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华《曙光》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张艳华

六场话剧。作者白桦。发表于《人民戏剧》1977年第9期。该剧描写的是洪湖地区从1931年春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这四年中发生的党内路线斗争。这四年,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四年,也是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四年,洪湖地区便是深受其害的一个典型。1931年春,由于中央代表来到洪湖全面推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结果在很短时间内便把好端端的洪湖断送了。中央代表还根据王明的“指示”对怀疑、抵制、反对错误路线的同志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手段,借“肃反”,杀“国民党改组派”为名,杀害了大批党的优秀干部、红军战士。该剧比较恰当地按生活的本来面目,一方面反映出这种“左”倾错误路线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则层层表现了红军干部战士在实践中对这种错误路线逐步认识和斗争的过程,写出了错误路线不得人心的必然结论,歌颂了毛主席的正确路线的伟大胜利。同时,剧中还特别描写了贺龙同志在残酷的斗争面前捍卫真理,无私无畏,坚持团结、保护群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胸怀。该剧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努力塑造领袖人物形象,因此,贺龙自然是全剧的灵魂。然而作品并没有超越生活实际和路线斗争的规律,没有将其拔高为全能的救世主,而是以大量感人的细节,着力描写了贺龙在革命斗争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较好地摆正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个人同党、同组织的关系。围绕着贺龙,剧本还精心刻画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人物群像,如岳明华、冯大坚、岳老根、黄喜子、林寒等,他们不仅仅作为贺龙形象的陪衬,而且在剧中具有独立的使命。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增强了主题思想的表现力。该剧艺术构思朴实无华又不乏匠心,如把贺龙这一重要人物安排在第三场才出现,在风口浪尖上“亮相”即可以更好地展示贺龙的性格及作用;同时,由于作好了充分的铺垫,使贺龙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亲切感人。全剧总的格调是沉郁而悲愤的,却并不惨淡晦暗。它没有为了表现错误路线的危害而罗列一大堆现象,更没有因写了危害的严重性而使人感到前途沮丧,而是既写得震撼人心,发人深省,激起人们强烈的爱憎,又形象地展示出了黎明的曙光。此外,由于剧中穿插了大量的民歌、乐曲,因而既渲染了洪湖地区的地方气息,也给全剧增添了明快的色调。应当指出,表现我党历史上的路线斗争和塑造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在当时的话剧创作中还是一个重大课题。《曙光》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特别是对极“左”思想的批判,仍然对新时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上演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当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争议,如有人认为剧本表现错误路线的危害“太多了一些”,使人有“压抑之感”;有人认为贺龙形象还欠丰满,没有被作者紧密地组织到整个构思中去,没有深入斗争中心等等。该剧曾被改编为同名影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