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当然勿施于人

己之所欲,也勿施于人

己所欲与不欲,均施于己

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去送给别人。因为人们一般认为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别人又如何会喜欢呢?送给别人,肯定都是出于虚情假意,甚至不怀好意。其实,除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外,还应加上一句,即“己所欲,也不应该施于人”。

己之所欲并非人之所欲。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情人眼里可出西施。可见世界上的许多人和事,主观上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爱萝卜的人,不应要求所有的人都天天吃萝卜;反之,爱白菜的人,也并不一定要天天月月在广播电视上或报纸上开辟个“我说白菜”一类的专栏,专拣白菜含多少维生素、氨基酸等方面的好处说。至于某男士心目中的西施,只要别人不当着面说那女子是丑八怪就行了,没有必要让其他男士都来赞赏并由此引来不必要的竞争。又比如,不喜欢读书,几乎是天下人做小孩时共有的天性,而喜欢听故事也是小孩的天性,所以,在教育方式上,父母千万别以为学富五车的自己喜欢读书就坚决不给小孩子讲故事。因为从教育学的角度,多给小孩子讲故事不无好处。讲故事在形式上活泼,容易被接受;在效果上可益智,能让小小年纪的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有了这个基础,再去激发小孩子看书认字,从书中知道更多的故事并去为同伴讲故事,效果则会更好。很多家长让孩子考高分,逼孩子去留学、去做官,满足的是家长的愿望,是家长由“养儿防老”心理表现出来的自私。又比如有些人喜欢喝酒,总以为别人也喜欢喝,非要逼着人喝,也是不道德之举。

最喜欢将己所欲施及他人的是有权势的人和有钱的人。比如皇帝老儿喜欢书法,必然以为部属都喜欢;如果喜欢诗词,必然要求部属都能吟得几首四言八句。国人中历来不乏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乏弄虚作假、滥竽充数、附庸风雅的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皇帝们也是如此。前者如宋徽宗,其书法自成一体——瘦金体。后者如乾隆皇帝,一生作诗几万首,有几首能摆得上桌面,让后人记住的呢?究其个中原因,有强迫性的,也有被动、主动拍马屁的。如春秋时期的楚国女子们,何必大多去做“饿”人?试想,那楚王再霸道,也不可能将全国的细腰女子都搜罗进王宫吧。

不是人人都愿意受这“己所欲”之物。明明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你把它送给别人,割爱相赠,使这礼物的价值倍增,人情也就平白地大了几分。而这受礼之人可能心里就不愿意了,或许还会想你会不会是看上了他某个中意之物,想要他以礼还礼。而他又不愿相赠,反而把别人逼入了尴尬的境地,这礼物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己所欲,勿施于人。自己喜欢的东西干吗要送给别人呢?难道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大方、友好之意?其实,送给朋友的东西应该是他喜欢的东西,而朋友也不可能只喜欢你中意的物品。何不另外找到一个他喜欢的东西相赠?这样,双方都能拥有自己喜爱之物,岂不是皆大欢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