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华诗词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征

本文讨论美学、艺术和诗歌之关系,重点涉及诗歌艺术的主要方面,论述中华诗词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征。

美学审美,艺术人性。文学诗歌,传播感情。

诗歌易唱,动听和美。中华诗词,艺术大美。

三经三纬,情言声义。形象思维,解说世界。

意象意境,主客和贵。言志抒情,和律出美。

齐美生辉,心声融会。爱国奋斗,自信雄伟。

认识教育,净化谐美。以诗教人,兴观群怨。

兴感聚情,诗群嘉惠。观风吐真,精神宏伟。

美感灵感,情感诗汇。创作构思,写真秀慧。

人化自然,艺术文绘。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美学、艺术、文学、诗歌是相连的

美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理论集中在道德、模仿自然、审美艺术等三方面的问题上。西方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讨论美对于人类生活的价值问题。进入20世纪30年代,中国多数美学家把审美与情感作为艺术的特性来探讨。人类的美感,通常有两种,一种为优雅之美,另一种为崇高之美。自然与生活均是艺术之源泉,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绘画、雕塑、陶器品、建筑等是造形艺术;音乐、诗歌等是抽象艺术,或叫想象性艺术。艺术是人类文化创造生活之一部分,是人性中一种最原始、最普通、最自然的需要。艺术家描写世间万物,都是一种想象性艺术。文学给人们美的感受,美的艺术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而产生人生对美的追求。文学作品是美的和道德的。好的诗歌能够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心灵人格。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丰富人生之兴趣。《论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代人就很重视诗教和美感教育,通过学诗,怡情养性,陶冶内心之和谐。美学、艺术、文学、诗歌是通过人的情感相连系在一起的。

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结晶

从人类之祖始,艺术就与人类共存了。歌舞、音乐、绘画、诗歌、建筑逐渐进入人类的艺术领域。中国传统将诗、文、书、画等都列入人类的艺术范畴。而文学是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书法为中国特有的高级艺术,书法以抽象之笔墨表现人格风度和情感。中国书法艺术闪耀着人工和天然的合一,富有美学内涵与和谐文质。进入20世纪,随着中国民族解放、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艺术对于民众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艺术家们在讨论艺术是什么、艺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古代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进入现代,艺术是人类文化创造生活之一部分,艺术为人类精神之结晶。“艺术是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感情传达给别人。”(托尔斯泰)“艺术本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倪贻德《西画论丛续集》,1939年)“艺术原为艺术家独立创造之精神产物。”(潘天寿《论画残稿》,1935年)“文艺,是人民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高尚之艺术,能使人的心灵感悟达至善、至美之境地。艺术的特征是美。艺术的功能是实现人类的美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艺术表达人类对生活的美的欲望;艺术在人类文化雨露之下成长、发展。

三、文学是语言、形象、情思构成的人性艺术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构成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人类情思的艺术。文学是用言语的技巧以传播感情思想而组织社会的艺术。“文学是生命底反映。”(郭沫若《生命底文学》)“文学就是表现这基本的人性的艺术。”(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文艺的基本出发点是爱,是人类之爱。”(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文学大师们从各个角度给予文学的艺术表述。

四、诗歌是感情语言的艺术

诗歌是人类最早创作的文学作品。诗歌起源于劳动和宗教。鲁迅1924年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指出:“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其二,是因为原始民族对于神明,渐因畏惧而生敬仰,于是歌颂有威灵,赞叹其功烈,也就成了诗歌的起源。”原始社会,诗歌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而产生,而后又独立出来。抒情是诗歌的基本功能,简炼语言、韵律组成的诗歌产生了美感,形象寓于人脑之中,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几千年来,中华格律诗词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表现出特有气质、气度、气派,不断发扬,为民高歌。诗体出现或豪放,或婉约,或质朴,内容各异,形式多样,展现出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中华诗词传承着高昂的民族精神,诸如自强高洁的情操,乐山好水的情愫,忧国忧民的情怀,蕴藏在一部部文学经典之中。

诗歌的艺术特征是:饱含思想感情、韵律、节奏、动听、唯美的艺术。“诗是语言的艺术”“艺术的语言,是饱含情绪的语言,是饱含思想的语言。”“诗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诗的音节,就是生活的拍节。”(艾青《诗论》,1938年)“诗人是语言的艺术家,诗人的财富是语言。”(艾青)“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鲁迅《给蔡斐君》,1935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郭沫若《论节奏》,1925年)“诗可以从华丽找到唯美的结论,……缺少美,不成诗。”(沈从文《论郭沫若》,1932年)“节奏与旋律是情感与理性之间的调节,是一种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艾青《诗论》,1938年)这是文学家们对于诗歌的审美的评价和特定的涵义。

五、古代诗人对诗歌的理论概括

《诗经》以风雅颂、赋比兴为诗歌的创作基本理论。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1926年)中解释了《诗经》理论。他说:“《尚书》有六体,《诗经》则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庭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是为《诗》之三经。赋比兴以体制言:赋者直抒其情;比者借物言志;兴者托物兴辞也。是为《诗》之三纬。”

唐代诗人白居易对诗词作品总结了情、言、声、义的核心要求,这是对诗歌的艺术美的深刻分析。他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1939年6月30日,艾青在《诗的散步》中做了解释。“情”是一切思想、情感的活动,灵感作为写诗的出发点,故叫作“根”。“言”是指一切语言文字,归纳为“苗”。“声”是文字和语言所含有的美。音节、旋律、韵律是美的外衣,诗有自己的美的外形,这外形叫作“华”。“义”是诗人的诗作感染给读者,潜移默化产生社会效应,这叫作“实”。这个创作诗歌的要求,在诗人中产生共鸣,被认为是创作诗词应思考的美学要求。

六、用形象思维去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解说世界

诗人创作的第一步是形象。形象是文学艺术的开始。诗人形象塑造的过程,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通过形象增强艺术的感染力。诗歌的形象性,就是“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原来感觉不到的东西,感觉到,看得见,闻得着。”(艾青《诗论》)如借助于泰山的宏伟形象抒发雄心壮志的言志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此时,杜甫24岁,他的人生正是光芒四射之时,此诗通过望岳主题,决心要登上泰山峰顶,而俯瞰山岳之渺小。如通过爱慈母的形象写出报恩之情怀,情意感人肺腑之诗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全诗托兴慈母之深情和游子之思亲,衬出“游子”“小草”“慈母”“春天”,歌颂母爱之伟大,唱出游子之感情。如借涕泪、满衣裳、收卷诗书来表达国泰民安之感情,诗人到了欢喜若狂的地步。写道“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安史之乱”,八年终于平息。杜甫忽得消息,感情明快,“喜欲狂”的感情色彩,使诗人诗兴大作,形象鲜活,内心喜悦,兴奋异常,艺术美美,回乡之心甚切。如映出晚景和时光的消失,感慨对人生的深刻认识的诗篇。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诗人留恋美景,却逢晚唐的衰败,说出了他的抱负未得施展。如以夸张、浪漫的风格,形象化思维观察自然界奇景,庐山瀑布壮美,飞流直下,夸张地把人间瀑布与天上银河连接在一起,李白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诗篇(李白《望庐山瀑布》)。如借助于伐木声、鸟鸣声的形象思维,寻找伙伴友情之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伐木》)

诗的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与客观世界物象碰撞的产物。“意象是具体化了感觉。”(艾青《诗论》)“意象是个别事物在心中所下的图影。”(朱光潜《诗的意象与情趣》)意象是“人脑对事物的空间形象和大小的信息所做的加工和描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意象传达出经诗人情感化的事物形态和特性。意象的组合就形成了诗的意境。意象是人的主观因素;物象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诗人借大海、明月、天涯等寄托情感,写出了以景托情、感情深入、语言明快、诗味绵长的象征性意象的诗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人写诗背景正是被贬官荆州之时,表明他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意境开阔。借助身居深谷之人,表述高洁品格之诗。如“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在山泉水清,出水泉水浊。”(杜甫《佳人》)此为诗人弃官由华州西入天水之时所作,借“佳人”“良家子”的形象,写出情感之作。《月下独酌》是一首浪漫色彩、构思奇特、想象丰富的美感抒情诗,月、身、影形成意象中之人化三人,唱歌、起舞,热闹非凡,借形象,是友人,相会在云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月光、诗人、影子相聚“云汉”,结伴同游,这是多么豪放又浪漫的诗歌风格啊!《独坐敬亭山》是李白一首孤独僻静的意境诗篇,全诗通过众鸟、孤云、山川等意象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为人的孤傲气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即是诗人的心境写照。

诗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融合的艺术境界。景物与感情的结合,就形成了意境。创作诗词时,确定主题,就是意;收集题材,就是“境”。“意”和“境”相融合就形成意境。诗人从心灵映射自然界山川水秀等物境,将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则构成为艺术的“意境”。“意境是诗人对情景的感兴;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艾青《诗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艺术境界主于美。”(宗白华《艺境》)“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意境之美是诗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意境创造成功与否是评价诗歌的重要标准。创作诗歌,诗人常把山峰比为有灵性、生气、生命的东西,主观觉得它与自己的心灵相通。这就是“即景生情”,美学家称为“移情作用”。“春风桃李”“秋雨梧桐”就是诗人笔下的景象。用形象来表情达意是构成诗歌情韵的基本方法。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此曲是概括意象较多的一首,用树木、藤蔓、乌鸦、小桥、小溪、人、古道、瘦马、夕阳等九个意象构成了诗的意蕴,描述游子奔向天涯的黄昏景象,景物与诗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意象。寄情于景,诗境依赖意象为诗性灌注生气。如“梅青柏翠笋新生,花吐清香鸟有色。”(苏建华《游筑竹寺》)这是一首地域特色的山水诗。写出了梅、柏、笋、花、鸟等自然风光,投射了作者的意境。如“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这是一首寄托思妻之情的浪漫色彩诗。诗人用春草、绿枝等自然界春色景象与思念妻子之情融合在一起,吐出人生真情。

爱国是人们对待国家的基本观念。爱国是人的一种天性。爱国从平凡小事做起。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爱国是中国人的最高尚的道德追求。爱国表达出诗言志是基本导向。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唐人王昌龄在《从军行·其四》写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现代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为国献躯写下了许爱国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杨超)当代人有“秀国旗合影,为祖国点赞”的爱国诗篇。今日航天人,为飞天揽月实现梦想而自豪,为振兴中华实践爱国自觉行动。

诗的节奏,反映诗的特征。它是诗歌语言的押韵、声调和修辞的综合反映。运用语言有规律的运动是诗的特色;有节奏是为了唱吟的需要;有韵律、有节奏、易动听,是一种美感;有节奏是诗的生命。“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型,也是她的生命,……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郭沫若《论节奏》,1925年)律诗的诗句要求一韵到底,押韵的作用使诗句有节奏感,朗诵起来悦耳动听,节奏明快。诗的节奏主要靠押韵和整齐的语言形式来实现。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是对月思乡动人美感之诗篇,“明月光,地上霜,思故乡”相互押韵,加强了诗的节奏感,美感也就随之而来。

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这是一首春天美景之诗,意蕴自然,生机盎然,“不觉晓,闻啼鸟,知多少”吟诵出诗的节奏感,语言明畅,朗诵上口,生气诱人。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这是一首因“安史之乱”杜甫被叛军俘虏至长安,国破盼春天来临之诗。“山河在,草木深,鸟惊心,抵万金”,加强了诗的节奏感,把“山河”“草木”家乡之境和“家”“书”“急”送亲人的迫切之心形容无遗。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这是一幅极妙的雪景图,把诗人的孤傲不屈的生命感慨闪现出来。“绝”“灭”“雪”道出“笠翁”坚忍不拔的形象,诗的节奏感得到鲜明的夸张,在雪中倔强而出。

七、中华诗词散发出言志、抒情、和律的艺术魅力

中华诗词的艺术美,早在《尚书·尧典》中已有理论概括:“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论,神人以和。”后来《诗·大序》对诗言志、动情、永歌、舞之的艺术美又进一步作了解释,说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志、情、形、歌舞融为一体,把审美、心灵、诗歌、音乐、和律等核心要素反映在中华诗词特定的艺术魅力中。诗言志,志如何表达,“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创作诗词抓住“志”“情”与“物”的结合,人的主观与物的客观相结合,观察客观世界的喜、怒、哀、乐,社会的歌颂与怨刺等,把艺术审美、心灵之美、动情之美、和谐之美、节奏之美、韵律之美,真实和形象化的感言于诗词之中。艺术的魅力就是艺术的审美力和感染力,使人们通过吟诗得到情感的净化,心灵的启迪,自觉选择正确价值观,准确把握社会生活和光荣使命,实现中国复兴梦。

八、中华诗词的艺术特征

马凯在2011年9月7日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诗词以汉字为载体,借助于汉字方块、独体、单音、四声的独特优势,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形成了同时兼有均齐美、节奏美、音乐美、对称美和简洁美的大美诗体。几千年来,按照这种大美的形式,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创造出大量脍炙人口的光辉诗篇,……是世界上许多以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难以比拟的。”

中华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备什么艺术特征呢?马凯在2010年9月9日《再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一文中总结出了五大特征:一是篇有定句,二是句有定字,三是字有定声(一句中平仄相同,一联间平仄相对,两联间平仄相黏),四是韵有定位(诗句押韵,一韵到底),五是律有定对(句句对仗,词性、语法、节奏、声调、语意相对应)。中华诗词追求形式美,给人以艺术美感,读完一首诗,即可感受到五大美感:即均齐美(每句排列整齐,不多不少)、节奏美(平仄有规律变化,吟诵和谐悦耳)、音乐美(声调、押韵给配乐带来美感,好吟诵又好记忆)、对称美(每句对称,顺口赏心)、简洁美(炼字、炼句、炼意,语言简洁,表达情感多彩)。从而达到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的目的。

中华诗词的艺术美源自于所营造的审美意象;源自于对天人关系的根本认识,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源自于人的心灵感动,通过对宇宙万象的描写来传达诗人内在的心声,以“比兴”方法,通过外在的物象描写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又通过文字而构成意象,用意象传递美的境界和思想情感。是用“人化自然”的思维方式,表达诗意。这就是中华诗词的美学基本特征。

九、诗歌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诗歌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具有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等方面的作用。“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古人《毛诗序》对文学功能的评价是:“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文学家鲁迅考察文艺的社会功能指出:“文学是国民精神所发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光。”诗歌传播的本质是反映社会生活,升华精神世界,提升道德观念,教育感化作用,提升认识水平,审美净化心灵等。诗歌通过审美,形象和生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从而感化人们的灵魂。客观世界包括人类社会、自然界。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出一幅皓月当空、美人千里、把酒问天的生动画卷,展开了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是一首艺术美的诗词。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情景交融形成艺术高潮,构成美之意境,让人思考回味!诗歌的教育功能,孔子在《论语》中说得颇为深刻,他写道:“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主张“兴于诗”,强调《诗经》三百的教育作用。“可以兴”,是指“兴”是心灵的解放,兴感动之力量,凝聚感情,引导人们走上正道。感物起兴,表达创作欲望和调动读者兴趣。如《诗经·硕鼠》就是一首抨击贪官污吏、同情黎民百姓的好诗。“可以观”指“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注)观诗歌对世界的认识,观读者读诗引发的共鸣。后来《汉书·艺文志》解释说:“……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采诗以补察时政》中评论诗歌的国风、王政、人情所起到的正面认识作用。写道:“故国风之盛衰,由斯而见也;王政之得失,由斯而闻也;人情之哀乐,由斯而知也。”“可以群”,让群众在学诗中认识审美教育。“可以怨”,怨是表达人的不满情绪,吐出真言,让人们在和谐社会中,“立于礼”“讲道义”“成于乐”,洋溢着美好的精神世界。这是诗词评论家解释的诗歌认识作用。诗词引导读者激起诗情,认识时代、政治风尚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之实况,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从而认识客观世界。中华诗词具有颂扬美好,抨击丑恶、情景交融、唤起心灵、传递美感、感人肺腑等多方面作用。在继承与创新中发扬光大,在诗词的百花园里繁荣与发展,前景美好,永无止境。

2012年中华诗词学会召开了一次全国诗教工作会议,本着“以诗教人”的宗旨,强调诗中蕴含着道德、意志、情感、审美的力量,强调诗教工作走进校园的重要意义。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共有“诗词之市(州)”11个,“诗词之乡”96个,“诗教先进单位”89个,推进了当代中华诗教工作的健康发展。会议总结了诗教工作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诗歌的审美功能,它以抒情为基本特色,通过情感传达,实现审美评价,升华人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感染人去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影响社会生活走向美好正道,增强道德的教化作用,火光万丈,灯火辉煌。高举火炬,鼓舞人们的斗志,向黑暗斗争,扬豪情正气。许多革命先烈的诗歌正反映了精神审美之火花,燃烧出心灵的豪气,唱出了“留得豪情作楚囚”的气概。

十、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诗歌的创作主要涉及诗的形象、诗的想象、诗的构思等方面。什么是诗的形象?就是人所能感觉到的物质形态与特征。诗歌作品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什么是诗的想象?想象是人的新旧经验的综合,进而营造一个能够完美表现主题的典型环境,并展现出认识世界的面貌。什么是诗的构思?就是人类对社会和自然认识的诗化。构思要抓住提炼主题、写真感实、把握时代、升华典型等四个要素。提炼主题,就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写真感实是为了表达人们的真情。如“鸦片战争怒吼音,台湾割让铭记心。八国联军屈辱醒,人民共和万象春。改革开放宏伟气,两个百年亿民奔。世界精彩龙人起,天时地利人和军。”这是生活感悟,写真抒情,时代潮流,无坚不摧。把握时代脉搏,诗吟时代声音。如“对内搞活火焰高,对外开放财源飘。改革发展人气好,富裕幸福民欢潮。”“光芒四射震天端,神十飞天亿众欢。丹心似火映日月,斗志如虹写伟篇。”“国际视野群星昂,中国情怀醉梦乡。开放留学春雷响,归国创业潮水涨。”展现出21世纪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富裕幸福的图景和强国大梦。升华典型,诗人情怀,会写出“实事求是实践唤,百年建设现代篇”的诗作,把中华复兴的宏伟图景转化为自信奋斗的力量。“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最真实的记录。”(艾青《诗与时代》)诗的形象、诗的感悟、诗的升华,让人们的抒情和言志上升到美好的艺术境界。

诗的情景,表达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诗性语言。“诗寓情志,于景于事,表达于语文。”(朱光潜《研究诗歌的方法》)“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朱光潜《诗论》)如“中国世纪中心音,创造美好欢快奔。龙人经济展奇迹,世界聚焦华夏新。”“蓝天碧海创一流,攻坚克难智勇谋。高空敢上国之秀,牢记使命胜战留。”触景生情,亲眼看到“华夏”“财富”,“蓝天”“雄鹰”等世界一流水平之景象,发出了“龙人情,华夏新;蓝天飞,智勇谋;高空上,战胜留”的诗性感慨,让众人回味。

有一批老革命家,他们是开国之勋,又是创作中华诗词的老手,他们写下了一批有水平、有风骨、有豪气的诗篇。如“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先圣未能比,后贤乏斯味。若无大手笔,谁堪创世纪?”(陈毅)“昔上井冈山,使命得摇篮。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风雪兴未艾,快马再加鞭。全党团结紧,险峰敢登攀。”(朱德)“神州九亿争飞跃,卫星电逝吴刚愕。吴刚愕,九天月揽,五洋鳖捉。”(叶剑英《忆秦娥》)他们写出了“创世纪,攀险峰,揽九天”的豪迈正气。他们以开阔的胸怀,革命的豪气,实干的风格,吟出了他们的诗化语言,感动了革命大众,群策群力,建立新中国,全民新崛起,攀登新高峰,要做革命人,改革发展快,复兴新中华。

十一、结语

诗词言志,抒情和欢。

情义风韵,雄浑诗篇。

人性大气,豪迈语喧。

认识教育,审美乐天。

人民喉舌,振兴梦圆。

2015年1月10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