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分寸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爷爷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话说水平》,讲了“分寸即水平”的意思。强调人世间办一切事情,都要讲究分寸,而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就是水平。

无论是一个法律的公正判决,还是新闻发布会上一个严正的声明;无论是一个成功的手术缝合,还是一个合理的年度财务预算,不都是分寸掌握得好吗?

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里,处处体现着这种辩证思维。

比如《菜根谭》里体现的一些思想,就是强调分寸的。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批评、责备不要太严厉,要顾及对方自尊心和心理承受力;教诲别人做好人、做好事,也要考虑对方的实际,期望过高,反而让对方做不到。这是分寸问题。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人当宽严互存。”意思是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当天下动乱之时,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当国家处于治乱兼济的过渡时期,就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善良的人要宽厚,对邪恶的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要宽严互用。这是强调,分寸的掌握,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过俭者吝啬,过让者卑曲。”是说节俭本是美德,如过分节俭,会流于为富不仁、行为卑下的守财奴;谦让本来是人的美德,如果谦卑太过分,就会成为卑躬屈膝的懦夫,并且容易给人以虚伪、好用心机的感觉。

其实,掌握分寸的核心思想,还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即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平衡利弊、因势利导的态度。处事不教条、不极端、不偏颇,能适时调整,做出恰当的行为选择,这就是水平。

在我们平时的行为中,无时不需要这种分寸的把握。

比如说人际关系,疏远不好,而过于亲密也不好,要给对方的隐私留有空间,也要给自己的隐私留有空间。因为“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一旦关系破裂,是心腹,也容易成为心患。这不是说人要狡猾,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社会现实。推心置腹,也不是就无话不说,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能说的也不要说,这就是分寸。

比如请客,就要考虑请客的时机、规模、档次,考虑主客和陪客之间的关系,还要掌握宴客时间的长短,掌控现场的氛围,适时做出调整和引导。否则,就容易把好事办砸。这就是对分寸的把握。

分寸的把握,最难的是说话。我有个同事,人品好,待人热情,就是说话有时太过:“老弟,你可想死我了!”“老弟,你是我心中的偶像啊!我太崇拜你啦!”我听了,就不舒服,觉得有点儿假。这就是说话的分寸没掌握好。

分寸的问题几乎无处不在。就是精神、品格、修养方面,也不例外。

比如“坚定”是表现一个人的信念,在困难面前不动摇、不退缩;而听不进去别人合理的意见,抱定一种固有的想法“不动摇”,不肯改变,就成了“固执”。

比如“自谦”是发自内心地感到自己所学还远远不够,还要继续努力;而“自卑”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不如人,认为自己注定没出息,而缺乏进取的勇气。过于自谦,认为自己啥也干不了,就是自卑了。

比如“自尊”是对自己尊严的维护,有自律意识,不轻取其辱;而“自矜”是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若“自尊”到轻视他人,就沦为“自矜”了。

比如“老实”是为人真诚,实事求是,虽然人很精明,但不沾尖取巧,办事踏实,不搞邪门歪道。而老实到办傻事、办拙事,不顾客观实际情况,是非不分,不知进退,凭主观臆断地一意孤行,则是愚蠢了。

比如“果断”是在充分了解了事情的情势,经过仔细分析判断后,毅然做出的决定。而“武断”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乱拍板。那种盲目、简单的果断,则成了武断。

比如“活泼”是人要充满活力,幽默风趣,乐观好动,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造作,是一种外向性格。如果人的言行轻佻,说话不检点、不稳重,甚至男女间表现一些不雅的举止,显得缺乏教养,就是轻浮了。

比如对“勇者无惧”的理解,不该理解为“无所畏惧”。知道什么时候该“向前冲”则“冲”,什么时候该“向后退”则“退”,才是真勇。有时,宁折不弯,虽有几分豪迈,却不失愚蠢;而宁弯不折,并非表现懦弱,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明智。当年韩信当街能忍受奇耻大辱从霸道少年的胯下爬过去,不需要勇气吗?可能比当时跟霸道少年“玩命”更难。爷爷认为,有时候能适时地“退一步”、“忍一忍”正是大勇的表现。有人“死都不怕”,可以“勇敢”地跳楼,其实是用“死”来逃避现实的艰难,难道不是懦夫吗?所以,真正的勇者不是表象上的“什么也不怕”,而是勇于“做该做的事情”,这才是勇敢。如果不顾后果地“敢打敢拼”,就是“蛮勇”了。

比如“机警”与“多疑”、“自信”与“自负”、“谨慎”与“胆怯”、“团结”与“勾结”,等等,爷爷不一一述说了。总之,这一高一下、一美一丑、一雅一俗、一智一愚之间,体现出细微的分寸差别。多一分为过,少一分为不足,恰到好处才是水平。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说每一句话,办每一件事,无时不需要这种分寸的把握。

比如对幸福观、金钱观、娱乐观的把握,比如对交友往来、语言交流、利益交换的把握,都有个分寸问题。分寸掌握不好,往往好的初衷、好的条件,却得不出好的结果。

即使是书法,也有分寸问题。明代最负盛名的岭南书家陈献章在论笔法时就说过,笔势要“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刚而能柔”,其实就是强调运笔的分寸感。

要把分寸掌握得很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荀子》有曰:“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讲的就是真正有修养的人,在各种品质中都不表现极端,而是处处张弛得体、方圆“有度”(一时看不懂你可请教老师)。核心思想就是“分寸”的拿捏得当,表现在生活中,就是有“水平”。

掌握分寸,要以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为基奠。人没有天生就会办事的,必须付出学费才会聪明起来。一个人年轻时做一些冒失事,做些傻事,做一些过头的事,可能会吃一些亏,但是为将来积累经验了。

为什么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随心所欲”,即人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不到一定程度,很难把事情办得恰当。连动物活得时间长了,都会变得聪明起来,何况人呢?说诸葛亮未出茅庐便三分天下,一篇《隆中对》,足见诸葛先生高屋建瓴、纵览天下的大智慧,那是与他的广闻博取、交游四方,识天文地理、懂古今权变分不开的。所以,学习还是首要前提。

掌握分寸,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人在极度兴奋或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最容易办一些有失分寸的事。比如太高兴,就容易忘乎所以,于是乐极生悲。如天才演员洛桑,因为母亲从西藏到北京看他,他十分高兴忘情,酒后驾车失控,二十多岁早夭,十分惋惜。

有一个笑话,说是有一个魔鬼为了感谢一个人把魔瓶盖子拔开,把它从瓶中放出来,答应这人三件事,无论要什么都可以满足他。这人十分高兴,立即说:“世界上一切东西我都要。”话音刚落,立即在他面前出现了楼房、美女、金银珠宝,但同时也有毒蛇猛兽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他吓得赶紧说:“都给我走!”结果不但眼前的东西都没了,他自己也离开了地面,向空中飞去,他十分恐惧,情急之下赶紧说:“我留下!”结果三句话用完,三件事办完,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这是个笑话,但很能说明人在欲望、诱惑的驱使下,常常会做出有失理智的事情。

掌握分寸的前提是能掌控自己。

恰当的自控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为心理素质不好,在受挫或极度悲伤时,最容易想不开,走极端,做出悔恨终身的“出格”的事。人在这时,一定要理智地劝自己,冷静下来,退一步,忍一忍,掌控好自己的行为分寸。小时候爷爷听老人讲“三气周瑜”的故事,不相信人何以会被活活气死。长大后看《三国演义》,细细地读了这一段,感到周瑜果然是死在自己气度太狭(自控的分寸没掌握好)的手里。

掌握分寸,要懂得辩证法。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互相联系的、是互为因果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即将采取行为的结果,先要有一个清醒的判断,从“旁观者清”的角度,自己先对自己的预期行为有一个效果“评估”,以此来判定“出手”的分寸,这样就比盲目行动要减少失误。

所以,能全面把握局势,能“居高临下”,看清事情的原委、走向,是掌控分寸的前提。比如孙膑巧用“增兵减灶”之计,赚得庞涓上当送命,就是审时度势,运用辩证思维,“算定了”必然是这样的结果。

小时候看《小八义》一书,徐文标听信老婆的谗言,盛怒之下把表弟周应龙赶出家门,实际上是冤枉了他的表弟,周应龙站在门外劝门里的表哥“事要三思,免劳后悔”!这句话给爷爷极深印象,甚至终身受益。“事要三思”,就是要拿捏好办事的分寸。

孙孙在成长过程中,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时时会遇到需要面对、需要作出判断、需要表态、需要应对的事情。爷爷建议每遇到这种情况,多想一想,适时地争取思考时间,慢半拍,留余地,尽可能想好了再做,这才不容易失分寸。

当然,如果不论大事小事、难事易事,一律要沉吟一番,故作深沉状,左顾右盼、吞吞吐吐、畏首畏尾、犹豫再三,也会令人生厌。这也是个分寸问题,过犹不及啊!

总之,无论做什么事,分寸掌握得好就是水平。

希望孙孙记住:一切以自然、坦诚、开明、畅达、有礼有节、不偏不倚、张弛有度、恰到好处,为待人接物的最高境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