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是中国历代传统推崇的一种美德,也是古代先贤们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态度。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赐予‘文’的谥号。”可见,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圣人孔子把“不耻下问”上升到了相当高的地位。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要讲到中国古代有关“谥号”的知识了。

在中国古代,君主、诸侯、大臣、贵族死后都要依据其生平事迹给他们一个带有评价意味的称号,这就叫作“谥”,所给的这个称号也就叫作“谥号”。关于以“文”为“谥号”的说法,有“经纬天地、道德博厚、慈惠爱民”等多种卓越品德的意思,也就是说,凡是能够被赐予“文”的“谥号”的人,都是一些非常有建树、有功德的人。那么,孔文子到底是因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谥为“文”的呢?子贡由此而发出了疑问,孔子对此的回答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对一般人来说,“敏而好学”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而“不耻下问”做起来就非常之难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而勤奋罢了;而“不耻下问”则是要求人们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一个“好不好学”的问题,而且还涉及一个人是否能摆脱自己的虚荣心、虚心向人请教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往往爱“面子”,如果一个人自己地位卑下、能力弱,或者学识浅薄、孤陋寡闻,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似乎对他来说克服自己的虚荣之心并不难,不会“以之为耻”;然而,一旦反过来,如果一个位尊者求教于位卑者,一个能力强者求教于能力弱者,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学者求教于学历低下的普通人,当事人便会感到脸上无光,有些人甚或因此耻于开口求教了。所以,尽管“不耻下问”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上为之崇尚的古训,但要将其真正在生活中践行,还必须具备一些做人的修养才行。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地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他都问到了。因此,有人在背后嘲笑孔子,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孔子之所以能被人们尊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一生中都始终抱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他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对自己不懂的事一定要问个明白。他曾把人分为“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困而不学者”4种。他向来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孔子所谓的“学习”是正反两方面吸取教训,比如,善良的人是我们“正面”的老师,对于他们的优点我们要加以借鉴;而邪恶的人是我们“反面”的老师,看到他们的缺点我们要加以警戒。二者对我们都有益处。

孔子认为自己总有不如别人之处。当别人称他为“圣人”的时候,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并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只不过是爱好学习,勤奋去追求学问的人。”孔子甚至认为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就会有一个像他自己那样的人,而那些人之所以碌碌无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不如他自己好学罢了。孔子也瞧不起那种自己什么也不懂而故意装懂的人,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们要“多闻”、“多识”。

据史书记载,孔子曾向郯国的郯子请教历史知识,也曾不远千里,西去洛邑,问“礼”于老子,他还曾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学琴。所以,孔子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但他以能者为师,博采众家之长,从而使自己成为“圣人”。

不仅孔子如此,自古以来,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以“不耻下问”的求学态度不断向他人学习,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取得成就。

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著作《齐民要术》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但是,他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有些人对此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却毫不在意,他坚持像“小学生”那样,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拜能者为师。

可见,一个人只有甘当“学生”,才能成为“先生”;而一个诚实的君子只有放下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架子”,做到“不耻下问”,才更值得别人尊敬。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其广为人传颂的《师说》一文中,对“不耻下问”作了精辟的说明。他说:“比我年龄大的人,他懂得的道理自然比我早,我应向他们学习;而年龄比我小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亦应向他学习。我是向他们学习知识和道理的,何必计较他们年龄的大小呢?”这就是他提出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为学观点。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韩愈甚至认为学生未必就不如老师,老师未必就高明于学生。他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在当时能有这样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思想理论,是对孔子思想的最好注释。

所以,“不耻下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一直源远流长,至今已成为众多有志之士的行为准则。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堪称楷模。

梅兰芳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他还是一位丹青妙手。他曾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向其虚心求教,他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自己的名气而轻慢自傲。

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到一户人家做客。白石老人先到,他着布衣布鞋,其他宾客皆社会名流,他们或者是西装革履或者长袍马褂,齐白石身在其中显得颇为寒酸,别人因此对他并不重视。不久,梅兰芳来到,主人热情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兰芳早就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自己的老师。忽然,他看到了被众人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就急忙挤出人群,走到齐白石面前向他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齐白石致意问安。众人见状都很惊讶,齐白石也深受感动。几天后,他特向梅兰芳馈赠了一幅《雪中送炭图》,并题一首:

“曾见先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动公卿。

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梅兰芳不仅拜画家为师,他也拜普通人为师。有一次他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他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梅兰芳来不及卸妆更衣,就赶快派专车把这位老人请到自己家中。他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敬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听了恍然大悟,连声称谢。此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自己演出,请他指正,并称他为“老师”。

梅兰芳先生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心态多么值得人们学习和佩服,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要认识到学高为师、能者为师,从而才能做到“不耻下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