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茶诗看其豁达个性的由来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从苏轼茶诗看其豁达个性的由来》


【摘要】苏轼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才华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但他一生坎坷,中年时,因“乌台诗案”差点命丧黄泉,此后,一贬再贬,特别是晚年,竟被贬到天涯海角般的海南岛儋州。但是,苏轼无论在多么危险、恶劣的环境下,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究竟是什么给予他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能笑对一切磨难,此文试从苏轼的茶诗中略窥一二。

【关键词】茶诗;豁达;格物;价值观;性格

苏轼虽然才华冠世,却一生坎坷。从谈论新法的弊病惹怒王安石,被迫出京任职开始,此后,虽然有短暂的被“重用”,但总体说来却是不得志。他曾自嘲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他因“乌台案”受诬陷险些丧命,出狱后的被贬之地(任黄州团练副使);惠州是他59岁时的被贬之地;儋州是他63岁到66岁时的被贬之地。当他差点命丧“乌台诗案”,由知州贬为一个管理民兵组织的副官时,没有丝毫沮丧,写下了千古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篇中说“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他面对挫折的豁达态度。即使暮年被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他依然没有颓废,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真正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这等豁达,古今能有几人如此。

为何苏轼面对挫折与打击能如此豁达,仅从其茶诗中看,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天下第一的文名,给了他高度的自信。二是学者专注执著、心无旁骛的个性,给了他单纯的自我环境。三是他游于儒释道三家的价值观,给了看待生命多重视角。四是丰富的修养,给了他丰富的生活乐趣。

一、格物至深,心无旁骛

苏轼有着学者的性格,能够迅速专注于事,深入探究。这既是受儒家先贤“致知在格物”的影响,也是受宋代重文风气的影响。他对茶事不仅仅当成一种享受或排遣不快的手段,而是当成“致知”所格之物。因此,他对茶的研究非常投入。对于与茶相关的茶、器、水、火、点、史、种、制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苏轼喝的茶总是亲自动手泡。“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点茶过程,有一点不精细,结果就无法挽回。所以,东坡一般不敢让书童过手,一定要自己来。

在《汲江煎茶》中,他对点茶中的火、水、点做了详细的描述,表现出他对茶事的精细。“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首先要说明的是,苏轼此诗所说“煎茶”应该是“点茶”,所谓“煎茶”是指唐人的煮茶之法,宋人的“点茶”是用水冲茶末,非煮。

第一句诗是说苏轼煎汤之火是遵循唐人“茶须缓火炙,(水须)活火煎”的经验,用大火(活火)来煎。第二句是说他煎茶之水用的是流动的江水(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煎茶之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第三、四句是说他用瓮把江水从远处取来后,再从水瓮里舀汤至瓶中。第五句是说,他点的茶恰到好处。随着茶筅的搅动,雪白的茶沫从茶筅底部漂上来。这是茶点得好的标志。第六句是说将点好的茶分到各盏时,倾泻的声音像松涛一样美妙。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是说他虽然到南方没多久,但却已经把所有的茶,包括“名不见经传”的茶都尝遍了。可见其对茶用情之深。

东坡不仅对点茶极为严谨,而且还亲自种茶、制茶。他的《向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和《种茶》(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千团输大官,百饼衔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都写他是如何努力种茶的。虽然种得并不理想,但毕竟不必受制于人。

凡能专注于格物者,往往能够对事物、世界有高于常人的理解,因此,也能以蔑视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敌意;同时又往往能够达到物我两忘,因而,也比较容易排除外界干扰。东坡一生,虽然经常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他都能很快用投入格物的方法,转移注意力,摆脱掉不良情绪。

二、多种价值观共存,保障人生的适意

宋人往往能融合儒道释三家,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状态下运用不同的价值观,以使自己达到适意,甚至快意的状态。苏轼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道家的价值观使他虽身受官场之羁绊,心却享受山野之自由。从《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可以明显感到道家的影响。“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诗中第一个词“仙山”就将环境带到道家所追求的远离尘世的仙境。“明月来投玉川子”是反用的是唐代诗人卢仝(号玉川子)《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意:“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即饮茶可使人成为能奔向月宫的仙人,而是反过来说明月来追随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是说玉川子乘清风现在又到了苏轼所在杭州(武林是杭州的又一称谓),那么苏轼会怎么样,就不言而喻了。

显然此诗是苏轼写于杭州,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被王安石排挤。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杭州通判。虽然此时官场失意,但苏轼却毫无颓意,是因为他心中另有追求,他认为世界上还有比现实社会更好的地方——仙境。佛教的人生观,使他能从终极人生的高度看待现世的挫折。《赠惠山僧惠表》云:“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欹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的意思是,他虽然到过很多地方,哪怕是天涯海角,但从没有客居他乡的不安。言外之意是,他无论在哪儿,遇到什么境况,都能做到内心安然。他为何能如此呢?从下面两句可以找到原因。下面两句字面意为:山中的曾住过的老屋现在依然还在,但留在桌上原来总是翻看的《楞严》却不再看了。为什么不再看《楞严(经)》呢?一是不感兴趣了,二是内涵都已经掌握不必再看了。观其一生,始终对佛教、僧人感兴趣,看来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佛教从创立之初就是为受苦的人寻找精神出路的,经历过诸多痛苦的苏轼,此时自然对佛教经典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就不必再看了。佛教认为一切皆因缘,缘聚缘散。通俗的理解就是,一切事都是因为偶然的缘由相聚、产生,也因为偶然缘由离散,消失,任何人、任何努力都无法控制。既然一切都不由人控制,因此,人们就不必执著。苏轼到哪里都能心安,“客来茶罢空无有”都是对佛教这一观点的彻底接受。

三、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其不会钻牛角尖

苏轼是个活泼开朗、充满激情的人,很容易从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发现乐趣。

从《水调歌头已过几番风雨》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本来安静的点茶、品茶过程,苏轼写来却是十分生动、热闹。“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风雨”和“雷”,似乎预示着要有不平凡的事要发生。接着写“旗枪争战”,似乎是写惊心动魄的战事,但其实不过是茶事,旗枪是说一芽一叶的茶。接着是一连串的动词,给人以十足的动感:“采”“捣”“结”“动”“飞起”等。而“点将来,兔毫盏里”之句,又给人以幽默之感,有“点将”这么大的动静,不过是在兔毫盏里折腾。宋代饮茶叫点茶,但他巧妙地把点茶的“点”配上“将”,把本意是“要点茶”,说得让人感觉是在调兵点将。“唤醒青州从事”句中“唤醒”的对象说得好像是别人,其实是自己,当时苏轼任“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之句既拟人又夸张。能把一件事写得如此生动、妙趣横生,只有本性开朗活泼才能做得到,一个沉闷、内向的人是绝对做不到。而一个开朗活泼的人往往不会纠缠于不愉快的事太久。

苏轼的学者气度和释道两家的思想,加上他活泼开朗的个性使得他既执著又洒脱,这看似矛盾的行为表现使得他经受住了次次打击,获得了诗意人生。

【参考文献】

[1](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M].中华书局,1982.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陆羽.茶经[M].中华书局,2010.

[4]钱时霖,姚国坤,高菊儿.历代茶诗集成·宋金卷 [M].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