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生活情趣:做性情中人,一辈子诗意地活
做性情中人,一辈子诗意地活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一个性情中人,做人要质朴、醇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自己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做人做事关键是一个‘真’字,实践一个‘善’字。性情中人,心向往之,追而求之。”
他谈到人生应充满意义,做个情感丰富的性情中人,才能深刻体味生活中的种种情趣。有生活情趣的人,必定不孤单、不空虚,丰富的情感是生活情趣的基础,一辈子充满诗意地活着,到老时回首往事,将会看见绚烂多彩的颜色,而不是死板苍白的荒寂。
诗意地活着
季羡林认为,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不管你情愿与否,时光的沙漏总是在永不停息地流淌,于是你的生命也在无情地流逝。出生、长大、衰老、死亡,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既然不可避免,那么为何不去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开心是一天,难过亦是一天,索性享受活着的每一刻,充满感情,心怀情趣,让生活处处充满诗意。
九十多岁的季老住在病房里,即便手脚不灵活,仍旧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写作。家人苦劝季老:“您年纪大了,手脚也不灵便,住在医院里治疗,躺在病床上就好,干嘛非要每天写东西,过得那么辛苦?”
季老微笑着回答道:“我手脚虽不灵便,但我的脑袋灵便。你们以为在病床上只是耗去一天天的时间,但这些都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我怎能停止动脑,停止写作?我的每一天,都是无与伦比的、珍贵的、诗意的。在治病方面,我是走过炼狱;在生活方面,我是住于乐园。”
诗意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正如一年有四季一样,人的一生也必然有酸甜苦辣、潮起潮落;爱过、恨过、哭过、笑过,方是人生。因此,一年只有春天构不成四季,一生只有一种生活态度也构不成诗意人生。
爱心是大德
季老认为,人的身上有很多美好的品德,而爱心是大德。人天生除了有对亲人朋友的爱,还有一种悲悯之心,我们会为陌生人的痛苦而流泪,会为陌路人的悲惨境遇而伤心。拥有同情心和善良,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情趣。
据季老的儿子回忆,季老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暴风雨后的早晨,一位先生来到海边散步。他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几千条被风雨卷上岸的小鱼。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到大海里去。用不了多久,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海滩上有一个小男孩,他不停地捡起被困的小鱼,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先生忍不住上前说道:“孩子,这里的小鱼有上千条,你是救不过来的。”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我知道。”先生问道:“哦?那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谁在乎呢?”男孩儿说:“这条小鱼在乎!”他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季老给儿子讲了这个故事,并语重心长地说:“其实人的爱心很重要,你看那个小男孩,仅仅是一个抬手的动作,对于一条小鱼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如果小男孩懒惰一点,或是听了那位先生的话后停止救助,那么这些小鱼便会失去生命。你要记住,人最不能缺少的品德就是爱心。”
季老将爱心这种美德看作生活的一种情趣,平日里,只要是能帮助别人的地方,哪怕是素未谋面的人,他也尽量伸出援助之手。将善良和爱心播撒给更多的人,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充实快乐。正如一首歌词里写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与美好都是人生情趣的必需品。
做真实的自我
季老常说,表达丰富的情感,意味着展现真实的自我。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一生的情感,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真真实实,所做即所想。
对于做真实的自我,有的人会心生恐惧,而活在虚伪的人际关系中、虚假的装腔作势中,反倒觉得安全。在世人的眼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个个疯癫,放浪形骸,浪荡不羁。阮籍的“穷途之哭”和“青白眼”看似怪异,实则真实可爱,只因一个“真”字,真情流露,即便号啕大哭也显得真实。事实上,竹林七贤的真实也令后人敬畏,因为做真实的自己不仅需要坦诚,更需要无畏的勇气。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然而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虚伪的人生是无趣的,不在人前展现喜怒哀乐,丰富的情感终究会干涸,最终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季老曾说过:“做人要想快乐,就必须简单,必须做真实的自己。不虚伪,不矫揉造作,一切顺其自然就好。”顺其自然,内心保留那一份真实,不虚伪,不造作,不谄媚,不迎合,方能对得起丰富绚烂的人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