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问题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换个角度看问题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对人生有着细致的体察:“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会感谢它是大的。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看事物要一分为二,有时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便下了结论,这往往有失偏颇。因此,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会有别样的收获。”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蜜蜂放进一个瓶口敞开的瓶子里,将瓶底对准阳光,遗憾的是,没有一只蜜蜂能够飞出去。因为它们只想飞向有阳光的地方,却对敞开的黯淡的瓶口不理不睬,最终全部撞死在了瓶底。

英国谚语说:“能随机应变的人是聪明人。”刻板地接受前人经验的人,常常会陷入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更像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尽管发动机已经启动,你也确定了自己的目的地,并且正在向前行。但在惯性思维的引领下,你的步伐不会停下来,你不会观察四周,只顾前行,尘土被甩在身后,而在行进中如果受到他人责难,遇有诱惑,便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反复权衡,最终没有到达目的。

当你无法挑战自我,并且感觉到世界在变化,而自己却还在原地不动时,你就应该明白自己是陷于惯性思维、守旧不前了。当你陷于惯性思维中时,除了不必质疑让自己改变的能力外,你必须质疑一切,发现、承认和改正自己的某些思维定势。

1.有改变惯性思维的目标

你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惯性思维,直到很晚才发现,比如你的思考习惯、行为方式、处世方法。你必须养成习惯,经常回顾自己为一件事所做的努力,看看自己已经做了什么,以及将要做什么,并以此来确定你仍然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是踏上习惯性思维的歧途。

2.承认自己在进行惯性思维

这需要你有勇气承认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通常人们不愿意这样做。想一想你最近一次对某个问题思考得殚精竭虑的状况吧。你是否回头看看并承认了这个事实?你是否停了下来,等待改天情况出现好转?或者你是不是在不好的创意产生后,另外想出一个好的办法,试图让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你越是不承认规矩死板的害处,想阻止自己的损失、停止愚蠢做法的可能性就越小。事实就是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你在惯性思维的“牛角尖”里钻得更深而已。

3.从惯性思维中走出来

这一条是最难做到的。知道和承认问题并不等于能解决问题,要想跳出惯性思维的“泥潭”,首先要加强学习,不能思想懒惰,浅尝辄止。认识上的贫乏和思想上的懒惰是导致惯性思维的根源。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不求甚解、浑浑噩噩的做法,最容易让错误的惯性思维乘虚而入。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认识,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鉴别力,不断从书本中、实践中学习,增强辨别能力。

要勇于创新,常于自省,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我们应该凡事多问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没有这一部分,那么,全局将会怎样?”

要学会“因地制宜”,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认识到,有的做法和经验在这个地方有效,到那个地方就不一定管用;有些做法昨天行得通,今天也许就没有用了。

在临安城外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古寺,老禅师精心传道,弟子如云。秋天到了,有几个弟子准备离开寺院,下山布道。临行前老禅师担心他们学禅思维封闭,布道拘于形式,于是出了两句偈语开导他们。老禅师说:“秋雨绵绵二人行,为何天不淋一人。”弟子们听后面面相觑,不知作何解释。

一个弟子想了想说:“可能有一个人穿着雨衣吧!”禅师听后摇了摇头,未置可否。另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说道:“肯定是一边下雨,一边不下!”其余人听后觉得有些牵强,老禅师看了看他,也没有作声。大家又陷入了思索,老禅师看着他们,期待正确答案早点出现。片刻,第三个弟子满怀信心地说:“你们都错了!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个走在细雨里,一个走在屋檐下。不就一个被淋,一个不被淋了吗?”众人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他也颇有些洋洋自得,可是老禅师只是微笑着看看他,又望望众弟子,并没有点头。

过了一会儿,老禅师才对弟子们说:“你们只知道‘不淋一人’就是一个人不被淋雨,难道就不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吗?”众弟子听后恍然大悟。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曾经在实践中被证明有效的方法和思路,可能成为一种习惯,或称常规,而我们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是由这种思路来进行的,但这种按惯例行事的思路却不一定都能有效果。只有真正从惯性思维中走出来,才能豁然开朗,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遇事要找准看待问题的角度,全面看待,切忌片面思考。这是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品质。世界上没有事事如意的人,每个人都会有得意之时,也会有失意之事。唯有保持积极的态度,才能使我们避免在大喜大悲中颠簸,才能让我们的思想不为焦虑和忧愁所牵制。对待酸甜苦辣,泰然处之,坦然自若。换个角度看问题,全面认识事物,抱以乐观知足的心态,你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