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只有啪啪啪和拍拍拍的,不叫旅游
文/萌叔
只要一放长假,就会陆续有人问我:叔啊,求推荐一个可以美美照相的旅游胜地,我要发朋友圈震慑全场,你懂的。
我没有回复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我无法理解一个人的精神要贫瘠到什么程度,才需要通过拍照和PS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去外面闲逛,看到一群背包客,人手一部iPhone,七八个壮汉蹲在地上围着一朵娇嫩小白花疯狂按快门的场景。那画面,和野外集体如厕真的很像,美得我不敢看。
这还让我想起了出门在外,不论住在哪里,都能见到从门缝塞进来的让人脸红心跳的小卡片,还有隔壁隐约传来的男男女女的呻吟声。
拜托,如果只有啪啪啪和拍拍拍,这真的不叫旅游。
01
人与人眼中的世界,其实是不一样的。
几年前,一个与我并不熟悉的大学同学来杭州旅游。虽然交情不深,但我还是要尽地主之谊,带他去逛逛西湖。
走了半个小时,我们拐进一座很冷清的小祠堂,旁边有导游说这是于谦祠。提到于谦,我的第一反应是和郭德纲说相声的那个胖子。
我同学倒是面色凝重,走了进去,二话不说就跪下了,吓得我一激灵。我想拽着领子把他拎起来:你缺心眼啊,跪在个石头面前算什么啊,又不是你祖宗,多丢人。
他冲我笑笑,说:“一会儿就好,你要嫌不自在,就去附近逛逛吧,我很快就完事儿。”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自己也搞不清楚,只是读了不少和于谦有关的书,觉得他真是了不起,就想来瞻仰一下。
我当时一百个不理解,觉得这货真是个“中二”少年,变着法地矫情。直到几个月后我开始读《明史》,看到于谦那一卷时,才多少明白了一些他的感受。
后来我自己一个人又去了一趟于谦祠,没带相机没拍照,恭恭敬敬鞠了几个躬,好让他老人家知道,除了说相声的那个于谦外,还是有人记得他的。
0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你一定不会陌生。有趣的是,读万卷书,是放在行万里路前面的。
换句话讲,如果旅游时,你不了解景点背后的故事,即便住着再舒服的洒店,享受再豪华的套餐,也只是走马观花,对着镜头龇牙;洗涤不了心灵,也升华不了灵魂。
想必前面我提到的那位环游世界的土豪,就属于这种情况。他的眼中只有房子、树、山、水,却不晓得背后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当然会觉得无聊。
其实这不叫旅游,顶多算是换个地方逛街。
面对同样一件事、一个物品、一处景点,你了解得越多,看到的就一定也越多。
你懂美术,走在路上看见的光与影都与别人眼中的不同,天空不只是蓝白灰,有时也会泛黄发紫;你懂音乐,就能轻易分辨曲调中的每一种乐器,脑补出乐队的样子。
当然,如果你了解某些景点的深层含义,旅游也容易带来更多乐趣。
我有一个基友,他喜欢苏式园林到疯狂的程度,每年都要跑去苏州四五次,啥也不干,天天看树、看水、看房子。我猜,他眼中的苏州一定与我眼中的不一样。
还有个同事酷爱书法,抽空去了一趟王羲之故居之后,自嗨得不行,和我说五星推荐,不满意回来砍死他。后来我去了,回来差点儿砍死他。一个破池子旁立了口水缸,你和我说五星推荐?
话又说回来,我虽然欣赏不了,却特别能理解他的感受。这与在于谦祠虔诚下跪的那个人如出一辙——
在他们眼中,这些景点代表着历史、文化和故事,而不是乱石、朽木、自拍和美图秀秀。
03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连本该返璞归真的旅游,也充斥着攀比与铜臭味。人们来了又走,拍几张美颜照发到朋友圈,表示朕已来过,你们这些没去过的都是渣渣。
于是,他们在本该肃静的祠堂里也要大声喧哗,在名人的陵墓前都要争着抢着按快门,三、二、一地喊着“茄子”。
这样真的合适吗?
如果你已经定好了旅游目的地,请先试着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找来几本书认真读读,听听景点背后的故事。
只有这样,当你去参观兵马俑时,才会心存敬畏,而不会在朋友圈里调侃为什么男兵马俑也要梳辫子。
只有这样,当你身处故宫时,才能感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曾是帝国的心脏,而不会去嫌弃路面坑坑洼洼,为啥不铺上实木地板。
面对同样一件事、一个物品、一处景点,你了解得越多,看到的就一定也越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