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釜底抽薪
【溯源】
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释义】
抽掉锅底下正在燃烧的柴火,使铁锅冷却后,锅里的水就不再沸腾了。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故事】
东魏大丞相高欢手下有位得力的大将名叫侯景。侯景与高欢原来同是怀朔镇的镇兵,又是共同参加过六镇起义的战友,所以深受高欢的信赖。
东魏迁都邺城后,高欢任东魏丞相,他经常身居陪都晋阳,全力对付西魏和北方的柔然,而对于与南方萧梁接境的河南一带鞭长莫及。侯景性格残忍酷虐,治军严整,每战必捷。高欢认为他是镇守河南的最为合适的人选,于是让他拥兵十万,统治河南。侯景经营有方,迅速把河南扩大为十三州,成为鼎足而立的一方霸主。
侯景对有勇有谋的高欢十分敬重,但对高欢的儿子高澄却极为藐视。高欢死后,高澄继任大丞相,秘不发丧,以高欢的名义写信召侯景回邺城,想借此剥夺侯景的兵权,诛除后患。侯景接信后,知道自己一旦入京将无法脱身,而且性命难保。于是侯景以河南十三州的大片土地为晋见礼,投靠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知道侯景机诈多变,反复无常,也不敢轻易信任他,于是侯景转而投奔南方的梁武帝。
侯景公开叛变后,高澄派人抓住了他的妻子和儿女,多次写信向他劝降。并写信许诺,如果他答应回来,让他终身作豫州刺史,部下的文武将士官概不追究。但侯景丝毫不顾及家人的安危,回信说,我的家眷随你怎么处置。高澄只好将他们囚禁起来。
高澄见劝不回侯景,便派大将慕容绍宗率十万大军向侯景进攻。在使用武力的同时,也对梁朝采用攻心战术,他命令中书郎魏收撰写檄文,声讨侯景的叛国行径。魏收才思敏捷,几天内就写好了多份檄文,分发到侯景占领的地方。其中有一篇是《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文中有“抽薪止沸、剪草除根”的话,意思是劝说梁武帝不要纵容侯景,要求他把侯景交给东魏。
侯景看到形势对自己不利,便派出使者想面见江南的梁武帝,许诺以中原地区十三个州郡作见面礼,请求梁武帝出兵相助。梁朝的大臣们认为南梁和东魏多年相安无事,现在如果接纳了东魏的叛将,必然引起两国的纠纷。做了四十六年皇帝的梁武帝一直想统一中原,他认为实现自己夙愿的时机到了,便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接纳了侯景,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同时派兵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以牵制东魏,由此梁朝引狼入室。
东魏大丞相高澄得知侯景南逃,一边让大将慕容绍宗率军深入,一边用反间计挑起梁朝与侯景之间的争斗,以坐收渔翁之利。高澄致书梁武帝,声称愿和南梁重修和好,梁武帝面对敌兵压境,便回信表示接受议和。不料,东魏的来使回国途中被侯景截获。侯景本来就不是真心投降南梁,见信后毅然起兵,背叛梁武帝,进攻南梁。他领兵南下,越过长江,攻占了南梁首都建康后,到处屠杀掠夺,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使这座闻名南北的繁华都市,变成了一片废墟。第二年,梁朝大将陈霸先率领大军从江陵出发,进攻建康,侯景死于逃跑的路上。
【智慧语林】
做任何事情,首先是要认清、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我们常说“扬水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扬水”式的“止沸”,只是一种应急性的措施和手段,只是抓住了事物的次要矛盾,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取走锅底的柴火,断了火的源头,“沸”才能有效止住,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