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岚
抒情诗。作者江河。发表于《诗刊》1980年第10期。与顾城、舒婷等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冲突的抒写和揭示的诗人不同,江河更注重对民族历史、民族心理的思考。在他的诗中不仅有觉醒的自我形象,而且在这一形象中注入了民族情绪,追求自我与民族的结合,使诗歌带有沉重的历史感。《纪念碑》就是诗人对民族历史与现实思考的篇章。“纪念碑”是胜利者的形象,又是经历过“许多次失败的英雄”的沉思者的形象。这一形象传达出一种庄严感,同时又辐射出诗人复杂的情绪:诗人为民族的光荣、人民的英勇和智慧而感到骄傲,又为人民无数次被出卖、被凌辱,身上还留着锁链痕迹的历史感到耻辱。歌颂了中华民族在“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的奋起抗争,并表达自己为结束民族灾难而斗争的决心:“既然希望不会灭绝/既然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真理就把诅咒没有完成的/留给了枪/革命把用血浸透的旗帜/留给风,留给自由的空气/那么/斗争就是我的主题/我把我的诗和我的生命/献给了纪念碑。”诗人在这里所抒写的情感、所作的思考,是个人的,又是超个人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十年动乱后的社会情绪。“纪念碑”这个意象,融进了自己对历史、对民族、对自我生存价值的深沉思考,是纪念碑,又是民族的历史,自我的历史。它交织着民族的荣辱兴衰,也包含着民族的忧患和希望。诗人通过纪念碑将民族的历史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使纪念碑成了最富有历史容量的意象。随着诗情的流动,诗人冷静的沉思逐渐被激越的情绪所代替,使读者在巨大的感情潮水涌动中升起一种庄严的使命感。诗风浑厚、深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