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

【注释】

选自《左传·成公九年》。

恃:依仗。

陋:简陋,偏僻。

备豫:防备。备,防备。

不虞:意外之事。

【赏析】

鲁成公九年冬十一月,楚军从陈国出发攻打莒国,包围了渠丘。渠丘城墙破败,防备空虚,守城军士一触即溃,纷纷逃往莒城。楚军又包围莒城。莒城的城墙也破败不堪,很快就被攻破了。莒国溃散,君臣亡命。后来,人们总结这场战争失败的教训,说:

“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

意思是:凭仗地处偏僻而不加防备,这是罪中的大罪。防备意外之事,这是善中的大善。

莒国地处偏僻,远离诸侯争斗中心,自以为安全,戒备松懈,结果在十二天之间,就被楚军连续攻下三个城池。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所以君子认为,任何事情,都不可不预做准备,以防不测,不能存丝毫侥幸心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古以来就是至理名言,为众多仁人志士高度重视。《周易·既济》说:“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墨子·七患》说:“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管子·霸言》说:“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后汉书·冯衍传》说:“备不豫具,难以应卒。”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引魏徵语说:“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宋代苏轼《乞降度牒修定州营房状》说:“居安虑危,有国之常备。事不素讲,难以应猝。”……这些都在在强调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