃穆、庄严场面的陪衬,到结尾王聪儿跳崖牺牲悲壮场景的烘托,无不体现了作者精心塑造人物的用心良苦。小说中的反面人物没有脸谱化、程式化,较之正面人物觉得更有特色。刘半仙,一个串走江湖,为人指点迷津的算卦先生参加了白莲教起义,担任军师。在他身上从一参加就存在着投机革命,功成名就的功利主义思想,而他对清政府腐朽的统治也非常不满,这就使他性格中充满对立统一的矛盾。刘半仙与表兄对酌中酒多失言,泄露了起义秘密,义军领袖齐林和一百多教友被害,这使他处于深深的懊悔和恐惧之中。而杨家坪突围,刘半仙巧用诈降计大破清军又显示了他的才华和对义军的“忠心”,但他最后又经不住表兄陈夫之的威逼利诱走上了叛变的道路。可以说刘半仙的结局,偶然中蕴含着必然,必然又出于偶然,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上,作者着重从细微处入手,刘半仙出场时言语的与众不同,把玩古玩、出谋划策时的卖弄,诗词中流露出的野心,都为这个人物形象添上了不可缺少的一笔。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作者成功地将古典章回式小说与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故事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又曲折多变,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而小说中自然景物的刻画与人物心理活动的结合,正是体现了作者对现代小说艺术表现方法的借鉴。
以王占君的《白衣侠女》为代表的少数小说率先突破了武侠题材的禁区,为八十年代的通俗小说、武侠小说的崛起奏响了序曲,其功劳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不等于说《白衣侠女》完美无缺。这毕竟是艰难的第一步,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