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义,合外内之道也①。外无感,则义只是浑然在中之理,见物而裁制之则为义,义不生于物,亦缘物而后见。告子只说义外,故孟子只说义内,各说一边以相驳,故穷年相辨而不服。孟子若说义虽缘外而形,实根吾心而生,物不是义,而处物乃为义也,告子再怎开口?性,合理气之道也。理不杂气,则纯粹以精,有善无恶,所谓义理之性也。理一杂气,则五行纷糅,有善有恶,所谓气质之性也。诸家所言皆落气质之后之性,孟子所言皆未着气质之先之性,各指一边以相驳,故穷年相辨而不服。孟子若说有善有恶者杂于气质之性,有善无恶者上帝降衷之性②,学问之道正要变化那气质之性,完复吾降衷之性,诸家再怎开口?
【译文】义是表现在外在行动上而又发之内心的道德行为。没有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动,义只是包含在内心之中的理;看到了外界的事物而断然采取合适的行为,这就是义。义不是直接产生于物,但亦因物而生。告子只说义是外在的行为,孟子只说义是发之内心的行为,各说一边,相互辩论,所以长期辩驳互相不服。孟子如果说,义虽然是因外物而表现出来,实际上是从内心产生的,事物本身不是义,而义是安排事物、解决问题的行为,那么告子还怎么开口呢?性,是理、气相合的道理。理不杂人气,就是纯粹精一的,只有善没有恶,这叫做义理之性。理和气一相混,就与五行相杂糅,有善有恶,这叫做气质之性。各家所说的性都指的是气质之性,而孟子所说的则是没沾气质以前的性,各指一边相互辩论,所以长期辩驳都不服气。孟子如果说,有善有恶是杂糅了气质之性,有善无恶是上天带来的善性,学问的道理正是要变化那气质之性,归复到那天生的善性,那么诸家还怎么再开口辩论呢!
注释
【注释】①“义,合外内之道”一则:本则所讲的孟子、告子间有关义内外之辨、性善恶之分,均见《孟子·告子上》。 ②上帝降衷之性:指善性。《尚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孔氏传曰:“衷,善也。”孔颖达疏:“天生烝民,与之五常之性,使有仁义礼智信,是天降善于下民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