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经说下》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经说下

〔经101〕止,类以行之,说在同

〔经说〕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



〔注释〕①止:《墨经》中一种重要的反驳方式。参见《经上》第98—99条注释。 ②类以行之:依据类别来进行。③说在同:论证的理由在于,我所要反驳的,与对方所要证明的,必须是同一论题。逻辑学同一律的运用。④彼:指辩论对方。此其然:指某类事物都是如此。⑤说:推论,这里指演绎推理。是其然:指从“此其然”的一般性前提中,推出的个别结论。是:这个。⑥此其不然:对“此其然”的否定,并非“此其然”。⑦疑:怀疑,质疑。



〔经102〕推类之难,说在之大小,物尽,同名,二与斗,爱,食与招,白与视,丽与暴,夫与屦

〔经说〕推。谓四足,兽与?并鸟与?物尽与?大小也。此然是必然,则俱为麋:同名。俱斗不俱二:二与斗也。包肝肺子:爱也。掘茅:食与招也。白马多白,视马不多视:白与视也。为丽不必丽,为暴必暴:丽与暴也。为非以人,是不为非,若为夫勇,不为夫;为屦以买衣,为屦:夫与屦也。



〔注释〕①推类之难:推类的困难,疑难,易出现的谬误。狭义推类(或类推),指各种类比推论,包括譬(譬喻式的类比推论)、侔(比较相似词句的类比推论)、援(援引对方言行的类比推论)、推(归谬式的类比推论)等。广义的推类(或类推),相当于“推理”,包括演绎和归纳,如“止”等。实际上各种推理,都与类有关。推故,推理,推类,实质一样。“推类之难”,广义指推论中遇到的困难,易出现的谬误。②大小:指论题谓项所指谓主项范围的大小。如说“四足”,可以指“兽”,“并鸟”(两鸟相并而立),或荒谬地说“物尽”(所有事物都如此)。③物尽:指荒谬地说“所有事物尽(俱)为某某”。尽、俱:全称量词。④同名:同一名称。⑤二与斗:指“俱”这个全称量词,在跟“斗”(斗殴)和“二”结合时,会产生“一是一非”的困难。“斗”(斗殴)的本义,就是指甲乙二人参加的殴打动作,可以跟“俱”结合,即甲乙二人都参加了斗殴。但“二”的本义,是指此一元素和彼一元素构成的集合,此一元素和彼一元素只能说是“俱一”,不能说是“俱二”。《经说下》:“俱斗不俱二。”“俱一”为《墨经》惯用语和基本概念。⑥爱:“肝肺”本指内脏器官,可引申指对子女的爱怜之情,如比喻说子女为“心肝”。⑦食与招:指“掘茅”,可用来作食物,可用来作招牌。⑧白与视:白与视两词有不同用法。“白”可与“多”结合,如说:“白马多白。”“视”不可与“多”结合:“视马不多视。”⑨丽与暴:人为地想打扮得美丽,结果却不一定真的美丽,但人为地残暴,结果一定就是残暴,即《经说下》说“为丽不必丽,为暴必暴”,“为丽”和“为暴”不同类,不可类比。⑩夫与屦:即《经说下》说“为非以人,是不为非,若为夫勇,不为夫;为屦以买衣,为屦”的例子,这话的意思是:因为别人的原因而被迫犯错误,并不等于自己主观上愿意犯错误,就像表现武夫之勇,不等于做丈夫;但是做鞋子以用来交换衣服,却就是做鞋子。这是说“为屦以买衣”,跟“为非以人”不同类,不可类比。⑪并鸟:两鸟相并而立,也是“四足”。⑫此然是必然:“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的略语。是仓促概括和虚假论证的谬误。⑬俱为麋:用归谬法说明出现仓促概括和虚假论证的谬误,会把万物都说成麋。俱:全称量词。



〔经103〕一,偏弃之

〔经说〕一。一,与一,亡。不与一,在:偏去。



〔注释〕①一:一个整体。②偏弃:去掉一部分。偏:部分。③一:从一个整体中被去掉的一小部分。④与一:指从一个整体中被去掉的一小部分,再结合进一个大整体。⑤亡:消失,指从一个整体中被去掉的一小部分,再结合进一个大整体后,这一小部分独立存在的地位,就消失了。⑥不与一:指从一个整体中被去掉的一小部分,不结合进一个大整体。



〔经104〕谓而固是也,说在因

〔经说〕谓。有之实也,而后谓之。无之实也,则无谓也。不若假。举“美”谓是,则是固美也,谓也。则是非美,无谓,谓则假也。



〔注释〕①谓而固是也:称谓要固定地反映事物的某种实质。②说在因:论证的理由在于称谓要以事物的实际情况为转移。③假:虚假。④举“美”谓是:举出“美”的概念来表达这样一种状况。是:这个,这样。



〔经105〕不可偏去而二,说在见与不见、俱一与二、广与修

〔经说〕不。见不见离,一二不相盈,广修坚白相盈



〔注释〕①不可偏去而二:由两个元素构成的集合,其中的两个元素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偏:部分。偏去: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②见与不见:一个较大的物体,看见这边,看不见那边,这“见与不见”两面相离,但不可偏去其一。③俱一与二:由两个元素“一”构成的集合“二”,从元素说,每一个都是一个(俱一),这“俱一与二”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一个面积中的宽度与长度二者互相渗透,不能去掉其一。④广与修:一个面积中的宽度与长度二者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⑤见不见离:一个较大的物体,看见这边,看不见那边,这“见与不见”两面相离。⑥一二不相盈:元素“一”和集合“二”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二”包含“一”,“一”不包含“二”,一边“盈”,一边不“盈”。⑦广修坚白相盈:一个面积的宽度和长度,是每一处都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一块石头的坚性和白性每一处都互相依赖,渗透,不能去掉其一。



〔经106〕不能而不害,说在容

〔经说〕不。举重不举针,非力之任也。为握者之奇偶,非智之任也。若耳目



〔注释〕①意谓一个人不能做那件事,不妨害他能做这件事。论证的理由在于拿面部器官的作用打比方,如耳管听不管看,目管看不管听。②意谓举重运动员善举重,不善举针绣花。③意谓握筹善算的数学家不善讲演辩论,因为这不是数学智慧的职任长处。为握者:古代握筹善算的人。奇偶:讲演辩论。奇:独白。偶:对辩。④若耳目:意谓如耳管听不管看,目管看不管听。



〔经107〕异类不比,说在量。

〔经说〕异。木与夜孰长?智与粟孰多?爵、亲、行、价四者孰贵?麋与鹤孰高?蝉与瑟孰悲?

〔经108〕偏去莫加少,说在故

〔经说〕偏。俱一无变。



〔注释〕①偏去莫加少: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作为整体的数量还没有减少。偏:部分。偏去: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②故:故旧,依旧,照旧。



〔经109〕假必悖,说在不然。

〔经说〕假。假必非也而后假。狗假鹤也,犹氏霍也



〔注释〕①“鹤”:原作“霍”,古通。②霍:此处特指人的姓氏,古通“鹤”,《墨经》屡以“霍”为例。



〔经110〕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在病。

〔经说〕物。或伤之,然也。见之,知也。告之,使知也。

〔经111〕疑,说在逢、循、遇、过

〔经说〕疑。逢为务则士,为牛庐者夏寒:逢也。举之则轻,废之则重,若石羽,非有力也;沛从削,非巧也:循也。斗者之敝也,以饮酒,若以日中,是不可知也:遇也。知与?以已为然也与?过也。



〔注释〕①疑:怀疑,臆测,猜想,想象,意见。②逢:偶尔见到,碰到。 ③循:遵循,因循,顺势而为。④遇:偶然遇到。⑤过:知道过去已经(曾经)如此。 ⑥知:真切确实的知识,知道,没有疑点、疑问,与“疑”相对。⑦以已为然:以过去推论现在。已:已经,曾经,即过去。然:指现在如此。以为:主观地、想当然地臆测。《经说下》:“过而以已为然。”即以过去已经(曾经)如此为根据,从而说现在也是如此。



〔经112〕合,与一或复否,说在矩。



〔注释〕①合:指几何图形的相合、相等。②一:指用来比较几何图形是否相合、相等的共同标准。复否:相合与不相合。复:重合、叠合。



〔经113〕区物一体也,说在俱一、惟是

〔经说〕区。俱一若牛马四足 。惟是当牛马。数牛数马则牛马二。数牛马则牛马一。若数指指五而五一

〔注释〕①区:区划,划分。一:统一。体:部分。“一体”即把不同的部分统一起来,合成一个整体,所以“一体”即相当于整体,也就是《墨经》说的“兼”。②俱一:《墨经》基本概念,指集合中的元素“每一个都是一个”的性质。如“牛马”是一个集合,其中的元素牛、马每一个都是一个。“五指”是一个集合,其中的元素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每一个都是一个。③惟是:《墨经》基本概念,指集合本身所具有的不能分配于其元素的整体的性质,字面意思是“仅仅这一个”,即仅是集合整体具有的性质。④牛马四足:指牛、马两个元素“每一个都是一个”的意义,即牛与马分别都是“四足”。 ⑤惟是当牛马:解释“惟是”(集合作为一个整体“仅仅这一个”的性质)的例子,如说“牛马”这一个集合。⑥数牛数马则牛马二:从元素方面说,数牛数马,则有牛、马这两个元素。⑦数牛马则牛马一:从集合方面说,数“牛马”,则只有“牛马”这一个集合。⑧指五而五一:从元素方面说,指头有五个;而从集合方面说,“五指”的集合却只有一个。

〔经114〕宇徙,说在长宇久。

〔经说〕宇。宇徙而有处,宇南宇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



〔注释〕①物体在空间迁徙运动。②如物体在空间中由南往北迁徙运动。

〔经115〕不坚白,说在无久与宇



〔注释〕①不坚白:公孙龙学派由“坚白相离”到“坚白离石”的观点。见《公孙龙子·坚白论》:“不坚石、物而坚。”“不白物而白焉。”“故离也。”“不坚白”是《墨经》作者引辩论对方的论点,《墨经》作者的观点是“盈坚白”和坚白“在石”。见《经说下》:“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 ②说在无久与宇:论证的关键在于,把时间和空间分割为无穷小的单位,即“无久”、“无宇”(无厚)时,也还是相盈而不离于石的。无久与宇:即“无久”和“无宇”的合并省略。无久:《墨经》基本概念。指时间被分割为无穷小的单位。无宇即无厚,指空间被分割为无穷小的单位,与无久相对应。《墨经》作者认为,即使把时间、空间分割为无穷小的单位,一块坚白石中的坚白二性也同样是相互渗透的。



〔经116〕坚白,说在因

〔经说〕坚。抚坚得白,必相盈也。



〔注释〕①坚白:指《墨经》作者的观点“坚白相盈”和“坚白在石”。②说在因:论证的理由在于说明坚白的互相因依渗透。③抚坚得白:手摸到坚,眼看到白,证明坚白相盈。



〔经117〕察诸其所然未然者,说在于是推之

〔经说〕察。尧善治,自今察诸古也。自古察之今,则尧不能治也。



〔注释〕①察诸其所然未然者:审察某事之所以这样和之所以不这样的原因。“所然”是“所以然”的略语。“所未然”即“所以不然”的略语之变形。②说在于是推之:论证的理由在于,从“尧善治”的命题适用于古而不适用于今的事例,可以类推而知。是:这个,这里指《经说》所分析的“尧善治”的命题适用于古不适用于今的例子。



〔经118〕影不徙,说在改为

〔经说〕影。光至影亡。若在,尽古息。



〔注释〕①影不徙:物体的影子本身是不会迁徙的。“影不徙”本为辩者命题,墨家也赞成。②说在改为:论证的理由在于,通常所看到的“影子迁徙”,是由于光源和物体相对位置改变的结果。



〔经119〕影二,说在重

〔经说〕影。二光夹一光,一光者影也



〔注释〕①影二:两个光源照射同一个物体,会形成两个影子,这两个影子会发生重叠,而形成本影和半影两部分。②说在重:论证的理由在于,有两个光源重复照射,会形成两个影子互相重叠的现象。③二光夹一光:两个光源所形成的两个半影夹着一个本影。④一光者影也:指本影。



〔经120〕影倒,在午有端与影长,说在端

〔经说〕影。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下光,故成影于上。首敝上光,故成影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影窟内也



〔注释〕①影倒:即倒影。②午:交错。③端:点,小孔。④照若射:光线的照耀就像射箭一样是直线进行的。⑤下者之人也高:人下部的影子形成于高处。 ⑥高者之人也下:人高处的影子形成于下处。⑦故影窟内也:所以倒影在室内形成。



〔经121〕影迎日,说在转

〔经说〕影。日之光反烛人,则影在日与人之间。



〔注释〕①影迎日:影子在太阳与人之间。②转:反射。③反烛:反射。



〔经122〕影之大小,说在斜正远近

〔经说〕影。木斜,影短大。木正,影长小。光小于木,则影大于木。非独小也,远近。



〔注释〕①斜正远近:物体摆放的斜正,光源距物体的远近。



〔经123〕临鉴而立,影倒,多而若少,说在寡区

〔经说〕临。正鉴,影多寡、貌态、白黑、远近、斜正异于光。鉴影当俱,就去亦当俱。俱用背。鉴者之容,于鉴无所不鉴。影之容无数,而必过正。故同处,其体俱然鉴分



〔注释〕①临鉴而立:指人站在镜子前面,照镜子,看自己在镜中的形象。 ②影倒:凹镜中会形成倒立的像。③多而若少:物体大而形成的像小,凸镜中会形成缩小的像。④寡区:指镜子是一个较小的区域。⑤正鉴:正面对着镜子。 ⑥影多寡:像的大小。⑦貌态:状貌形态。⑧白黑:明暗淡浓。⑨鉴影当俱:物体在镜前,镜与物体之像总是同时存在。⑩就去亦当俱:物体与像接近与离开镜面的运动也总是同时存在。⑪俱用背:物体与像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⑫鉴者之容:被照物体的容貌。⑬影之容无数:像的容貌多样。磨制不均匀的镜面,物体在镜面的不同部分,会形成不同的像。⑭过正:指像与原物有所不同。⑮故同处,其体俱然鉴分:所以物体与镜面同在一处,物体在镜面的不同部分,会形成不同的像,就像物体被镜面分开了一样。



〔经124〕鉴凹,影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

〔经说〕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影亦大。远中,则所鉴小,影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值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影亦大。远中,则所鉴小,影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值也。



〔注释〕①鉴凹:凹镜成像。②影一小而易:一种情况是像比物体小并且是倒立的。易:倒立。③一大而正:另一种情况是像比物体大并且是正立的。正:正立。 ④中之外内:凹镜球心之外与焦点之内。



〔经125〕鉴团影一

〔经说〕鉴。鉴者近,则所鉴大,影亦大。其远,所鉴小,影亦小,而必正。影过正故招



〔注释〕①鉴团影一:凸镜成像只有一种情况。②影过正故招:物体距镜面过远,像与原物差别过大,所以会招摇不定。



〔经126〕负而不翘,说在胜

〔经说〕负。衡木加重焉,而不翘,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翘,极不胜重也。



〔注释〕①负而不翘:使用桔槔机提取重物时,本端负重,而标端不会翘起来。 ②胜:胜过,大于,指杠杆标端重力距大于本端与重物的重力合力距。③极胜重也:标端的重力距,胜过本端与重物的重力合力距的缘故。④校:调节校准。交绳:立柱与横杆相交错捆绑之处。



〔经127〕衡而必正,说在得

〔经说〕衡。相衡则本短标长。加重于其一旁,必垂。权重相若也。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注释〕①衡而必正:秤杆必须保持平衡。②得:指秤杆标端得到了一个可以在秤杆标端任意调节滑动的秤锤。③相衡则本短标长:秤杆保持平衡,则本端短,标端长。④权重相若也:秤锤与重物相等。



〔经128〕挈与收反,说在权

〔经说〕挈。挈有力也,引无力也。不必所挈之止于斜也,绳制挈之也,若以锥刺之。挈,长重者下,短轻者上,上者愈得,下者愈亡。绳直,权重相若,则止矣。收,上者愈丧,下者愈得。上者权重尽,则遂挈。



〔注释〕① 挈与收反:用滑轮提升与收取重物的方向相反。挈:提升。收:收取,下引。反:方向相反。② 权:帮助提升或收取重物,起牵拉、缓冲或平衡作用的标准重物,相似于秤锤,故称为权。③ 不必所挈之止于斜也:要想方便或省力地提取重物,不一定只利用斜面这一种方式。斜:斜面。④绳制挈之:用绳索制动定滑轮以升降重物的装置,即滑车。⑤上者愈得,下者愈亡:被提举的重物越来越靠近上边,靠重力下降的“权”会越来越接近地面。⑥绳直,权重相若,则止矣:如果制动定滑轮的绳子两边下垂,分别悬挂的“权”和重物重量相等,那么两边就会静止不动。



〔经129〕倚者不可正,说在梯

〔经说〕倚。倚:背、拒、牵、射,倚焉则不正。两轮高,两轮为辁,车梯也。重其前,弦其前,载弦其胡,而悬重于其前。是梯,挈且挈则行。凡重,上弗挈,下弗收,旁弗劫,则下直。斜,或害之也,流梯者不得下直也。今也废石于平地,重不下,无旁也。若夫绳之引胡也,是犹自舟中引横也。



〔注释〕①倚者不可正:偏斜的东西不能够垂直。倚:偏斜。正:垂直。②梯:指车梯,兼有车子和梯子两种功用。③背:背负。拒:抵拒。牵:牵引。射:投射。④辁:小而无辐的车轮。



〔经130〕堆之必拄,说在废材

〔经说〕堆。并石、垒石,循夹寝者法也。方石去地石,关石于其下,悬丝于其上,使适至方石。不下,拄也。胶丝去石,挈也。丝绝,引也。未变而名易,收也。



〔注释〕①堆之必拄:堆砌一定要有所支撑。堆:堆砌。拄:支撑。②废材:放置建筑材料。③循夹寝者法也:遵循互相夹持着摆放的法则。④方石去地石:取一块方石,让它离地面正好有一块石头的间隔。⑤不下,拄也:方石不落下,是由于受到下面石头的支撑。



〔经131〕买无贵,说在反其价

〔经说〕买。刀籴相为价。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王刀无变,籴有变。岁变籴,则岁变刀。若鬻子。



〔注释〕①买无贵:商品的价格没有绝对的贵贱。买:含卖,指商品交易。②反其价:商品的价格可以由货币的币值来反观。③刀籴相为价:货币与商品可以互相比价。刀,刀形货币,泛指货币。籴:谷物,泛指商品。④易:贱。



〔经132〕价宜则售,说在尽。

〔经说〕价。尽也者,尽去其所以不售也。其所以不售去,则售。价也宜不宜,在欲不欲,若败邦鬻室嫁子



〔注释〕①欲:购物欲望。②败邦:战败之国。鬻室:卖妻妾。嫁子:女儿出嫁。



〔经133〕无说而惧,说在弗必

〔经说〕无。子在军,不必其死生。闻战,亦不必其死生。前也不惧,今也惧。



〔注释〕①必:必然。弗必:不必然。

〔经134〕或过名也,说在实。

〔经说〕或。知是之非此也,又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已为然。始也谓此南方,故今也谓此南方。



〔注释〕①过名:名称过时,不适合当前情况。②是之非此:这个已经不是这个,指事物性质变化,“此”亦即“是”。③是之不在此:这个已经不在这里,指事物空间变化。④过而以已为然:事情已经过去了,还拿“事情曾经如此”作为理由,推论说“现在还是如此”。《墨经》不赞成这种逻辑。



〔经135〕“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说在无以也

〔经说〕知。论之非知无以也。



〔注释〕①“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知道自己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这就够用了”的论点,是自相矛盾的。②无以:无用处,无意义。



〔经136〕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辩。

〔经说〕谓。所谓非同也,则异也。同则或谓之狗,其或谓之犬也。异则或谓之牛,其或谓之马也。俱无胜。是不辩也。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

〔经137〕无不让也不可,说在酤

〔经说〕无。让者酒,未让酤也,不可让也。若酤于城门与于臧也



〔注释〕①无不让也不可:“所有的事情都让”的全称命题不能成立。《论语·里仁》载孔子说“以礼让为国”,《学而》载孔子学生子贡说“夫子(指孔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②酤:买酒。列举反例,反驳儒家全称命题,止式论证的运用。③让者酒,未让酤也:请客吃饭时,可以对客人“让酒”,但如果酒喝完了,不能让客人去买酒。 ④若酤于城门与于臧也:如需到城门内去买酒,可以让自己家里的仆人臧去买,不能让客人去买。



〔经138〕于一,有知焉,有不知焉,说在存

〔经说〕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可。



〔注释〕①于一:对于一个复杂多样的事物。②存:客观存在。《墨经》有许多条文从各个方面阐述“坚白相盈”、“坚白存在于石”的正确观点,针对辩者(名家)公孙龙等“坚白相离”、“坚白离于石”的错误观点。《墨经》在肯定坚白存于石的情况下,承认坚白二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知焉,有不知焉”。公孙龙虽引《墨经》此说,但紧接着论证“坚白离石而独立自存”的错误观点。



〔经139〕有指于二,而不可逃,说在以二参

〔经说〕有指。子知是,又知是吾所先举,则重。子知是,而不知吾所先举也,是一,谓有知焉,有不知焉可。若知之,则当指之知告我,则我知之。兼指之以二也。横指之,参直之也。若曰必独指吾所举,毋举吾所不举,则二者固不能兼指。所欲指不传,意若未较。且其所知是也,所不知是也,则是知是之不知也。恶得为一,而谓“有知焉,有不知焉”?



〔注释〕①有指于二:以二人同时交换所知的形象、直观的方法,论证墨家“盈坚白”的论题,反驳辩者公孙龙等人“离坚白”的论题。设有坚白石于此,一人指其坚,一人指其白,这叫“有指于二”。指:以手指指物。于二:指坚白两种性质。②而不可逃:二人同时一指其坚,一指其白,同时俱指,则同时俱知,坚白无所逃离或避藏。 ③以二参:以二人同时参加认知的方法,论证“坚白相盈”。参:参与,参加,参验。 ④是:这,这个,指代坚、白中的一个。⑤又知是吾所先举:又知道这种性质也是我先前所已经认识,并列举出来的。⑥则重:那么我们二人的所知就是重复的。 ⑦是一:这个是“只知其一”。⑧横指:二人同时指认坚白两种性质,即“有指于二”、“兼指之以二”。⑨参直之:二人同时认知、把握坚白两种性质。“直”有“见”意,引申有“得”意。⑩则二者固不能兼指:那么坚白的不同性质自然不能同时被认知。 ⑪所欲指不传:我想让你指认的性质,你偏偏不指认、不传播。⑫意若未较:那么意识、判断就不能彰显明白。若:乃。较,明白。⑬且其所知是也,所不知是也,则是知是之不知也:那么你就是说你既知道这一点,又不知道这一点,你知道这一点就是不知道这一点,这样你就是陷入了自相矛盾。用归谬法驳斥对方的逻辑混乱。



〔经140〕所知而弗能指,说在春也、逃臣、狗犬、遗者

〔经说〕所。春也,其死固不可指也。逃臣不知其处。狗犬不知其名也。遗者巧弗能两也。



〔注释〕①春也:春这个女奴已经死了,不能用手指指着说。春:女仆名。 ②逃臣:逃亡的臣仆不知道他在哪里,不能用手指指着说。③狗犬:狗犬这两个语词不知道其定义,需要分别解释,不能用手指指着说。④遗者:遗失的宝物,再巧的工匠也不能造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来,不能用手指指着说。



〔经141〕知狗而自谓不知犬,过也,说在重

〔经说〕知。知狗重知犬则过,不重则不过



〔注释〕①重:狗和犬是重名。②知狗重知犬则过:在知狗与知犬相重合的意义上,说“知狗而不知犬”是错误的。过:过错,错误。③不重则不过:在知狗与知犬不相重合的意义上,说“知狗而不知犬”不算错误。



〔经142〕通意后对,说在不知其孰谓也。

〔经说〕通。问者曰:“子知羁乎?”应之曰:“羁何谓也?”彼曰:“羁旅。”则知之。若不问羁何谓,径应以弗知,则过。且应必应问之时而应,应有深浅、大小,当在其人焉。



〔注释〕①通意后对:弄通对方意思再回答,言辞交际中同一律的运用。 ②羁:马络头,又有寄旅、旅客意。因“羁”有歧义,故应“通意后对”。③羁旅:在寄旅、旅客的意义上使用“羁”。④过:过错。



〔经143〕所存与存者,恶存与孰存,四焉,说在异。

〔经说〕所。室堂,所存也。其子,存者也。据存者而问室堂,恶存也?主室堂而问存者,孰存也?是一主存者以问所存,一主所存以问存者。



〔注释〕①所存与存者:存在的处所与存在的主体。②恶存与孰存:询问存在的处所与询问存在的主体。



〔经144〕五行无常胜,说在多

〔经说〕五。金木土水火杂。燃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金之腐水,火离木。若识麋与鱼之数惟所利



〔注释〕①五行无常胜: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并没有一种固定的、经常的胜克顺序。“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物质构成说。《国语·郑语》载史伯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五行常胜”是阴阳家邹衍等人所说的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有一种经常的胜克顺序,即谓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等。这种观点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概括了部分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墨经》认为这种观点不够全面,列举反例加以反驳,否定“五行常胜”的观点。②多:指哪种元素占了优势,哪种元素才能胜过其他元素。③杂:意为五种元素混杂,以成万物。④燃火铄金:火的燃烧,能够熔化金属。铄:熔化。⑤金靡炭:金属能够压灭炭火。靡:灭。⑥金之腐水:以金属器皿盛水,能够使水腐,阴阳家所谓“水克火,火克金”的反向相克。⑦火离木:火附丽(依赖)于木,是阴阳家所谓“火克金,金克木”的反向相克。⑧若识麋与鱼之数惟所利:这就像要知道某处麋鹿盛,某处鱼多,只有看某处的环境是否对它们有利。



〔经145〕无欲恶之为益损也,说在宜

〔经说〕无。欲恶伤生损寿,说以少连。是惟爱也,尝多粟。或者欲有不能伤也,若酒之于人也。且知利人,爱人也,则惟恐弗治也。



〔注释〕①无欲恶之为益损也:并非“所有的欲恶都是有益的”,或者“所有的欲恶都是有损的”。②宜:适宜,有节制,有分寸。③伤生损寿:伤害身体,减损寿命。④少连:人名。《礼记·杂记下》载孔子说少连“善居丧”,可能首倡“欲恶伤生损寿”之说。⑤是惟爱也:仅仅因为爱。⑥尝多粟:指仅仅因为爱吃,就吃了过多的粟米食品,而导致生病,是“所有的欲恶都是有益的”命题的反例,因欲恶无节制而伤生损寿。⑦或者欲有不能伤也:有些欲望的满足不会伤生损寿。⑧若酒之于人也:例如适量喝酒对人体有益,不会伤生损寿。



〔经146〕损而不害,说在余。

〔经说〕损。饱者去余,适足不害,能害饱。若伤麋之瘼脾也。且有损而后益者,若疟病之于疟也。



〔注释〕①伤麋:因吃了过多的麋鹿肉而伤害身体。瘼脾:脾脏生病。

〔经147〕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经说〕知。“以目见”而目见,“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五路知久”,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



〔注释〕①知而不以五路:有些知识不是仅靠五种感官就能获得。五路:五种感觉器官,通路。②久:指“时间”的抽象概念。③“以目见”而目见:说“用眼睛看见东西”,指眼睛是见物的器官。④“以火见”而火不见:说“用光线看见东西”,指光线是见物的条件,光线本身不能看见东西。⑤惟“以五路知久”:说“以五种感官认识‘时间’抽象概念”的“以”字。⑥不当“以目见”:不相当于“以目见”的“以”字,五种感官不是认识“时间”抽象概念的器官,认识“时间”抽象概念的器官是心智。⑦若“以火见”:相当于“以火见”的“以”字,五种感官是认识“时间”抽象概念的条件。



〔经148〕“火热”,说在视

〔经说〕火。谓火热也,非以火之热我有,若视日



〔注释〕①火热:《庄子·天下》载辩者有“火不热”的论题,这里论证“火热”的反命题。②说在视:用“视日”的事实,论证“火热”的命题。③非以火之热我有,若视日:如看太阳,热从太阳发出,不是我本身所具有。

〔经149〕知其所不知,说在以名、取

〔经说〕知。杂所知与所不知而问之,则必曰:“是所知也,是所不知也。”取去俱能之,是两知之也。



〔注释〕①以名、取:《经上》把知识分为“名、实、合、为”四种,“名知”是知道概念,“取知”相当于“实、合、为”三种,“取知”即把概念的认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能区分和选取有关事物。《墨子·贵义》:“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 ②取去俱能之:指选取和舍去都能做到。



〔经150〕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

〔经说〕无。若无马,则有之而后无。无天陷,则无之而无。



〔注释〕①无不必待有:“无”不以“有”为必要条件。

〔经151〕擢虑不疑,说在有无。

〔经说〕擢。疑无谓也。臧也今死,而春也得之,之死也可。



〔注释〕①擢虑不疑:从一件事情中抽取思虑一种必然性,可以不用怀疑。擢:抽引。《说文》:“擢,引也。” 虑:追求,思考。不疑:不用怀疑。②臧:男仆名。 ③春:女奴名。



〔经152〕且然不可止,而不害用功,说在宜

〔经说〕且。宜犹是也。且然必然,且已必已。且用功而后然者,必用功而后然。且用功而后已者,必用功而后已。



〔注释〕①且然不可止:事物将要怎样而不可阻挡。且:将要。②而不害用功:而不妨害用功做事。用功:从事。③宜:适宜,合适,有分寸。④宜犹是也:适度就是合乎标准。是:正确,合乎标准。



〔经153〕发之绝否,说在所均

〔经说〕发。发均,悬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



〔注释〕①发之绝否:悬挂以重物的头发丝是否断绝的问题。②均:结构均匀。《列子·仲尼》篇引公孙龙说:“发引千钧。”又引公子牟说:“发引千钧,势至等也。”“等”即“均”。



〔经154〕尧之义也,声于今而处于古,而异时,说在所义二

〔经说〕尧。或以名示人,或以实示人。举友富商也,是以名示人也。指是鹤也,是以实示人也。尧之义也,是声也于今,所义之实处于古。



〔注释〕①声于今而处于古:今天所说的话,而所指的实际是处于古代。声:语言,言为心声。②所义二:指“尧是仁义的”的名与实(语言与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方面。③或以名示人:或是说出名称,让人了解。④或以实示人:或是把实际事物,展示给别人,让人了解。⑤指是鹤也:指着眼前的实际对象说:“这是鹤。”



〔经155〕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不可,说在重

〔经说〕狗。狗,犬也。杀狗谓之杀犬可。若蛹螝



〔注释〕①重:即“二名一实的”的“重同”。②蛹、螝:茧虫的两个别名。



〔经156〕使:殷;美。说在使。

〔经说〕使。使,令也。戍使戍,不殷,亦使戍。殿使殿,不美,亦使殿。



〔注释〕①使:指使,指令,叫人做事。②殷:殷勤。③美:美善。



〔经157〕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有

〔经说〕荆。沈,荆之有也。则沈浅非荆浅也。若易五之一。



〔注释〕①荆之大:楚国是大的。荆:楚的别名。②其沈浅也:楚国的沈县是偏小的。沈:楚县名。今河南固始,临皖。浅:地域偏小。③有:指沈县为楚国所领有。④沈,荆之有也:沈县为楚国所领有。



〔经158〕以楹为抟,于以为无知也。说在意

〔经说〕以。楹之抟也,见之,其于意也不易,先知。意,相也。若楹轻于萩,其于意也洋然



〔注释〕①单纯地以为楹柱是圆柱形的。抟:圆柱形。②于以为无知也:这种“以为”还不算是知识。以为:主观想象,而非必然性的推论。知:知识。③意:臆测,猜测,想象。④意:指意识、判断。⑤相:同“象”,意想。⑥萩:一种蒿类植物。 ⑦洋然:茫然。



〔经159〕意未可知,说在可用、过仵。

〔经说〕意。段、锤、锥俱事于屦,可用也。或会屦过锤,与或锤过会屦同,过仵也



〔注释〕①意:指意念,意图。②段、锤、锥俱事于屦,可用也:段石、锤子、锥子都可以用来做鞋子,这叫做“有很多种工具可以随意取用”。段:砺石,锤物所垫之石。锤,敲击。锥:穿刺工具。屦:麻、葛等制成的鞋。③或会屦过锤,与或锤过会屦同,过仵也:或者是先上鞋、后锤平,或者是先锤平、后上鞋,这叫做工艺流程可以先后交错。仵:参错交互,违背忤逆,抵牾不同。



〔经160〕一少于二而多于五,说在建、住

〔经说〕一。五有一焉,一有五焉。十,二焉



〔注释〕① 一少于二:一个元素少于两个元素。如一个指头少于两个指头。本条是《经说下》“若数指,指五而五一”的数学抽象。多于五:指“一多于五”,意为“一”的元素的数量多于“五”的集合的数量。如一只手,“一指”的元素有五个,而“五指”的集合却只有一个。②建:指建立元素或建立集合。如一只手,可以建立五个“一指”的元素,一个“五指”的集合。③住:在一个集合里放进元素或其他集合。如在一个“五指”的集合中,可以住进五个“一指”的元素。在一个“十指”的集合中,可以住进十个“一指”的元素,两个“五指”的集合。④五有一焉:“五”的集合有一个。例如一只手,“五指”的集合有一个。⑤一有五焉:在一个“五”的集合中,“一”的元素有五个。例如一只手,“一指”的元素有五个。⑥十:指十个元素。例如两只手,“一指”的元素有十个。⑦二焉:指十个元素,可以分为两个“五”的集合。例如两只手,可以分为两个“五指”的集合。



〔经161〕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

〔经说〕非。斫半,进前取也,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前后取则端中也。斫必半,无与非半,不可斫也。



〔注释〕①非半弗斫则不动:对于给定的有一定长度的木棍,做连续取半的操作,到了不能再取半时,就不能用刀砍了,这时就会出现不动的端点。斫:砍断。 ②端:相当于几何学上的点或物理学上的所谓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原子。③无与非半:不能再做取半的操作。



〔经162〕可无也,有之而不可去,说在尝然。

〔经说〕可无也。已然则尝然,不可无也。



〔注释〕①已然则尝然:已经如此,就是曾经如此。《庄子·天下》载辩者说:“孤驹未尝有母。”《列子·仲尼》引公孙龙说:“孤犊未尝有母。”又引公子牟说:“孤犊未尝有母,有母非孤犊也。”从“孤犊现在无母”推出“孤犊从来无母”。墨家认为孤驹或孤犊尽管现在无母,但是“过去曾经有母”,不能诡辩说“从来无母”(“未尝有母”)。



〔经163〕正而不可倚,说在抟

〔经说〕正。丸无所处而不中悬,抟也。



〔注释〕①正:垂直。倚:偏斜。②抟:这里指圆球形物体。③丸无所处而不中悬:圆球形物体的重心方向,随处都与自上而下悬挂垂线的标准相符合。悬:自上而下悬挂的垂线。



〔经164〕宇进无近远,说在步

〔经说〕宇。区不可遍举宇也。进行者先步近,后步远。



〔注释〕①宇进无近远: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所以在宇宙中的迁徙运动,无所谓绝对的远近,它只有相对的远近。②步:走路。③区不可遍举宇也:一个有限的区域,不可能普遍列举无限大的宇宙。



〔经165〕行修以久,说在先后

〔经说〕行。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久:有穷、无穷。



〔注释〕①行修以久:走一定长度的路程,需要占用一定长度的时间。②先后:指人走一定长度的路程,有先后的区别。



〔经166〕一法者之相与也尽类,若方之相合也,说在方。

〔经说〕一。方尽类,俱有法而异,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尽类犹方也,物俱然。



〔注释〕①一法者之相与也尽类:与一个共同标准相合的东西,都属于一类。



〔经167〕狂举不可以知异,说在有不可。

〔经说〕狂。牛与马虽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也不可。是俱有,不偏有偏无有。曰牛与马不类,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若不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为类之不同也,是狂举也,犹牛有齿,马有尾。



〔注释〕①狂举不可以知异:胡乱列举一些性质,不能用以说明事物的区别。狂举:乱举。②俱:都。全称量词。③偏:部分。《经说上》:“偏也者,兼之体也。”偏有偏无:一有一无。



〔经168〕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

〔经说〕牛。“或不非牛、或非牛而‘非牛也’可,则或非牛、或牛而‘牛也’可。故曰:‘牛马非牛也’未可,‘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非牛也’未可,‘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则“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



〔注释〕①兼:兼名,指集合概念。②牛马非牛:“牛马”的集合概念,不等于“牛”的元素概念。牛马非马:“牛马”的集合概念,不等于“马”的元素概念。

〔经169〕彼彼此此与彼此同,说在异。



〔经说〕彼。正名者:彼彼此此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于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



〔注释〕①正名:把概念搞正确。这里实际上表达了逻辑同一律。②彼止于彼,此止于此:表达同一律。③ 彼此不可彼且此:“彼此”的集合概念,不等同于元素概念“彼”和“此”。④彼此止于彼此:表达同一律。“彼此”指集合概念。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如果“是”等同于“彼此”,那么“彼”也就可以等同于“此此”。这是归谬反驳,意即违反同一律,必然带来逻辑混乱。



〔经170〕唱和同患,说在功

〔经说〕唱。唱无过,无所用,若稗。和无过,使也,不得已。唱而不和,是不学也。智少而不学,功必寡。和而不唱,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使人夺人衣,罪或轻或重;使人予人酒,功或厚或薄。



〔注释〕①唱和同患:犯罪过程中的指使者和被指使者都同样有罪过。唱和:本指歌唱时此唱彼和,此指刑事诉讼案件中的主犯、从犯。患:祸患,过错,罪责。 ②功:功效,作用。③唱无过:“主犯作为指使者是没有过错的。”这是辩论对方的观点。唱:指使者。过:罪过。④无所用:对方认为,主犯因为他们的行为,仅限于指使别人,自己没有亲自实施犯罪,所以诡称主犯的行为,没有效用。⑤若稗:犹如稻田中的稗草没有效用。⑥和无过:从犯也是没有过错的。这是辩论对方的观点。和:从犯,被指使者。⑦使:被指使。⑧不得已:被迫无奈。⑨唱而不和:教师唱而学生不和。唱:以教学过程中教者的作用来打比方。和:以教学过程中学者的作用来打比方。⑩功必寡:教育的功效必然寡少。⑪功适息:教育的功效恰恰等于零。



〔经171〕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

〔经说〕闻。在外者,所知也。在室者,所不知也。或曰:“在室者之色若是其色。”是所不知若所知也。犹白若黑也,孰胜?是若其色也,若白者必白。今也知其色之若白也,故知其白也。夫名以所明正所不知,不以所不知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知长。外,亲知也。室中,说知也



〔注释〕①名:概念、推论。②说知:推论之知。



〔经172〕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

〔经说〕以。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当



〔注释〕①以言为尽悖:认为“所有的言论都是虚假的”。尽:全称量词。“所有的”。悖:虚假,荒谬,谬误,违背、违反。②悖:自相矛盾。③说在其言:论证的理由在于分析“所有的言论都是虚假的”这句话本身也是言论。④悖,不可也:这个“悖”指虚假。不可:不正确,不成立。⑤之人之言可:这个人的这句话如果正确。⑥以当必不当:认为它恰当,就必然不恰当。



〔经173〕“惟吾谓”非名也则不可,说在反

〔经说〕惟。谓是鹤可,而犹之非夫鹤也,谓彼是是也,不可。谓者毋惟乎其谓。彼犹惟乎其谓,则吾谓不行。彼若不惟其谓,则行也。



〔注释〕①“惟吾谓”非名也则不可:“只承认我所说的名,指称我所说的实,才是正确的”这种论点,如果不是专指“私名”,就不能成立。惟:独,仅,单,只。谓:称谓。惟吾谓:只承认我所说的名,仅指称我所说的实,才是正确的。名:特指“私名”。②反:相反,两面。指名有特指性、专指性、确定性(单一性),又有抽象性、概括性、普遍性(一般性)这两方面的特征。③是鹤:这个鹤。夫鹤:那个鹤。夫:彼,那个。《荀子·解蔽》:“不以夫一害此一。” ④“彼是”相当于“彼此”,指集合概念,如“牛马”。《墨经》认为“彼此”不等于“此”(“是”即“此”)。如“牛马”不等于“马”。



〔经174〕无穷不害兼,说在盈否

〔经说〕无。南者有穷则可尽,无穷则不可尽。有穷无穷未可知,则可尽不可尽未可知。人之盈之否未可知,而必人之可尽、不可尽亦未可知,而必人之可尽爱也,悖。人若不盈无穷,则人有穷也,尽有穷无难。盈无穷,则无穷尽也,尽无穷无难



〔注释〕①无穷不害兼:空间和人数的无穷都不妨害兼爱。②说在盈否:论证的理由在于人是否充盈于无穷的空间。③南者有穷则可尽:南者:指南方,代指整个空间。用具体的东西指代抽象的东西,是古人常用的表达方式。尽:指尽举,尽数。④尽爱:即兼爱。⑤悖:自相矛盾。⑥盈无穷:指人充盈于无穷的空间。⑦无穷尽:即“无穷”可以用有穷的语言说尽。⑧尽无穷无难:“尽爱无穷南方无穷的人,没有困难。



〔经175〕不知其数而知其尽也,说在问者

〔经说〕不。“不知其数,恶知爱民之尽之也?”或者遗乎其问也。尽问人,则尽爱其所问。若不知其数而知爱之尽之也无难。



〔注释〕①不知其数而知其尽也:不知道人的数量,也可以知道能够尽爱(兼爱)所有的人。②问者:指问难者的问题本身。③不知其数,恶知爱民之尽之也:不知道人的数量,怎么知道可以尽爱所有的人呢?这是辩论对方的话。



〔经176〕不知其所处不害爱之,说在丧子者。

〔经177〕仁义之为内外也悖,说在仵颜

〔经说〕仁。仁,爱也。义,利也。爱利,此也。所爱所利,彼也。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其谓仁内也,义外也,举爱与所利也,是狂举也,若左目出,右目入



〔注释〕①仁义之为内外也悖:把仁说成是内在的东西,而把义说成是外在的东西,这是矛盾、混乱的。②仵颜:指把面部器官的作用搞乱。仵:忤逆,抵牾,违背,相反,矛盾。颜:颜面,面部。③狂举:乱举,胡乱列举事物性质以混淆事物类别,《墨经》与中国古代逻辑基本术语。④若左目出,右目入:这就像说“左眼是管输出形象的,右眼是管输入形象的”一样荒谬。



〔经178〕学之益也,说在诽者

〔经说〕学。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故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悖



〔注释〕①学之益也:指“学习是有益处的”这一命题,《墨经》表达方式的特点之一,是经常把语句、命题简化为语词、概念,此为一例。②说在诽者:论证这一命题的理由在于,反对这一命题的人必然陷于自相矛盾。诽:批评,用言论非难、反对。 ③悖:自相矛盾。



〔经179〕诽之可否,不以众寡,说在可非。

〔经说〕诽。论诽之可不可以理。理之可诽,虽多诽,其诽是也。其理不可诽,虽少诽,非也。今也谓多诽者不可,是犹以长论短



〔注释〕①以长论短:指认为“凡长的都不好,凡短的就好”的荒谬逻辑。



〔经180〕非诽者悖,说在弗非

〔经说〕非。非诽,非己之诽也。不非诽,非可非也。不可非也,是不非诽也



〔注释〕①非诽者悖:提出“反对一切批评”这一论点的人,必然陷于自相矛盾。非诽:反对一切批评。悖:自相矛盾。②说在弗非:论证的理由在于批评是不应该反对的。弗:不。弗非:指批评是不应该反对的。③非诽:反对一切批评。④不非诽,非可非也:如果对方放弃“反对一切批评”这一论点,那么有错误就可以批评了。⑤不可非也,是不非诽也:如果有错误不能够批评,这本身也导致对“反对一切批评”这一论点的否定。“非可非也”承上文省略“非”字,此“非”字亦解为错误。“非可非也;非不可非也”相对为文,《墨经》中的辩论常用二难推理的形式。



〔经181〕物甚不甚,说在若是

〔经说〕物。甚长甚短:莫长于是,莫短于是。是之甚也、非甚也者:莫甚于是,有甚于是。



〔注释〕①甚:极,很。②若:比较,比拟。是:这,这个。



〔经182〕取下以求上也,说在泽

〔经说〕取。高下以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处下善于处上,下所谓上也



〔注释〕①取下以求上也:墨家概括老子的观点。《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②泽:水泽。③高下以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老子说的高下,是以社会生活中的善、不善为标准来衡量的,不像山泽的高下,是以空间的高低为标准来衡量的。④处下善于处上,下所谓上也:老子说“处下位善于处上位”,是把某种意义上的下说成上。



〔经183〕是是之是与是不是之是同,说在不殊

〔经说〕是。是不是,则是且是焉。今是久于是,而不于是,故是不久。是不久,则是而亦久焉。今是不久于是,而久于是,故是久与是不久同说也



〔注释〕①是是之是与是不是之是同:现在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现在是“是”,将来还是“是”;第二种情况是,现在是“是”,将来变成“不是”。在这两种情况下,现在都是“是”这一点,是相同的。“是”在《墨经》中是一个常用的逻辑变项符号,指代任一事物或概念。②不殊:同。③是不是,则是且是焉:现在是“是”,将来变成“不是”,但就现在来说,这个“是”仍然是“是”。④ 故是久与是不久同说也:所以说现在这个“是”是长久的,又说现在这个“是”不是长久的,这两种相反的说法同时成立。这是“同异交得”的一例。



【鉴赏】《墨经》是奇书,更是最难读的书。经几十年钻研,毕生致力于《墨子》文献整理的清末古文字学家孙诒让说:“盖先秦诸子之讹舛不可读,未有甚于此书者。”“此书最难读者,莫如《经》、《经说》四篇。”(见孙诒让《墨子间诂·序》和《总目》)

黄绍箕《墨子间诂·跋》说,《墨经》难读,因其“有专家习用之词”,“有名家(指逻辑学家)奥衍之旨”。这是指《墨经》囊括了深奥的逻辑和科学知识。

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古今中外知识融会贯通,用现代和西方逻辑与科学知识的锐利工具,来剖析《墨经》的逻辑和科学素材,则前人解读《墨经》的难题,已可迎刃而解。把《墨经》的知识内容,跟全人类发展至今的知识系统融会贯通,不难解读其“名家奥衍之旨”和“专家习用之词”。

把《经下》83个条目的内容,逐条分析,其中属自然科学知识的16条。在自然科学知识中,属于光学的8条,力学、物理学和简单机械学的7条,数学的1条。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67条。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中,属于逻辑学的41条(占全部条目近50%),方法论的10条,世界观的6条,认识论的5条,历史观的2条,经济学的2条,政治学的1条。

科学在总结生产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对世界系统性、理论性的认识。墨家学派的科学活动,以亲身参加生产实践为基础。墨家的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墨家科学活动的出发点是生产和生活。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观察自然现象,进行科学实验,论证科学命题,体现出为生产服务的实用科学观。

墨家集团接近手工业阶层,从事直接的生产和技术活动。墨子一身兼有经验家、技术家、工匠、大匠师和科学理论家的训练教养和素质品格。他是技术高明的工匠,熟悉各种手工业技术,特别是木工技巧,并将行业技术上升为科学理论。

墨子是学者,哲学家,理论家和科学家,既能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科学技术资料,又能对科学技术资料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墨家探索自然现象,思考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体现出“摹略万物之然”的科学精神,正确描述事物现象之“然”,穷究其“所以然”,在专注分析世界万物的“然”和“所以然”中,排除主观和迷信因素。考察狭义《墨经》4篇5 700余字的内容,通篇专论科学技术,绝无一字一句、一丝一毫诉诸迷信的迹象。

墨家有重要的科学成就。《经》和《经说》记载墨家科学思想,如数学、物理学和光学,内容丰富。《墨经》科学知识,以生产和科学实验为根据。其中有自然科学知识的定义、划分和命题论证。在光学方面,记载小孔成像实验,论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反射现象,光源和物影的关系。这些光学知识,在现代投影技术方面仍被广泛应用,电影机、摄像机、投影仪,都根据这些投影知识设计制造。

《经下》说:“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经说下》说:“斫半,进前取也。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前后取则端中也。斫必半,无与非半,不可斫也。”一根棍子,不管从一头往前取半,还是从两头往中间取半,每次取一半,最后不能再取半。这就是“端”,即不可分的点。

《庄子·天下》说:“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提出物质无限可分的论点。《庄子》的论点是“不竭”,《墨经》的论点是“竭”,即存在“不能取半”、“不动”的“端”点。物质结构是可分和不可分的结合,是可分的阶段性、有限性和进展性、无穷性的统一。《墨经》“竭”和《庄子》“不竭”两种论点,都各有其局部的真理性,都有所见,有所不见。

《墨经》分析物体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体存在的形式,物体离开运动不可想象。物体在空间(宇)的运动(徙),必然关联到时间(久)的连续。从运动(徙)过程中的时间(久)先后,必然关联到空间(宇)的延长。《墨经》以人走路为例,论证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没有物体的运动变化,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空间和时间具有的共通性,是“弥异”,就是连续变化的运动性。

墨者从当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杠杆、斜面的力学知识。春秋末期,运用杠杆原理的桔槔简单机械,已在民间应用。桔槔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也应用于军事。墨家以杠杆原理,分析桔槔机技术。其构造,是用一直木立于地,另一根横木,用绳交结于直木上。杠杆横木处于平衡状态,在一端加一个重量,这一端必然下垂。假如权和重物相等,杠杆的支点在横杆的中点,这时杠杆会出现平衡状态。

《墨经》还论述了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可节省劳力。“挈”是提升,“收”是收取,二者用力方向相反。“权”用于起平衡作用。提升重物时,长重的权向下拉引,短轻的重物会向上提举。重物越来越达到顶端,权会越来越达到地面。收是从地面收取上面的重物,权越来越上到顶端,下降的重物越来越达到地面。

桔槔和滑轮是形态上不同的两种工具,二者遵循的原理是相同的,即利用杠杆的力学原理。在应用杠杆原理以外,也应用斜面原理。车梯是前后各有两个轮子的梯子,可以斜放做梯子搬运东西,也可以做车子牵引前行。凡重物上面不拉,下面不引,旁边不推,就垂直下落。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会受到斜面本身的限制。在斜面上流动的物体,不能垂直下落。放一块石头在平地上,它本身有重量,但由于受地面限制,不会垂直下落。它没有受到从旁边来的作用力。用人力牵引绳子,使车梯往前走,就像在水中拉船往前走一样省力。用肩扛重物,支撑、牵引和投射都是斜面运动的例子。墨家从技术中概括科学原理,用以创造发明更多工具。墨家的创造发明,服务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实际应用价值。

《经下》阐述科学的比较法。《经下》说:“异类不比。”认为不同类事物不能比较,论证的理由在于度量标准不同。木长属于空间,夜长属于时间,无共同长度可比。智慧是精神财富,粟米是物质财富,无共同数量多少可比。爵位、亲属、操行、物价不同类,无共同价值贵贱可比。麋鹿走于地,仙鹤飞于天,无共同高度可比。“异类不比”的原则,对现代物理学同样适用。

《经下》运用假说和想象的认识方法。假说是对自然现象尝试性假定性的说明。科学由假说演变而来。墨家曾提出大胆假说,是对公孙龙“发引千钧,势至等也”论点的论证。墨家说,如果头发结构均匀,可悬挂或轻或重的物体,不断裂。头发断裂,是由于它结构不均匀。墨家的设想,在今日得到证明。金属线弹性形变的实验研究证明,金属线所受张力大到一定程度,也不会断开。但较纤细的部分,有伤损、裂痕的部分,含杂质的部分,则会断开。

墨家的科学思想,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把假说和想象看作认识的环节、阶段和过程。在认识论上,区别知识、智慧和猜测、想象。《大取》说:“智与意异。”“智”指知识、智慧,是关于事实和必然性的认识。“意”指猜测、想象,是有或然性、不确定的假说。科学需要假说和想象,假说和想象不等于科学,假说和想象经由证实,变为科学。墨家对假说和想象的认识,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一致,有合理意义。

《墨经》有8条论述光学的条文,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出发,论物影的定义和成因,说明影是光照不及所致。又论本影和半影现象及其成因,指出在两个光源之下,物体有两个影。用小孔成像实验,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又论光的反射,指出经反射后的日光,照到人体,投在地面的人影,必在日与人之间。又论物影变化的规律,指出直立木杆,在光源照射之下,投在地面影子长度大小的变化规律。又论平面镜、凹镜、凸镜成像规律,作出接近科学的说明。

《经下》说明光和影的关系,分析影子移徙的物理本质。物体影子本身不迁徙,影子迁徙是由物体与光源位置改变的结果。如果物体不动,光源移动,或者光源不动,物体移动,光照射到的地方,影子就消失。如果光源和物体都静止不动,这影子会永久留在那里,而这是不可能的。

墨家论点和名家有一致性。《庄子·天下》载辩者辩论有“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列子·仲尼》有公孙龙论点“有影不移”。公孙牟子对公孙龙论题的解释是:“影不移者,说在改也。”二者相比较,可见其间的相互影响。

《经下》解释重影现象及其原理,涉及本影和半影。在光学上,两个影子相互重叠的地区,叫做本影,而本影周围构成的影子,叫做半影。墨家解释形成重影的原因,是由于“二光”的存在。两个光源所造成的两个半影,夹着一个本影。

庄子以本影和半影现象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齐物论》说“罔两问影”。一个物体,在两个以上光源照射下,形成影子。“影外之微阴”是罔两,两影重叠处较黑的部分是“影”。现代光学分别称“本影”和“半影”,即墨家说的“影”和“重影”。墨家通过实验观察,提出本影和半影的现象和原理,是一大贡献。

《经下》用小孔成像来实验,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黑暗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里相对的墙上出现一倒立的影子。墨家说明光线的传播,像箭一样,是直线进行的。下面的光线照进暗室,射到墙上边,上面的光线射到下边。光线射进或远或近的屏上的小孔,就在墙上形成倒影。这是墨家的光学实验,结论正确。

墨家研究光的反射现象。人影投在迎向太阳的一面,是因为太阳光经过某一物体(平面反射镜)的反射,转变方向。太阳光被反射后,照在人身上,影子形成在太阳与人之间。

墨家用一根木头实验,研究物影的变化。影子形成的大小,决定于物体位置的斜正和光源的远近。木头斜放,影子短而大。大头正放,影子长而小。光源小于木头,影子大于木头。不仅光源小于木头,还与光源的远近有关。

这是分析在木头摆放的斜或正、光源比木头大或小、光源离木头远或近等不同情况下,物影的变化。光学家用“斜正”试验的结果叫“光度”,即光体发光强弱之度,可由标准物的斜正来决定。用“远近”试验的结果叫“照度”,即物体受光浓淡之度,可由标准物的远近来决定。

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四面铜镜,是商王武丁之妻梳妆用的铜镜。证明中国在殷商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已经使用铜镜制造技术。出土商周以后的铜镜,大部分是平面镜,也有凸面镜、凹面镜。墨家通过实验,论证了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原理。

《经下》讨论各种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正立在一个球面镜前面,影像的大小、状貌形态、明暗程度、影像的远近、倒和正都跟物体有所区别。假如在镜中成像,镜与像同时存在,物体和像接近或离开镜面的运动也同时发生,而物体和像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物体的容貌在镜中都会有所反映。镜像的容貌多种多样,并且跟原物总有所区别。就磨制不均匀的镜面而言,在同一地方的物体,镜面不同部分,会形成不同的像。

墨家还分析说明了凹镜成像规律。从凹镜的远处走向镜面,自焦点迎面而来,可以观察到自己小而倒立的像。走过焦点,再向镜面走去,在镜后面可以观察到大而正立的像。《经说》说明“中之内”和“中之外”情况。“中之内”是物体在焦点内的情况。接近焦点时,成像比较大。反之远离焦点时,成像比较小。成像都是正立的。

“中之外”是物体在焦点外的情况。接近焦点时,成像比较大;远离焦点时,成像比较小。成像都是倒立的。这正确说明凹面镜成像的情况。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聚焦于焦点,它的成像有以下5种:

其一,当物体在球心以外,得到倒立的实像,这是在球心和焦点之间比物体小的像。

其二,当物体在球心处时,得到与物体一样大的、方向正相反的实像。

其三,当物体在球心和焦点之间,得到比物体大的倒立实像。

其四,当物体在焦点时,不成像。

其五,当物体在焦点以内,得到比物体大的正立的虚像。

墨家没有说明物体在球心、焦点以及球心和焦点之间的成像情况。当时除眼睛以外,没有别的观察仪器。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得到凹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已经难能可贵。

墨家分析说明凸面镜成像的实验。“鉴团”指凸面反射镜。物体在凸镜的前面,无论在什么位置,与镜面距离远近,都在镜后面构成正立的比物体小的虚像,这是凸面镜成像规律。

《经说》分析像大小的情况,非常奇妙。凸面镜只得到比物体小的像。但是当物体位置不同时,像的大小也不同。当物体接近镜面时像大,物体远离镜面时像小。物体无论在哪儿,成像都是正立的。墨家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这种科学知识,同现代关于凸面镜成像的理论是一致的。墨家通过实验,清楚说明光学的某些一般原理,在世界光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视科学技术的一家,《墨经》的科学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耀眼的明珠。《墨经》的科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典范,是现代科技的有益借鉴。

墨家成员来源于社会下层,多为手工业工匠。由于参加生产劳动,取得丰富经验。《墨经》的科学内容,多涉及手工业实践的规律。墨家科学活动的出发点是生产和生活,求故明法是科学知识形成的机理。现代和西方的科学知识,是理解和说明《墨经》科学的工具和钥匙。《墨经》科学是现代和西方科学知识的萌芽和参照。

《墨经》的科学,同现代和西方的科学可以互相解释。墨家通过实验,阐述光学理论,由简单到复杂,从影的分析到像的分析。《墨经》从物体位置和距离的不同,研究物影变化的法则,是原始的观察实验方法。墨家的科学认识活动,有实践性、应用性和经验性,与当时铜镜制作、简单机械使用等生产环节联系,跟提高劳动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动机有关。

墨家的科学认识活动,首先依赖于感觉器官。《经下》说:“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五路”即五种感官通道,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墨家不局限于从感官获得知识,进一步要求理性思维。墨家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是求知的重要活动。这与当今重视科学思维的要求一致。生产和理论结合,感性和理性并重,是墨家科学成就的认识论根源。

墨家科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与现代科学的目的一致。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有其合理的意义。墨家发明的动机,是服务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认识活动的目的,是增进老百姓的利益、功利。

墨家是中国两千多年前从事科学活动的学派,创始人墨子是东方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西方科学界享有很高声誉,他研究科学的方法被后人借鉴改进。文艺复兴后,西方科学一日千里,中国的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西方,以求强国富民。西方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被系统引进。墨子在两千多年前从事的科学活动,不逊于亚里士多德,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更大有用武之地。

墨家的科学活动体现出了系统、完整的科学观,其科学思想和方法至今仍对我们有启发意义。墨家认为,科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能为人民谋福利,现代科学也应如此。今日社会对科学产生的效益越来越重视,效益背后是它能否使人民生活更便利,不能够提供便利的技术效益是短暂的,能够提供便利的技术效益是长远的,墨家的观点能揭示科学和效益之间的联系。

《墨经》科学的成就,已被现代人大大发展。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古代科学成就为基础的。《墨经》所重视的实验方法,所开辟的科学发展方向,在儒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史值得反省的教训。

《经下》和《经说下》内容、精神和框架最重要的特色,是逻辑知识和逻辑论证的形式。这不仅在于其纯逻辑的条目,占两篇文本的接近一半,还在于其全部文字,都是“以说出故”论证形式的典范运用。

《经下》的条目结构,是先列出一个比较复杂,需要特别论证的论题,然后用“说在”的字样,加上极少量的关键字,标出论证的理由,在《经说下》予以简要解释。“说在”是《经下》论证形式的格式化语言,意即“论证的理由在于”。

《经下》每条“说在”字样下所加少量关键字,如果是用一般概念表示的论证理由,则论证展开后的形式是演绎推理。如第1条紧接《经上》末尾,总结止式论证说:“止,类以行之,说在同。”“止,类以行之”,即“止”这种反驳方式,应该按照事物的类别来进行。这是一个比较复杂、需要特别论证的命题。

“说在同”,即“止”这种反驳方式,之所以应该按照事物的类别来进行,是因为我所要反驳的,与对方所要证明的,应该是同一个论题。本条在“说在”字样下所加关键字,只有一个“同”字,是用一般概念表示的论证理由,所以论证展开后的形式是演绎推理。用现代语言整理本条意涵,其演绎推理形式是:所有论证需遵守同一律,止式论证是论证,所以,止式论证需遵守同一律。

本条《经说下》总结止式论证的形式说:“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即对方从不正确的全称命题大前提出发,用演绎推理,推出个别性的结论,我则用跟对方大前提相反的命题,怀疑对方推出个别性结论的可靠性。

《经下》每条“说在”字样下所加少量关键字,如果是用具体事实表示的论证例证,则论证展开后的形式是典型分析式的归纳推理。如第166条说,与一个共同标准相合的东西,都属于一类,这就像与标准的方形相合的东西都是属于方形一样,论证理由在于分析方形的事例。这是列出论证论题,用一个事实例证作为论证理由的典型分析式归纳论证。

《经说下》说,所有方形的东西都属于一类,它们都合乎方形的法则,而又有所不同,或者是木质的方,或者是石质的方,都不妨害其方形边角的相合。一切同类的事物都与方形的道理一样,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这是典型分析式的归纳论证。

《经下》第140条说,有些我们所知道的,不能用手指指着说,如死去的女奴春、逃亡的臣仆、狗犬这两个语词的定义和遗失不见的宝物。春这个女奴已经死了,不能用手指指着说;逃亡的臣仆不知道他在哪里;狗犬这两个语词不知道其定义;遗失的宝物,再巧的工匠也不能造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来。这是列出论证论题,用四个事实例证作为论证理由的典型分析式归纳论证。

墨子在百家争鸣中,出于论证说服的需要,率先在辩论中总结元语言的语义概念“悖”,表示对方自相矛盾、荒谬和背理。《墨经》熟练运用“悖”这个概念和归谬法,反驳百家争鸣中自相矛盾的议论。

《经下》说,假就是不成立。如果这个人这个言论成立,就是有并不虚假的言论,有成立的言论;如果这个人这个言论不成立,认为它恰当,必然不恰当。《墨经》指出论证的关键,是“说在其言”,即“一切言论是虚假的”中“言论”、“虚假”的概念,涉及自身,自我相关。这是对悖论成因的深刻理解,同印度和西方逻辑相通。

玄奘译印度陈那《因明正理门论》论自语相违似宗(自相矛盾的错误论题)的举例,是“一切言皆是妄”,与“言尽悖”论酷似,驳词也与《墨经》相近。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批评克拉底鲁论点“一切命题是假的”:“说一切为假的人就使自己也成为虚假的。”“从一切断语都是假的这一主张,也会得出,这话本身也不是真的。”

古希腊有“说谎者”悖论。克里特岛人爱庇门德说:“所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都是谎话。”如果这句话真,由于它是克里特岛人说的话,则这句话本身是谎话,即假。如果这句话假,能推出其矛盾命题“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不是谎话”,不能推出这句话真。这是不典型的语义悖论。《墨经》批评的“言尽悖”论,同爱庇门德的“说谎者”悖论相似。

“说谎者”悖论,后表述为“我说的这句话假”,这是典型的语义悖论:由真推假,由假推真。悖论是矛盾的恒假命题。语义悖论是涉及语言意义、断定和真假概念的悖论。与之相似,《经下》和《经说下》还有对“非诽”、“学无益”和“知知之否之足用”等另外三个悖论的反驳,都极其精彩,很有现实意义。中、印、西方三大逻辑传统,对逻辑语义悖论有相同思考的事实,是对墨家逻辑普遍性和中西逻辑同一性的证明。

有一棵树,活了五十年,第五十一年被砍伐,做成了桌子,可以说这棵树,既活得久,又活得不久,是久与不久的“同异交得”,对立统一。指出现在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现在是“是”,将来还是“是”;第二种情况是,现在是“是”,将来变成“不是”。在这两种情况下,现在都是“是”这一点,是相同的,论证的理由在于在这两种情况下,现在都是“是”这一点,没有什么差别。现在是“是”,将来变成“不是”,但就现在来说,这个“是”仍然是“是”。现在这个“是”,维持其为“是”,已经很久了,于是不再是“是”,而变成“不是”,所以现在这个“是”,又有其“不久”的一面。现在这个“是”,虽然有其“不久”的一面,但就现在来说,这个“是”,仍有其相对长久的一面。现在这个“是”,不能长久地维持其为“是”,但是又在一定限度内,长久地维持了这个“是”。所以说现在这个“是”是长久的;又说现在这个“是”不是长久的。这两种相反的说法,同样可以成立。《墨经》认为事物既随时间而变化,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又有其确定性,坚持事物、概念确定性和灵活性的对立统一,是理论思维规律的辩证逻辑概括。

《经下》第106条说,人各有所能,也各有所不能。人有所不能,不害其有所能。人有所不能,并不是害处,论证的理由在于,拿人面部器官的作用来打比方:耳能听,不能看,不害其能听;目能看,不能听,不害其能看。举重运动员不善举针绣花,因为举针绣花不是大力士的职任。握筹善算的数学家不善演讲辩论,因为演讲辩论不是数学智能的专长,就像耳管听,目管看,各有职任专长,不能互相替代一样。

《墨经》科学知识是当时实践经验和应用技术的总结。在先秦诸子中,墨家最重视生产经验、应用技术的理论总结。由手工业工匠出身的墨家学者,有条件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经验、应用技术,上升到科学知识。墨家的科学知识,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以逻辑论证为手段,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是技术经验和科学理论的结合。

墨家学者兼具经验家、技术家、工匠和科学理论家的素质与品格。墨子熟悉当时的各种手工业生产技艺,会造车,善造守城器械。墨家注意在生产中观察实验,如小孔成像实验、光学投影实验等。墨家从桔槔、辘轳、车梯等简单机械中总结出杠杆、斜面原理,并设计制造各种器械,减轻劳动负担,提高劳动效率。墨家从世代相传的手工技巧中探明原因,总结规律,提炼数学、力学、光学和简单机械学知识,在科技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从“影不徙,说在改为”到“鉴团影一”等8条,系统讨论几何光学知识。《墨经》对桔槔机的结构和作用原理,有正面的描述总结。

墨家科学精神的要点,是求故明法重理性,求真务实重实证。认为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人们之所以知道这原因的途径与之所以使人知道的方式,不一定相同,例如某人生病。在某种情况下他受到伤害,这是他之所以生病的原因。我亲眼看到了他因受伤而生病,这是我之所以知道这原因的途径。我亲口告诉了别人,这是我之所以使人知道的方式。

万物之“然”和“所以然”,即结果和原因,是认知对象。“知之”,是认识的途径、方式、方法。“见”即观察,是一种认识的途径、方式、方法。“所以使人知之”,是思想交流、语言交际的媒介、手段。“告”即告诉,也是一种交流、交际的媒介、手段。

《墨经》要求全面认识事物的“然”和“所以然”。知事物之“然”,即确认事实如何,用实然命题形式“P”表达。知事物之“所以然”,即确认原因、本质和规律如何,用必然命题形式“必然P”表达。把“然”和“所以然”,即前件和后件,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构成标志事物因果规律的命题。

《经下》和《经说下》用事实和道理,论证83个科学命题。《墨经》的体例,就是“求故明法重理性,求真务实重实证”的模范,始终贯穿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证,就是实际的证明,拿真实的事实来证明。实是事实,证是论证。有论证才构成科学。

《经下》第158条说,“意”和知识、智慧相对比,是指臆测、猜测、假说和想象,是或然、可能。“假说”也是认识的形态,但真正的知识,即智慧,是真切确实的认识,跟“假说”这种臆测、猜测和想象,不是一回事。

假如我猜想这房子的柱子是圆柱形的,这只是我的猜想,并没有亲自看见,这就是“意”,不算是知识。但若是我看见了圆柱形的柱子,而反映在脑里,这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叫做“智”(知识、智慧)。《经下》第151条说,推论要有充分根据,不能仅仅根据过去已经怎样,就推论现在也怎样,把猜测当做确实的知识是错误的。

墨家的科学精神,是贯穿在其自然知识中的观点和方法,是其自然知识的统帅与灵魂。《墨经》的科学知识,已被现代科学知识在新的基准上囊括覆盖,大为超越。其所包含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值得仔细领略,发扬光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