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尊师好学
那是在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使得汉国内部发生了分裂,这时,大将石勒在反晋战争中扩大了势力,自称为赵王。
石勒年轻时候,并州正在闹饥荒。他和部落失散,受尽艰难,没有出路,就召集了一群流亡的农民,组织了一支强悍的队伍。刘渊起兵后,他投降了汉朝,在刘渊部下当了一员大将。
石勒不识字,但却受过汉族文化影响。他任大将以后,渐渐意识到要成就大业,光有武力是不行的。于是,他拜汉族士人张宾为师,还收留了一大批汉族的贫苦读书人,组织了一个“君子营”,虚心向他们求教。
石勒骁勇善战,加上有张宾等一大批谋士、老师帮他出谋献策,势力就更加强大了。两年后,他在襄国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后赵。
石勒自己没文化,却十分重视读书人和尊重教书的先生。当了皇帝以后,他命令部下遇到读书人和有学问的先生,一定要把他请到襄国来。
石勒还听从了张宾等人的意见,设立了学校,并且要部下将领的子弟进学校读书。他还建立了保举和考试的制度,招贤纳士,凡是考试合格的就选用为官。
石勒特别喜欢读书,他自己不识字,就请一些读书人和老师把书讲给他听。他边听边思索,没有一点架子,还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正是由于石勒重用人才,尊师好学,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后赵初期才出现了兴盛的景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