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位年轻的皇帝登基,当时国家政局不稳,内忧外患不断。新皇锐意革新,选拔了一批年轻能干的大臣辅佐自己,其中有4个人最引人注目,其中一个擅长军事,指挥兵马抵抗外族侵略;一个擅长外交,带领人马深入边疆开辟领土,发展对外关系;第三个胸中有韬略,辅佐皇帝完善内政,保证百姓安居乐业;第四个执行能力强,一手掌管国家机构,使国家行政高速而有效率。经过十年时间,国富民强,四夷臣服。皇帝对4位大臣感激不尽,让他们自己提出想要的官职。
第一个人要当护国将军,继续在疆场扬威;第二个人要求在自己开拓的领土封侯,光宗耀祖;第四个要当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有第三个人对皇帝说国事已了,想要回家孝顺父母,陪伴妻子,皇帝分别答应了他们四个人的要求。
又过了十年,留在朝廷的三个人因为功高震主,被皇帝忌惮,或因为朝臣造谣,或因为自己生了歹心,都被皇帝处斩抄家。只有那个功成身退的大臣,不但全家性命得以保全,还常年享受着皇帝的赏赐、百姓的赞扬。
历史上,位高权重的功臣难免功高震主,被皇帝、朝臣们忌惮。这些大臣有的认为自己问心无愧,却被有疑心病的人夺了权柄和性命;有些被逼得不得不造反,没有好下场;还有的人手里的权力多了,贪欲膨胀,想与朝廷抗衡,落得身首异处。只有那些在最显赫的时候退下去的人,才能颐养天年。由此可见,急流勇退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有一句词说“高处不胜寒”,一个人的地位太高,收获太多,站在高处的时候,就是危险来临的时候。有太多双眼睛盯着他,有太多人忌恨他,他的目标明显,防不住那么多明枪暗箭,这时候,是该让自己休息一下。该做的事已经做完,该得到的东西也已经得到,继续贪图身外之物,就会被这些东西困住。不如功成身退,去守自己心里的那一方宁静。
功成身退有时是一种保全自己的策略,有时是完善自身的方式,但也意味着极大的寂寞。曾经的荣华远离自己,看着别人坐上自己曾经的位置,也许那人的能力还不及自己,这种煎熬的心态让人很难忍受。当自己还有能力却只能忍着寂寞时,内心的不甘就会成倍增加。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换一换眼光,关注生活的其他部分。
一个正要退休的老人正在办理离职手续。几个年轻人是这位老人一手培养的,他们一直佩服老人的能力和为人,认为这位老人一直是这个行业的业务能手,都为他的离去惋惜。他们对老人说:“真是太可惜了,公司少了你,真是一大损失。”
还有人说:“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收尾,明年就会见成效。您是主要负责人,却享受不到这份胜利果实,真让人遗憾啊。”
老人说:“项目能做完就好,由谁来享受果实并不重要。退休没什么不好,我一直喜欢钓鱼,现在可以天天去湖边钓鱼。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练习毛笔字,工作后时间不够,把这个爱好荒废了,现在可以捡起来。还能和老伴一起去旅游,我们已经订了后天去泰山的火车票。还有……”听着老人的退休大计,看着老人丝毫不计较的表情,几个年轻人都很佩服这种心胸气魄。
有的时候,“退”是个人意愿,也有的时候,“退”是情况所迫,面对这样的结果,平和的心态很重要。“退”之后或许不是不面对你内心的寂寞,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转机,你可以重新拾起你丧失已久的生活情趣,包括陪伴家人朋友的时间,你可以发展完善自己的爱好,做做一直想做却没时间去做的事,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一种收获?
人生有退才有进,也许这一种“进”并非在同一方向,但人生本来就不只有一个方向。有些大学老教授年复一年操劳,不是忙科研就是忙教课,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直到退休他们才发现人生真正的乐趣并不是当陀螺。他们后悔过去只顾着工作,忽略了很多早该享受的东西,但青春易逝,惋惜无用。这种领悟也算是一种“进”,至少在今后的岁月中,老人们能更加珍惜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更为圆满。
禅宗倡导人们不要把自己逼迫得太紧,一定要做到什么,以致这个愿望成了一种强迫症,挤压着我们的生命。这个时候也要有“退”的智慧,一往无前是好事,但一味向前冲,忘记休息的重要,也不利于身心的发展。在前进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暂时的退避,这会让我们获得更大的空间。总之,进退得宜,才能有最自由的人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