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缘:惜缘不攀缘
惜缘不攀缘
俗语说:“缘由心生,随遇而安。心无挂碍,一切随缘。”“缘”是一个神奇的词语,偶然间的相遇是缘,无意识的邂逅是缘,多年后的重逢亦是缘。缘,犹如一杯清茶被你不经意之间品尝,温润可口;犹如一处美景无意中闯入你的视野,绚丽多姿;犹如一缕阳光照耀你的心房,温暖可人。珍惜每一次缘分,珍惜每一个命中注定,终有一天,我们会有和季羡林这样的国学大师一样的见解——惜缘就是敬畏生命。
惜缘不攀缘
《禅是一支解语花》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云水随缘,生命之舟顺水推,惜缘不攀缘。”意思是说,如果有缘就珍惜,没有缘分也莫强求。以随缘的方式生活,顺应命运的安排,以舒适悠闲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这无疑与季羡林先生的思想不谋而合。
缘分的出现往往在不经意之间,不需要刻意攀缘和寻找。有缘之人和有缘之事时常在刹那间激发人们心底的某些感触,因而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大文豪雨果在创作《巴黎圣母院》的数年前,曾经参观过这座古老的圣母院,他在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是手刻而成,字母拼写组成的意思是“命运”。墙面历经岁月的侵蚀已不见原来的模样,而这几个字母却仍深深地嵌在石头里。这一刻,雨果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命运”一词点燃了他的创作冲动和激情。他从这些字母符号中找到了蕴藏的宿命和悲剧意义,创作出《巴黎圣母院》,轰动一时。
雨果与《巴黎圣母院》之间的缘分,他没有刻意去追寻,而是在无意之间触及的。这些由缘分带给他的灵感,幻化成一幕幕充满戏剧性的场景,一个关于爱恨情仇的故事就此产生。在《巴黎圣母院》的结尾有这样一段寓意深远的描写:许多年以后,人们在圣母院的地穴里发现了一男一女拥抱的骨骼,当人们试图将他们分开时,尸骨便化为尘土。这也是雨果在缘分和命运中领悟的真理,是对刻在石头上那几个希腊字母“命运”的完美诠释。
“缘分和命运,可信不可信呢?我认为,不能全信,又不可不信。”这是季老在《缘分与命运》中朴实无华的描述,这简单的几句话蕴含了他在岁月沉淀下的睿智乐观、随性自然、沉稳淡定。因为有缘,季羡林先生可以在异国他乡遇到惺惺相惜之人;因为有缘,他与汪曾祺、金克木并称“燕园三老”;因为有缘,他的文章多次被选入教科书;因为有缘,他在2006年被冠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美誉;因为有缘,他师从陈寅恪,共谱文学乐章。《缘分与命运》中还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每个人的“因缘”不可能一样,“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因此“尽人事而听天命”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缘分妙不可言
天下万物,来来去去都离不开一个“缘”字。缘,妙不可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年轻的小情侣吵架,两个人赌气都不愿意主动去找对方。过了几天,男子在路上远远地看见一个很让他心动的女孩,不知不觉就跟着女子走到了电影院,看到女子买了电影票,他也跟着买了女子旁边座位的票。买完票男子先进了场,在座位上等候那个女孩坐到旁边。可是,缘分就是这样,不经意间来到你的身边。那个让男子心动的女孩没有如期到来,最后坐在他身边的是他的女朋友。原来,本应该坐在旁边的女孩临时有事要走,阴差阳错地把票卖给了男子的女朋友。就这样,他们二人又重归于好了。
其实,这就是缘分。生命中的缘分很宝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没必要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让我们的缘分止步不前。珍惜生命中的缘分,就是珍惜生命,就是敬畏生命。
缘分有时会非常神奇:北京西山深处有一座建于辽代的古庙,名叫大觉寺。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流泉,有三百年的玉兰树、二百年的藤萝花,是一个绝妙的地方。季羡林先生曾经骑自行车去过一次。当时古寺虽已破败,但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久久不能忘怀。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受朋友邀请到古庙剪彩,原来他这个朋友是一个颇为成功的企业家,因为是文人出身,念念不忘为文化作贡献,所以在大觉寺里创办了一个明慧茶院,以弘扬中国的茶文化。季羡林先生受邀前往,发现此时的大觉寺焕然一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玉兰已开过而紫藤尚开,品茗赏茶道,令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回去之后,季羡林先生就一直心存疑问:这个朋友怎么会到深山里来搞这么一个茶院呢?后来,这个朋友又邀他到大觉寺品茶。季羡林先生不禁向朋友提出了心中的疑团。朋友莞尔一笑,只说了两个字:“缘分!”有一次他携伙伴郊游,黄昏时分迷路山中,误打误撞来到了大觉寺。他觉得此地清幽,便租了下来,加以装修,创办了明慧茶院。
很多时候,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缘分”二字。缘分是神奇的,可以解释你为什么会想到一个这样或那样的主意,可以说明为什么人海茫茫你们会相遇相知,可以阐释为什么相爱的两个人会分开……一切,都归因于“缘分”。
让我们相信缘分,接受缘分,坦然面对各种各样的缘分。缘起,我们欣然接受;缘灭,我们淡然放手。只有这样,才是惜缘,才是敬畏生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