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遯庵文集序》原文与赏析
陳柱一九三九
《遯庵文集序》古诗句出处:陳柱(一八九〇~一九四四),字柱尊,號守玄,廣西北流人。歷任無錫國專、大夏大學、曁南大學、光華大學、交通大學教授。抗戰中任偽中央大學校長。一生枕經葄史,著書九十二種,有文集守玄閣文稿選、詩集待焚詩稿。
昔太史公謂虞卿,非窮愁不能著書。夫虞卿窮矣,未至也。文王之幽,箕子之奴,窮矣乎?曰:亦未至也。國破家亡,故宮禾黍,河傾不可復塞,魚爛不可復全,首陽以之悲歌,厓山以之痛哭,窮矣乎?曰:窮矣,至矣,未極也。若乃天地閉,賢人隱,四維廢,倫常亡,數千年相傳之文字,惟恐其不滅,數千年相傳之文化,惟恐其不墜,數千年相傳之宗教,惟恐其不絕,其相推相演,相鼓相蕩,不特人人相食,且將父子兄弟夫婦交相食,斯不特為一人一時之窮,且將為一國家一民族之窮,推而大之,殆將為全世界全人類之窮,斯乃可謂窮天地窮古今所未有之窮。而生於此一國家一民族之人,乃至生於此一世界之人,皆視若無事,醉歌酣舞,如燕處幕,如魚游鼎,熙熙焉如登春臺,如享太牢,於是此一國家一民族之窮,乃至於全世界全人類之窮,遂盡萃於所謂先知先覺者之三數人之身。於是此三數人之窮,遂乃窮天地窮古今而無可以言語疏狀之窮矣。若張先生孟劬者,豈非其人歟!
嗟乎!先生之窮至此,豈尚忍以著書能文名於天下後世哉!然人窮則反本,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故先生之文,雖無可告訴,其疾痛慘怛,未嘗不如孝子之呼父母也。其指陳得失,剖晰成敗,又未嘗不如孝子之愛其父母,雖知其病之必死,而必不忍不奔走呼醫,辛苦嘗藥也。其志危,故其情苦;其知明,故其憂切。其情苦,故其言也悽然以怨,黯然以思,如吞而復吐,如憤而實悲。其憂切,故其言也,如耳提面命,如燭照而數計。非先生之文能工於古人也,先生之遇窮於古人也。先生嘗與柱言不欲為文人,然文之工之至此,乃不得不為文人矣。豈不重可歎哉!
柱識先生於庚午之歲,以亡友孫君益庵之介,謁先生於滬瀆寓齋,相見驩甚。益庵嘗與先生言:「昔吾二人,與王君靜安為三友,自靜安謝世,今得柱尊,又可稱為三友矣。」柱遜謝不敏。未幾,先生北上講學,匆匆將十年,通書論道,匪日則月,柱嘗與朱鉢文、王秋齋兩君,品論當世人物,咸謂先生今之窮人,古之通人也。
嗟夫!先生不窮,先生之文惡能至是哉!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其或有讀先生之文,感而遂通先生之志,斥邪說,放淫辭,維國教,正人心,庶幾窮而能變,亡而復存乎?則此集之布,又烏可緩也?己卯中春,北流陳柱謹序於上海寓廬之變風變雅廔。
《遯庵文集序》古诗句出处:集評
《遯庵文集序》古诗句出处:集評【陳永正】 虞卿窮愁著書,今之學者領取科研經費寫書,古人搶地呼天,今人歌紅舞紫,此亦「窮則變」歟?【張解民】 多陳言而乏新意。【徐晉如】 茲說也,昉自明季顧寧人亡國亡天下之辨,而更張皇發越。【鄒金燦】 錢賓四謂張孟劬「慕古之意特深」。余讀孟劬史微,想見其爲人,於其辭正意遠處,每致焉。晚清以降,誹聖詆古者頃得廣譽,守先待後者則聲塵寂寥。痛哉柱尊是文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