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注释】
选自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夷以近:路平而近。夷,平坦。
以:而,且。
奇伟:奇异雄伟。
瑰怪:美丽而奇特。
非常之观:不平常的景象。观,景象。
罕至:绝少到达。罕,少。
【赏析】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记述游华山洞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但在游了不到十分之一,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却随游人走出山洞,中止了继续游赏,因而未能尽游山之乐。作者以此为喻,引发出探究真理的精神,字里行间充溢着勤学慎思,深邃睿智的独到见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意思是:平坦而近的山洞,游人很多,险而远的山洞,游人就少了。而人世间奇特、雄伟、瑰丽、非凡的壮景,常在艰险遥远、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没有坚强的意志不能达到。
学习好比游山,无论探讨学术学问,还是创立高深的理论,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奋斗,才有可能成功。所以作者从游洞的经历体会到;欲达目的,必须“有志”。如果因人怠惰而退缩,或盲从跟随,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而世上奇伟瑰怪非常的景观,总在道路险远、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有志者,不畏艰难险阻,全力以赴,才可能览得胜景。
除了强调“志”,作者还特别提出志与力与恒的关系。要想达到高深的学术造诣,或想完成某项伟大的事业,仅有志向,不一定能够成功,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力量,持之以恒的韧性,因势利导,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才可能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目的和境界。反之,如果仅有力有物,没有“志”,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力而无志,或有志而不坚,在人会被讥笑,在己会有后悔;志向立下了,但力量不足,在己既可以无悔,在人亦不能讥。所以,一个人要想实现理想,必须意志坚定,尽力而为,成败在所不惜。
写作这篇文章时,王安石正欲革新政治、实行变法。他深知朝政腐败,积重难返,仍然决心兴利除弊,坚持到底。因此文中虽然谈的是治学的道理,却不经意间流露出了知难而进的意志、情绪和坚韧——“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所以,本句所表达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学问之道而进入到人生价值追求的范畴。总之,王安石勉励人们勇于攀登,不畏险远,这和他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锐意进取、决不退缩的精神是一致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