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永远无法预知,试着把握现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活永远无法预知,试着把握现在

廖一梅编剧、孟京辉执导的话剧《柔软》,讲述的是一个青年男子和整形女医生深入探讨如何让自己变成女性,其中涉及的话题尖锐得可以刺痛每个人的神经。

青年男子总觉得是因为上帝的失误,才让自己如此痛苦。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要纠正“上帝”的错误。他向女医生说出自己想要变性的想法,他内心认定,只要做了变性手术,就能够让自己重生。他认定“变成女人”之后,他所有的自我怀疑、痛苦、悲观、悲观和绝望,都可以通过身体上的改变而消失。

到底,做女人有没有那么好?是不是在身体上做些改变,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女医生作为一名真实的女性,直言不讳地告诉男青年:“你想听到作为女人的美妙之处,让你手术时对着一片天堂的幻觉进入昏迷,好忍受落在你身上的刀砍斧劈,这种心情我理解,可是,我没有什么好消息告诉你!”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女医生自己过得并不好,她也在饱受精神绝望的困扰。对此,作者在文中大致写道:“她的理性和自我意识让她的处境越来越陷入一种隔离和对抗的状态之中,她并不祈望别人的承认与肯定,但自己又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她表面上看起来挺轻松,活得很潇洒,对于两性的教条不屑一顾,可实际上她又认为‘爱’已经由于被滥用而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无法让人与人之间进行无阻隔的沟通。”

身处这种焦虑和痛苦之下,她的内心惶恐不已。

当一个人不能确定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是否可以让自己获得幸福和安全感的时候,每天都会生活在惶恐不安中。有时,我们相信某个人,相信他能够为我们带来幸福,就像剧中的男青年把自己的重生寄托在女医生身上一样,或者就像渴望通过嫁人实现幸福的女人一样。

事实上呢?那个女医生可以为男青年成功地实施变性手术,但她能保证让他获得幸福吗?嫁给有钱人,获得了物质上的丰厚,但情感上的不幸福和不安全感,真的可以弥补吗?

透过这部剧,我们也该看到,安全感的缺失并不是某一个人的特例。在不确定和未知的事物面前,每个人都会感到恐惧。心理学家斯洛特·尼利维尔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部电视机,随时都在播放着属于自己的画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音频道,它们有的如同乡间小曲一样宁静安详,有的则像摇滚乐一样令人惶恐不安,而如何调控这些频道,则要看我们怎样感受自己周围的一切。”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内心的频道并不是令人愉悦的,相反,我们的内心中总是放着一些令人不安的音乐。有的人只会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才会感到焦虑,而有些人时时刻刻都无法掌控自己的频道,头脑中总是出现让自己不安的画面,就像不停闪动的警报灯,搅乱着自己的内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普遍的焦虑呢?

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头脑中臆想了各种悲剧的场景:在公共场合出糗;考学不理想;找不到工作;职位不稳;股市下跌;老无所依,以及其他各种我们能想到的负面场景。这种不安全感似乎永不停息,我们的头脑无法停止思考,也就导致焦虑越来越重。无论此刻事情进展得多么顺利,无论生活赐予了多少幸福,我们也只是忙着烦恼过去,担心未来,却看不到当下。

我们从某种程度上相信,所有这些担忧都是有道理的,也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开灾难。不幸的是,焦虑和不安从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好、更有价值,它只会扰乱我们的睡眠,引发家庭争端,限制我们的选择权利,进而给我们带来痛苦。

生活本来就无法预知,而且是永远无法预知的,不管我们做多少努力,仍然不确定明天会怎样、会发生什么?真正能让我们踏实下来的,莫过于把握住现在能够把握的,做好现在能做的,秉持一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结局往往都不会太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