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就像播种,仁爱比聪明更难得
中国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就是以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因此,中国人把“和为贵”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各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也是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谋求对立面的和睦共处同样是一种“和”。
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到和谐;不高明的人,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和”是一种方法、一种情怀、一种胸怀、一种气度、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同时拥有两种心态,其一是融入社会,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其二是要时时刻刻拥有质朴之心,不为社会环境所影响,做纯真而自然的自我。这里的质朴、纯真、纯朴以及自然,事实上,就是指做人必须真诚,不可以肆意伪装自己,也不可以刻意地欺骗别人,这样才能保持心情舒畅,与人关系和谐。
处世之道的原则是做事情拿捏好分寸,避免“过”和“不及”;“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将会使“怨”恶性循环,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以直报怨,以德报怨,我们得到的将比失去的更多、更大。
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侍奉国君过于频繁琐碎,臣下就会自取其辱;和朋友交往过于亲密繁琐,朋友的关系就会变得疏远。
孔子也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意思就是,人做事要保持一个尺度,不要凡事大包大揽。例如,你真正为自己的孩子好,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去获得成功,独立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夫妻之间也要给对方留一点分寸,留一点余地。对待工作要尽心尽责,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本分,不要越俎代庖。“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君子对于社会、人、事,既不在某些方面表现得特别有倾向,也不在某些方面表现得特别冷漠、疏远,以恰当的原则与方式来对待一切人、事,少说多做,才能“修己以安人”。人修身不仅是为了完善自身,也是为了完善社会。
人必须拥有一颗本有的质朴之心。面对不同情况要保持正直之心和谦恭诚恳的态度,展现出真实的自我,不做掩饰和隐藏,让别人发现你最真实的一面——缺点与优点共存,并勇敢地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样自己才能不断地进步。人不可以随便地舍弃自己的质朴、自然的心。如果每件事都隐藏自己,欺骗别人,别人也会欺骗你,世界就会充满欺骗,你的生活将永无宁日。
沈从文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以一篇小说《边城》震撼文坛,成为中国文坛赫赫有名的作家,他以坦率和纯朴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沈从文家庭条件不好,小时候没有上过几天学,他的学问是靠自学而成的。他没有学历,但是他有很好的学问。年轻的他怀揣着梦想到北京闯荡,他一边找人借书来读,一边经常跑到北京大学听讲。结果,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增长了知识和见闻,又因为他的旁听,很多老师都认识他,他也结识了很多著名的大师,并与他们畅谈,向他们请教。他自己在不断地成长。
后来沈从文到了上海。上海在那时号称十里洋场,繁华非常,这个外地的乡下人经常受到别人的轻视和鄙夷。然而,沈从文坚定志向,努力寻求学问,终于他以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后来他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
沈从文以轻灵俊逸的笔调描写人的真实的情感,赢得了很多读者的青睐,他的作品风靡整个文坛,他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具有了很高的声望。但是,现在让他来给大学生们讲课,这可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未给学生上过课。
然而,人生总会有第一次。沈从文经过几天精心的准备,写好了讲义,应该算是胸有成竹了。可是当他第一天走上讲台,看着台下的一群学生,那一张张可爱的面孔不禁让他心跳加速,紧张得不行。从开始上课到他说出第一句话,期间整整有十多分钟,台下一片寂静,大家都在期待着这位大师的精彩演讲。然而,当他开始讲课时,由于心情十分紧张,他竟然把准备好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只好低着头照着讲义念。这样不但使讲课显得十分枯燥,而且十来分钟后就讲完了,剩下来的时间应该怎么办呢?
沈从文冷汗直流,心慌意乱,台下依然很静,只是有点尴尬的成分在里面。学生们的眼睛仍然望着这位传说中的大师。几分钟的静谧之后,沈从文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话:“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台下顿时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后来,胡适先生听说了这件事,他不但没有批评沈从文,反而很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有位学生听了这堂课后,在日记中写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沈从文在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时,没有选择硬撑着“脸面”,天花乱坠地吹嘘,而是十分真诚地表示他非常害怕,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魄力啊!沈从文不愧是文坛巨匠,他的真诚与坦率赢得了学生和老师的一致谅解和尊敬。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戴着“面具”,但人在一生中,无论是对朋友、对社会还是对家人,都不可以用虚伪来应付。虚伪的种子只会结出虚伪的果实,真诚才是做人的关键。一个人假使总是用虚伪“对付”他人,那么,他总有一天会被戳穿,会被识破,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他。
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才是通向别人内心深处的桥梁。以一颗真诚的心与人交往,人才能在遇到挫折时,获得别人的帮助,才能更好地前行。怎样才能与人相处得更好呢?
1.“和为贵”
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事业与工作,都需要“和气生财”,互相争斗不如互补合作。与其两败俱伤,不如彼此都退让一步,化干戈为玉帛,这样双方都受益!
在美国有许多高速公路从荒无人烟的沙漠中穿过,如果发生汽车抛锚、油被耗尽等状况,司机只能在沙漠中苦苦等待其他车辆经过,载自己一程。
目睹这种状况,一个叫格林的人在一条高速公路旁投资修建了一家小型加油站,提供加油、修车等服务。由于沿途只有这一家加油站,格林的生意自然十分兴隆。
邻居汉克见状,非常眼红,他跃跃欲试,准备在格林的加油站旁再开一家,希望也能大赚一笔。他的父亲却极力劝阻,并建议他改开一家小旅馆,也许更能获利。
汉克的父亲解释说:“格林的加油站已经能满足过往车辆的需要了。你与其模仿他再开一个,不如提供他未提供的服务。再开加油站,无疑是展开恶性竞争。而开家小旅馆,则是和他互利,并会开发出另一个新的市场。”汉克听后,觉得父亲所言极是。
于是,在这条沙漠中的高速公路旁,司机们可以去格林的加油站为车加油,也能到汉克的小旅馆吃饭、洗澡,甚至住上一晚,十分方便。格林和汉克的生意越做越兴隆。
汉克没有和格林展开恶性竞争,而是另辟蹊径,与格林的生意形成互补,从而双方都受益。
这就是不斗气、和平相处的好处。
一个人的修养在于平时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其事事张弓拔弩,斤斤计较,不如乐观向上,宽以待人。人际关系就像播种,如果你不再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你的修养肯定大大提高了。所以,对任何事情都不宜吹毛求疵,过分地追求完美。不自卑自怜,丢弃个人成见,抛开感情用事的不良习气。当你能原谅自己和他人的错误的时候,不愉快就会随之消失,从而做到与人和平友好地相处。
2.与人为善,存善心,以善待人
3.对周围一切存爱敬心,恭敬、谨慎、细心
4.成人之美
别人有好事,我们应该帮助他、成全他,不能搞破坏。即使是对“坏人”,只要他做的是好事,我们也要帮助他。任何时候,对社会有好处,对人们有好处,就可以伸出援手。人即使不善,我们也要经常辅导、帮助他,尽心尽力去感化他,使他改过自新。
事实上,处世是一门大学问,如果你能以“和”对一切人与事,人生中就没有做不好的事,也没有处理不好的关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