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国语》·勾践灭吴》原文、赏析、鉴赏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3〕,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4〕。”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5〕,冬则资絺〔6〕,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7〕。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8〕。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9〕?”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10〕,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11〕。
曰〔12〕:“寡君勾践乏无所使〔13〕,使其下臣种〔14〕,不敢彻声闻于天王〔15〕,私于下执事曰〔16〕: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17〕,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18〕,请勾践女女于王〔19〕,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20〕。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21〕! 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22〕,系妻孥〔23〕,沈金玉于江〔24〕,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25〕,乃必有偶〔26〕,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27〕,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28〕?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29〕,其孰利乎〔30〕?”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31〕,子胥谏曰〔32〕:“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33〕。三江环之〔34〕,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35〕。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36〕,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37〕。”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38〕,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39〕。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40〕。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4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42〕。”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43〕,宦士三百人于吴〔44〕,其身亲为夫差前马〔45〕。
勾践之地,南至于勾无〔46〕,北至于御儿〔47〕,东至于鄞〔48〕,西至于姑蔑〔49〕,广运百里〔50〕。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51〕,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52〕。”令壮者无取老妇〔53〕,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54〕,公令毉守之〔55〕,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56〕,生二人公与之饩〔57〕。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58〕;支子死〔59〕,三月释其政,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60〕。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61〕,纳宦其子〔62〕。其达士〔63〕,絜其居〔64〕,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65〕。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66〕。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67〕,国之孺子之游者〔68〕,无不也〔69〕,无不歠也〔70〕,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7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72〕,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73〕,今越国亦节矣〔74〕,请报之〔75〕。”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76〕!请姑无庸战〔77〕。”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78〕,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79〕。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80〕,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81〕,欲其旅进旅退〔82〕。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83〕;进不用命〔84〕,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85〕,国人皆劝〔86〕。父勉其子〔87〕,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吾君也,而可无死乎〔88〕!”是故败吴于囿〔89〕,又败之于没〔90〕,又郊败之〔91〕。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92〕;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93〕,吾与君为二君乎〔94〕!”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95〕,君若不忘周室〔96〕,而为敝邑宸宇〔97〕,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98〕,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99〕。”遂灭吴。
〔1〕《国语》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史书,共二十篇,计七万多字,记言多于记事,成书时代当与《左传》相近。本文选自《国语·越语上》,据中华书局《国语集解》本。题目是另拟的。春秋后期吴越两个大国的乘势崛起及其相互间的争霸斗争,是当时广有影响的大事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教训。本篇所述越王勾践在暂时失利的情况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一举灭吴,就是一段著名的历史故事,至今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宝贵的借鉴。
〔2〕勾践:越王允常之子,前496—前465年在位。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在夫椒战败,退保会稽。栖:居住,停留。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3〕昆弟:兄弟。国子姓:指国中百姓。子姓:犹子民,即百姓。
〔4〕共知:共同掌管。
〔5〕贾(gu)人:商人。资:积蓄,储备。皮:指御寒的皮衣之类。
〔6〕絺(chi):细葛布,做夏衣用。
〔7〕乏:匮乏,缺少。
〔8〕“夫虽无”三句:虽无外患,但文臣和武将,不能不注意培养、选择。四方之忧,指外部敌人的侵扰。爪牙之土,指可供驱遣的武勇将士。
〔9〕无乃后乎:恐怕太晚了吧?
〔10〕子大夫:对文种的敬称。子:您。
〔11〕行成:进行议和。
〔12〕曰:表示其下的一段文字是文种对夫差说的话。“曰”的主语是文种。
〔13〕乏无所使:缺少人材,无可供派遣的人。
〔14〕下臣:犹所谓“小臣”,文种的谦称。
〔15〕“不敢”句:意思是不敢直接把话讲给您听。彻:直达。天王:指夫差。
〔16〕下执事:指吴王下面管事的臣。
〔17〕师徒:指军队。辱君:这里有屈驾前来的意思,指吴国对越国的进攻。
〔18〕赂君之辱:意思是以礼物答谢吴王的屈驾光临。赂:送财物给人而有所要求。
〔19〕“请勾践”句:请允许把勾践的女儿充作吴王的女奴。第二个“女”字读去声,作动词用,充当女奴的意思。下两句同此。
〔20〕毕从:全部随同奉献。
〔21〕左右:随意处置的意思。
〔22〕焚宗庙:焚毁越国的祖庙。按此句连同以下几句是表示,如果求和不成,越国将作拼死的战斗。
〔23〕系妻孥(nu):捆缚妻子儿女。
〔24〕“沈金玉”句:将金玉沉入江中,不让吴国得到越国的珠玉。
〔25〕致死:效死,即拼命。
〔26〕乃必有偶:意思是人人拼死而战,一人必抵两人之用。偶:两个。
〔27〕事君:侍候您。有意婉转的措辞,实际是说与夫差作战。
〔28〕“无乃”句:意思说若是越国决死而战,岂不就使得您所爱的越国之民众、财货受到损失了吗?按:这也是表面讨好夫差而实际有所威胁的话。
〔29〕“与其”二句:与其杀掉这些人(指越人),还不如得到这个国家(指越国)啊。
〔30〕其:指上述两种做法。孰利乎:哪样做更有利呢?
〔31〕夫差:吴王阖闾之子,前495一前473年在位。听:指听从文种的话。成:议和。
〔32〕子胥:吴国大夫伍员的字。
〔33〕“仇雠”句:彼此仇视、敌对和争战的国家。雠,同“仇”。
〔34〕三江:指环绕着吴、越两国的长江、钱塘江和浦阳江。
〔35〕不可改于是:指吴、越这种不能并立的形势是不可改变的。
〔36〕上党之国:指北方陆居的国家。上,高。党,所,地方。
〔37〕无及:来不及。已:同“矣”。
〔38〕纳:送给。太宰嚭(pi):吴国太宰(官名),名嚭。
〔39〕服之:使其降服。
〔40〕去之:离开越国(指撤军)。
〔41〕执雠:结仇。
〔42〕更:改变,改正。
〔43〕卑事夫差:自甘卑贱地去服事夫差。
〔44〕“宦士”句:派遣三百名士人到吴国去充当臣仆。宦,指臣仆。
〔45〕其身:指勾践本人。前马:在马前开道的人。
〔46〕勾无:山名,在今浙江诸暨以南。多本作“句无”,“句”同“勾”。
〔47〕御儿:地名,在今浙江嘉兴。
〔48〕鄞(yin):今浙江鄞县。
〔49〕姑蔑:地名,在今浙江龙游县以北。
〔50〕广运:指越国疆域。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51〕致:招致,招集。
〔52〕帅:率领。二三子:意思是你们这些人。蕃:繁殖。指增殖人口。
〔53〕取:同“娶”。
〔54〕免:同“娩”,分娩。
〔55〕毉:同“医”。守之:指守护妇人生产。
〔56〕母:指乳母。
〔57〕饩(xi):食物。
〔58〕“当室者”二句:嫡子死了,免其父三年赋役。当室者,承家人,指嫡子。政,通“征”,指赋役等。
〔59〕支子:庶子。
〔60〕如其子:就像对待嫡子一样。
〔61〕疹(chen):通“疢”,一种热病,“疾疹”泛指一般病疾。贫病:贫困的意思。
〔62〕纳宦其子:意思是把他们的儿子纳入官府,加以教养、供给口粮。
〔63〕达士:有名望的人。
〔64〕絜其居:帮他们把住房收拾得很干净。絜:同“洁”。
〔65〕摩厉:同“磨砺”,有教导、劝勉的意思。义:指正当的道理。
〔66〕庙礼之:在宗庙中接待。意思是禀告祖先,以示隆重。
〔67〕稻与脂:稻米与肉类。行:指到各处巡行。
〔68〕孺子之游者:年轻人中的流浪者。孺子,原指未成年者,这里泛指年轻人。游者,流浪无归的人。
〔69〕(bu):通“哺”,给东西吃。
〔70〕歠(chuo):给水喝。
〔71〕其身:指勾践自己。按以下两句写勾践及其妻子亲自参加劳动,自食其力。
〔72〕不收于国:不向国人收赋税。
〔73〕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使我们国君在诸侯国面前蒙受耻辱。
〔74〕节:有节度。指社会各方面已有正常秩序。
〔75〕报之:指向吴国复仇。报:报复,报仇。
〔76〕“如寡人者”句:像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耻辱呢。是表面自谦的话。
〔77〕姑:暂且。无庸:不用。
〔78〕四封:四境。封:疆界。
〔79〕志行:志向行为。少耻:指缺乏羞耻之心。
〔80〕“今夫差”句:穿着水犀皮所制战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是说夫差兵多,装备也好。水犀,犀牛之一种,皮可制甲。亿,古代十万。有,又。
〔81〕匹夫之勇:不用智谋,仅凭个人勇气。
〔82〕旅进旅退:一同进一同退。旅:俱。
〔83〕常赏:定赏。国家规定的赏赐。下文“常刑”之“常”,义仿此。
〔84〕用命:遵从命令。
〔85〕果行:竟行,指终于出兵伐吴。
〔86〕劝:互相勉励。
〔87〕勉:劝勉,鼓励。
〔88〕“孰是”二句:这样的国君啊,谁能不拚死为他效劳呢!
〔89〕囿:水名,即笠泽,在今太湖一带。
〔90〕没:吴国地名,所在处不详。
〔91〕郊败之:败之于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的郊外。
〔92〕不受命:指没有按天命行事。
〔93〕达:遣送。王:指夫差。甬、句东:也称甬东,即今浙江定海东北的海岛。
〔94〕“吾与君”句:我和你就像两个国君一样,如何?
〔95〕礼先壹饭矣:从礼节上说已对你先有过一点恩惠了。指以前曾准许越国讲和。壹饭,形容小的恩惠。
〔96〕不忘周室:意思是看在周王室的份上。按吴王与周王同是姬姓,为同
宗。
〔97〕敝邑:指吴国。宸宇:屋边簷下,引申有庇护、照顾的意思。
〔98〕残:毁坏。社稷:祭土神、谷神处,立国的象征和标志。
〔99〕其次也:意思是请居住到吴国来吧!次,舍,进驻。
《国语》一书以记言为主,叙事往往不如《左传》生动,但本篇却能借助对话显示不同人物特征,表现人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冲突,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文字本身也较浅明流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