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多行不义必自毙

眼前,世界上某一个大国,飞扬跋扈,暴戾恣睢,横行霸道,颐指气使,右手持警棍,左手托原子弹,随意指责别的国家为“邪恶轴心”,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在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看来,它简直像一个丑角,一个地地道道的纸老虎。我举出东西方各一句谚语,奉赠这个国家的人民。中国古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西方谚语说:“上帝想让谁灭亡,必先让他疯狂。”这都是多年经验的总结,决不会错的。

——季羡林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出自《左传·隐公元年》。这句话的意思是,坏事做多了,就会自取灭亡。其源于一段故事:

郑庄公是郑武公之子,因出生时难产,差点要了他母亲武姜的命,所以武姜很不喜欢他,而宠爱他的弟弟叔段。公元前744年,武公病重,武姜想让武公立叔段为太子,却遭到了武公的拒绝。同年,武公病逝,年仅15岁的庄公即位,武姜想趁庄公年龄小,临朝听政,借机把江山易位给叔段。

公元前743年,武姜请求将制邑(今郑州市荥阳氾水镇)作为叔段的封邑。庄公以制邑地势险要,其乃军事要地为由拒绝了武姜的请求。武姜见此行不通,于是她又改而威逼庄公把京邑(今郑州市荥阳东南)封给叔段。京邑是郑国的大邑,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最终,庄公无奈于武姜的纠缠只好答应。叔段到京邑后,仗着母亲武姜的支持,大肆修缮城池,训练甲兵,囤积粮草,加紧扩展自己的势力。

郑庄公知道母亲不愿让自己继位,也深知武姜与叔段企图夺权的阴谋,但他却不动声色,不争辩,也不反抗。这时,大夫祭仲提醒庄公:“凡属都邑,城垣的周围超过三百丈,就会危害到国家的存亡。因此,先王规定:封邑大的不可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可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不可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不合法度,您为什么还要容忍呢?”

庄公只说了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汝可拭目以待。”

庄公一次次地退让,促使叔段篡国称君的野心日益增长。没过多久,叔段竟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都要服从他的命令,他还把京邑附近的两座小城收入到他的管辖范围。公元前722年,叔段便亲率甲兵万人准备侵袭郑都,此时武姜也准备开城门接应,来个里应外合。

庄公得到叔段起兵日期的密报,说:“该是反击的时候了!”于是,他立即命令公子吕率200辆战车讨伐叔段。京邑百姓闻讯,纷纷叛段。叔段大败溃逃,仓皇出奔到鄢(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庄公又攻打鄢,叔段外逃共国(今河南辉县)避难。庄公最后把武姜逐出国都,安置在颍地。至此,郑庄公成功地处理了内政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国家权力的统一,为争霸中原奠定了基础。

“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一条普遍真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样。可以说,古往今来,凡是作恶的人,搞阴谋诡计的人,违法乱纪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如季老所说:“西方谚语说:‘上帝想让谁灭亡,必先让他疯狂。’这都是多年经验的总结,决不会错的。”

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不到,时机一到,一切都报。”这话是有道理的,凡是作恶多端的人,必然众叛亲离,成为人民的公敌,是没有好下场的。这样的案例已经很多很多了。

公元前620年,晋灵公即位,他生性残暴,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

一天,厨师送上来的熊掌炖得不透,晋灵公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两个宫人奉命把尸体装在筐里,抬到宫外去埋葬。就在这时,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于是他们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

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早已察觉出他是为自己杀厨师一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走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对他说:“贤卿不必多言了,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晋灵公这样说,便温和地说道:“谁没有过错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那就说明您是一位贤君。”

可惜的是,晋灵公并非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他的行为依然残暴,政令依然繁苛。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非常愤怒,还派刺客去暗杀赵盾。刺客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已经穿戴好礼服,等待上朝。刺客见状,便退了出来,感叹地说:“这时他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如果我杀了他,就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就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说罢,这个刺客便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另施一计,他假意宴请赵盾,当赵盾进宫赴宴时,就在席间暗杀他。但赵盾被卫士救了出来,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结果,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了。

事实上,真正聪明的人决不会自掘坟墓的,他会修身养性,努力保持虚静状态,静守本心,自然而存,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真实、正直的人,这样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